APP下载

互联网思维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2020-12-12

关键词:资源库思政育人

李 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广州 5103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31号文提出,“要加强课堂教学的建设管理,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2]。

理论研究层面,学界对“课程思政”内涵、与“思政课程”关系、推进路径等进行了条分缕析研究,还需着力“课程思政”学理支撑、价值引领研究、特色化体系建设研究[3]。

实践探索层面,2014年上海高校率先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形成“上海经验”。2017年,“全市‘课程思政’整体试点校12 所、重点培育校12 所、一般培育校34所,基本实现全市高校全覆盖。各高校已建设‘中国系列’课程近30 门,综合素养课程175 门,近400 门专业课程申报开展试点改革”[4]。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广东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在“万物相联、用户至上、体验为王”等互联网核心理念指引下,以德智相通、要素流动为预设前提,以师生需求为逻辑起点,师生教学相长成果共创共享为结果导向,聚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与协同育人中心(“一库一中心”),取得良好成效。该项成果荣获广东省职业教育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互联网思维是云物大智技术层面变革引发对全生态环境重塑重构的思维方式。在此思维导向下,由思政课程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混编为育人共同体,线上以社群交互体验架构去中介、场景化、全息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线下组建协同育人中心,提供协同案例“挖掘-整理-推广”精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丰富课程思政资源供给,满足不断变化增长的需求侧。“一库一中心”构建“上把方向、中定方案、下保落实”协同育人保障体系,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二级学院党总支与行政定方案、促改革,教师党支部保落实、出成效,旨在破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张皮”现象,打通德育智育壁垒,化智为德,打造全域、泛在大思政体系,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联互通、共商共建的协同育人机制,发挥“育英才、强科研、精教学、兴文化”功能,彰显国家意志。

二、互联网思维下协同育人机制理论预设

基于互联网应用拓展,世界信息产业第三次信息技术变革,“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缩写为IOE)时代,个体、信息、数据等无一不在普遍联系之中。由此启发,没有无涉价值判断的纯知识。通过学理爬梳,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逻辑预设即是旨归相通的德育智育的深度勾连。价值澄清学派(Values Clarification)宣扬价值中立,号称“无道德的道德教育”,放弃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违背教育宗旨,于20世纪80年代走向没落。反观国际工程教育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以一体化协同项目着眼于启发心智、健全人格,塑造知识、能力、态度合一,技术过硬兼具社会责任感的卓越工程师,推进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平衡、个人与社会和谐。

德智旨归相通,延伸至主体实践,则是要求德育智育教师、教材、教法三大关键要素同质效力、多向流动、深度协同。德育基因植入智育,发挥同向同行效能。通过核心要素无障碍流动,聚合重构,创新德育智育生态环境,赋能德智双育互启互构、互融互用、共轭共振新生态。

(一)德智相通:价值澄清学派与国际工程教育的启示

任何学科,无论是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其逻辑起点均会涉及价值判断。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5]任何一门学科、任何一类学术研究,都有预设的价值立场、道德诉求和政治观念。落实到课程,“每一种课程定义都隐含着作者的一些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以及对教育的某种信仰。”[6]但凡课程均需回应两类问题,一类关乎事实判断,回答“是什么”“怎么样”,一类关乎价值判断,回答“为什么”“该怎样”。万象归一,殊途同归,学理推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不存在价值疏离、场域分离、观点抵牾,呈现同向同行,学科互构、观念互启、方法互用、精神互融,良性共生、共轭、共振运行态势,发挥“共效应”。

20世纪60年代中期盛行的价值澄清学派宣扬“无道德的道德教育”,持守价值中立,放弃对学生的价值形塑。其问题在于:

一方面,违背教育初衷。“面对社会变化所带来的矛盾和冲突,教育者应以知识分子的的责任感维护在市场原教旨主义冲击下日益萎缩的社会价值观和公民道德。”[7]德育理应成为引导个体成为应然自我的不二途径。“道德,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把握。道德所反映的不是实是而是应是,它不是人们现实行为的写照,而是把这种现实行为放到可能的、应是的、理想的世界中去加以审视,用应是、理想的标准来对它作出善或恶的评价,并以此来引导人的行为。这种应是与实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人类的道德活动,不断推动人类向至善方向前进,也使每个个体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升华。”[8]摒弃德育,以扁平化为传授技术手段,教会作业流程,一味强调工具理性,重器轻道,悬置超越性,最终导致“专”有余,“红”不足,泯灭教育的公益性。如同艾伦·布卢姆批判价值澄清学派持守的“相对主义泯灭了教育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原动力”[9]。价值澄清学派一旦失去高校本应追求灵魂的“卓越”[10],必然走向衰败。

另一方面,漠视主体特点。如同斯宾塞批判卢梭自然惩戒法,让三岁儿童玩剃刀,毋庸置疑,付出的代价不可估量。马斯洛亦认为青年学生群体勇气、耐心、经验尚不足以应对严峻的生存环境,会出现混淆是非、选择障碍、价值持疑、行为延宕。试问,当代青年在面临价值选择时,应从何汲取力量,以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内心世界、充沛精神生活?教育界若选择不回应,势必导致意义阐释空位、价值澄清缺失、精神引领阙如,主体在过量信息、多元选择中不可避免地迷失自我、怀疑自我、否定自我,生命意义在消费主义强势冲击下走向虚无。A.威尔森曾痛斥价值澄清学派无效且失败。

深入剖析,知识究竟为谁服务?若不叩问价值,追寻意义,对形而上无明晰、合理、自洽的解析,工具理性最终重蹈现代性与大屠杀的覆辙。

再看国际工程教育CDIO模式,其中不乏有麦金尔太提出的外在利益诉求,满足企业主等利益相关者权力、地位、财富等鹄的。但立根之基的1个愿景(vision)、1个大纲 (syllabus)、12条标准 (standards),愿景仍被置于最前端。较之告知学生“是什么”(to be),CDIO模式更强调“应当做什么”(ought to be)。培养目的清晰明确“在一个现代的、团队的工程环境中理解如何构思、设计、实施、运行复杂、高附加值的产品、过程和系统,成为成熟、有责任感的人”[11]。何为“成熟、有责任感”?始于高超技艺,终于高尚情操、远大志向、敬业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用技术之力推动科技进步,造福人类,回馈社会,担负起时代工匠理应承担的现代科技与工业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

由此观之,德育智育并不矛盾。马克思、恩格斯谴责资本主义教育本质,“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12]。人如何在高度现代性中不被异化为非人、规训为机器?回到初心原点,康德在18世纪第一次提出“德育”概念,意指遵循道德法则,知识架设通往美德的桥梁,科学知识最终与德性知识合一,成就自由人。杜威倡导以知识秩序本身富有的德性成就人的自由( freedom )与人性完满( human nature)。中国自古以德为先,讲求道法自然,人文化成,遵奉有德之人。孔子仁学高度重视德性熏陶,希冀道德教化规范行为举止。言师者,第一要务即传道,其次方是授业、解惑。知识德性双修同练,助益生命成长。

总而言之,德育智育两者目标一致、价值相通,均以人为本,以个体生活生命与整体生态为重,以期塑形三观,释放工具理性下小写的人,激活富有生机活力大写的人,共同维护治理社会秩序,书写人类命运。反观之,错而不纠、纠而不对,皆是纵容恶,滋生个体、群体破坏性因子,最终将人类推向灭亡。

纵览我国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育方针政策,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体系”明确要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知识传授结合价值引领,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3]。

(二)要素流动:教材、教师、教法三要素

理论层面,德育智育核心要义、内在机理深度契合,皆是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智育离不开德育“面”上引领,德育离不开智育“点”上落实。实践层面,则需深化“三教”改革,充分调动教师、教材、教法三大关键要素流动互通。

其一,教师是课程建设的始基。“亲其师,信其道。”每位教师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学科背景、教学轨迹、人生感受、事业体悟。对课程的认同、教学能力、经验,无法复制,是课程之魂。唯有拥有高度敬业精神、自觉政治觉悟、浓厚爱国情怀、超凡人格魅力的教师,方能保持战略定力,对抗日趋表象化、碎片化的世俗,迎得学生深度认同,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与道德水平。

其二,教材是课程建设的保障。教材内容既要体现“专”精准对接行业产业岗位需求,夯实技术技能训练,又要强调“红”在理想信念、人格养成、文化素养领域的精神指引。淘汰视角狭隘、内容陈旧、形式呆板、缺乏内在张力,无法适应国情需要和教育发展的教材,出版价值引领、立场端正、内容科学、体系完备的立体化新型教材。

其三,教法是课程建设的关键。“你讲我听”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无法解饥止渴。合适有效的教学方法,方可提高思政教育说服力与感染力。上海高校研制“理论融入故事、故事讲清道理、道理赢得认同、悟道取代灌输”,取得良好成效。鉴于此,采用凸显问题意识、“漫灌”结合“滴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击中学生痛点痒点,帮助他们在价值对立冲突中进行理性思考和批判性判断。运用“智能+”赋能教育,但信息化技术手段不可陷入娱乐化、媚俗化泥沼。

互联网思维指引下,理论与实践领域推演德育智育融合,高度协同,互补互通,教师、教材、教法三者完成自我更新与衔接贯连,资源要素顺畅流动,达至专业课程为思政课程提供新阵地、新案例、新素材,增容思政课程体量,提升课程学术品味;思政课程辅助专业课程提炼萃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落实落细落小,在强化道德修养,强调政治觉悟,培养崇高思想品德的同时结合高素质高技能训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三、互联网思维下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内容:“一库一中心”

立足新时代,基于德育智育融通的理论依据与实践研判,在万物有联的互联网思维指引下,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方针战略,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师混编的育人共同体,建设“一库一中心”,线上以社群交互体验架构去中介、场景化、全息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资源库以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学科专业教育为主导,对课程进行整体性重塑重构,建设一批教师受益、学生喜爱、德智内容迭加的高质量课程资源,扩大思政课程资源供给,形成课程思政案例开发标准,发挥政治引领和价值凝聚功能。线下搭建协同育人中心,汇集优质资源,着力德智融通的重点领域与协同案例挖掘开发、整理包装、成果推广运用的关键环节,以精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为抓手,强调全学科、全课程、跨领域交叉融合,优势互通,资源共享,落实立德树人,培育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

(一)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师混编的育人共同体

混编思政教师队伍与专任教师队伍为“一库一中心”主体,出于对当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无抓手现实困境的洞察。

据统计,专业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普遍较弱,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教学能力等实践智慧欠缺,导致“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4]。

与此同时,即使教师个体有意提高个人思政修养,知晓课程思政改革是必然趋势,了解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和时代要求,但受制于科技工具主义思潮影响,专业愈加细化,学科藩篱愈加牢固,协同难免乏力。教师之间容易出现互信缺失、观点牴牾、价值疏离,甚至互相攻讦,直接导致课程思政资源挖掘不深,教学内容与思政要素结合不紧密,无法体现大思政格局体系的强大生命力。如同拉思斯分析学界出现不同既得利益集团纷争,“作为对这种混乱状态的反应,教师转而‘教授事实知识’。如果争议是令人烦恼的,教师就会置身事外。学校行政管理人员往往喜欢那些不提出‘问题’的教师。在充斥陌生人的团体内,背景各异的人们互不相识,学校更加容易表现出意见的不一致。作为课程固有部分的道德价值、伦理价值和审美价值暗暗被遗弃”[15]。

混编师资队伍,线上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丰富思政教育资源供给,解决协同场域空缺的问题;线下组建协同育人中心,打造思政专家、大师工匠、名师、校友等“导师团”,实现功能互补,优势迭加,提升课程思政效能。

整编师资一改以往单兵作战方式,将单线教学模式转变为组合拳。汇聚多元资源,加强顶层思政教育研究,两种类型教师共同承担科研课题,共同修订课程思政导向的课程标准,共同打造个性化“千课千面”课程,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设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项目推广运用方案,共同以赛促练、促训、促教,群策群力,集体研讨,头脑风暴,交叉视角,由此提升育人、科研、教学实效,发挥教研相长、教学相长的良好效应。师师、师生形成多重共鸣,不断丰盈精神世界、稳固精神支柱,将小我投入大我,把个人理想抱负自觉融入国家民族事业,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输出又红又专技术技能型人才,教民之所求,育民之所需,开创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和实践。

按照全域、泛在大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旨归,汇聚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优质师资力量,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对标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要求,协同育人中心对标国家教师教学创新平台标准。混编师资亟需做到以下四点:

一是教师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教师需真学、真信、真懂、真用马克思主义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增强政治认同。树牢“四个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制度文化满怀信心。筑牢政治底线、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做“四有好老师”。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积极回应社会热点,关注社会、关照现实、关切未来。不仅自身对价值重塑有自觉行动,同时感召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培育民族精神,涵养道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做好“四个引路人”。

二是教师做到以研促教、寓研以教。教师需自觉加强科学研究,领会思政体系内涵逻辑,将学术研究与思政教育纳入统一架构进行整体顶层设计与具体推进,厘清分野边界,锚定契合结点,掌握德智融通教育规律与话语体系,提高系统运用思政教育科研思维的能力。根据课程价值属性,梳理不同研究专题,将自身最新的科研成果、研究专长常态化渗透至教学,注重历史和逻辑的一致性、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增强课程学术含量与价值意蕴,提升课程思政说服力与穿透力,实现“四个相统一”。“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16]。

三是教师做到精研教材。教师需契合课程思政改革具体内容与逻辑框架,编制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教材。将活的现实案例、理论创新融入教材,核心价值观贯穿始终,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上平衡课程思政应有的工具性与政治性,做到形神兼具。区别于单纯追求职业化的教材,配套教材在不影响自身知识谱系、逻辑结构、内容体系的前提下,致力于寻求知识宽度,追求博学与精专、知识与价值、人文与科学、学习与生活全面均衡。同时高度重视思政的意识形态属性,诸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文字表达必须具有权威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形式上则可采用工作手册、活页式样,以应对时时变化的世情国情。

四是教师做到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师应注重整体规划,构建体现中国风格、彰显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系统设计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结合路径,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等要素,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主动融入知识讲授。基于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结合学生人生际遇、认知障碍、具体困惑,形成具体生动的案例,由浅入深融入教学活动。营造平等、开放、互动的课堂,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与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在理论思辨、观点辨析、时事研判中形成独立思考习惯,培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厘清价值观念,坚定政治信仰。设计过程与结果兼顾的评价系统,注重学生精神熏陶与习惯养成,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如学习主动性、合作交流积极性等纳入评价体系。

提请注意的是,学术研究可不设定禁区,但课程教学过程不允许任何教师在任一课堂散布违反党的基本路线原则,有损国家形象利益,误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错误的言行举止。

(二)社群交互体验架构去中介、场景化、全息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

互联网思维的首要法则是用户至上。延伸至教学资源库建设,第一要务是以生为本,全面审视资源库的受众即当代大学生,把握该群体的特点、需求和期待。

当代大学生群体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社会舆论环境复杂多变,多元化社会思潮层出不穷,敌对势力各种渠道渗透严重,旺盛的自媒体价值紊乱,文化场景纷繁多样,缺乏统一的秩序标准引导以及稳固坚定的超越性引领,青年学生内省精神不足以抵制舆论控制,易受外界影响,容易出现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畸形、社会责任感淡漠、理想信念模糊、自我评价忽高忽低、自我判断左右摇摆、自我控制时严时松等问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严峻挑战。

由此,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需遵从主体内在需求,强调社群交互体验,以去中介、场景化、全息化为手段,将资源库人格化,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道德因子、文化基因、价值意蕴,将崇高价值、终极意义等渗入知识传授,实现课程价值传导遵循国家意识形态,单门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体系同频共振,培养学生遵从社会规范,提升理性思维,明辨是非善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开阔的人生境界,富饶的精神家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互联网思维推崇体验,重视社区交互式沟通。换言之,学生在资源库中与环境、资源、合作者、教师等场域发生交互沟通产生的个体体验与意义建构,较之整齐划一的标准答案,更为重要。自发性生成的经验,可抵御多元理想信念的差异冲突,养成自我卷入型观念认知,最终形成行为实践意向,塑造政治道德人格。由此,教学资源库不是简单地搭建网络教学平台,而是打破专业界限,对平台集成与资源要素整合运营,创设与当代大学生生活经验、现实境遇、未来梦想契合的场景,建立社区式人际关系网络,与主体交融对话,巧妙渗透、隐性介入主体生活。进而直面主体认知交锋,叩问心灵困惑,直击灵魂深处认知与实践根源。主体在资源库社区交互式沟通中,通过体验突破认识壁垒,通过辨析解除情感障碍,通过内化产生认同共鸣,从而开启坚定政治信仰、获取生命意义、汲取前进力量的德性之门。

借鉴互联网应对市场的策略手段,资源库需去中介、场景化、全息化。目前大学生群体趋于细分,呈现社区化、区隔式存在样态。各个细分领域,兴趣大不相同,抱负大相径庭。有的热衷二次元,有的着迷汉服古风。“每个学生从活动中获得的意义和理解的方式是各不相同的。”[17]按照马克思人学论述,人是类主体的生存样式,故教学资源库需建设为去中介的类主体场域。资源要素跨界流通,变死教材为活教材,让学生与资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形成流动的场域。学生既在固有圈子中,又能打破界限、挣脱束缚、自由自在。途径便是通过全息化资源在搭建的全域场景中,主体进行内省式人际沟通。主体不再是单子化、独白型孤立的存在,而 成为最具活力的因素,不断创造二次文本、拓展文本。全息化资源在使用中不断叠加迭代。诚如马克思所言,“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的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18]96教学资源库作为人格化的道德存在,人与人的关系在此场域中更为紧密。“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同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18]99主体在资源库中缘事析理,从个体依附性人格,迈向个体与类主体统一性存在,成为充分占有自我、独居个性兼具共性,被社会接纳认可的自由、全面、完整的人。

资源库建设理念可溯源至赫尔巴特“无教学的教育”。资源库人格化旨在激发师生双主体兴趣,使双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追求学思践悟、知情意行一体的逻辑层次和功能实现。架构步骤如下:

首先,突破原有学科划界、固有专业物理心理距离,打破单一领域边界,拓展新的学习空间,开放多种渠道介质,让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从封闭走向开放,24小时不断线,365天不落幕。提供名师名匠精品在线课程、海量案例等共享型全息化资源,让马克思主义在专业建设中“发声”、教材中“现形”、论坛上“亮剑”,弥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鸿沟,实现认知引导与价值形塑。

其次,运用信息化手段,设置多样化场景,提供富有人文意蕴、德育内涵的常态化培训与伙伴式学习,触发体验式思考,将思政学习演化为日常生活方式,全域式嵌入思政教育,强化主体的政治担当和道德意识。同时有选择性地让品学兼优的学生成立团队,展开合作学习,提升思政教育的可信度,促成情感共鸣与行为认同,助推学生群体步调一致、结伴而行。

最后,大数据背景下,对使用资源库的学生行为轨迹进行跟踪分析,挖掘学生需求侧,有针对性地丰富课程资源。通过在线答疑等功能,与学生建立心灵对话,以境感人,以情动人,辅助学生建立高效的自我激励机制,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学思悟相长、知情意合一。

(三)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心提供协同案例“挖掘-整理-推广”精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

围绕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协同育人中心以课程思政资源包、课程金课改革、课程成果运营为主体,提供课程思政协同案例“挖掘-整理-推广”精准化、一站式解决方案,建设学生喜爱、教师热爱,助益师生成长的课程思政体系。

一是课程思政协同案例挖掘开发,坚持合目的性、合规律性。案例挖掘开发需立足四个“正确认识”,从“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宏大叙事主题出发,落脚大学生个体价值、情感特点、个性特征、就业意向等个体叙事。尊重每一门课程悠长的演变历程,独特的行业价值,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特定的文化诉求。深度勾连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育人育德,在均衡化标准化教学与差异化个性化教学中寻求平衡点与契合点,解决学生现实困惑。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着力于人类社会内部结构与发展规律,揭示关乎人与社会发展的终极命题。自然科学课程着力于科学精神与理性思维,彰显现实关怀,体现术道并举、由技入道的开阔境界。

二是课程思政协同案例整理包装,弘扬真善美,激发正能量。案例整理包装宏观上把稳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坐标,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立足全域泛在大思政格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弘扬真善美,坚守以理服人,讲究以文化人。协同案例的整理,以期实现课程与思政全链贯通、深度融通,科研与教学有机衔接,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激发正能量,达成优质教学资源集聚辐射,孕育思政与课程融通协同项目。

三是课程思政协同案例推广运用,重教法改革,强成果输出。案例推广运用重教法改革。传统知识“点性”生产和“线性”传播已无法适应信息爆炸时代。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心以智能赋能,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从理念到实践,直面当代学生受众真实问题,铺设具体生动的教学环境。混编教师团队分工协作,开展专题研讨、主题设计、实践项目导入、创业孵化等专题式讲授,模块化教学,价值传播中凝练知识底蕴,知识传播中强化价值引领,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形成德技并修人才培育高地。

协同育人中心强成果输出。积极组织引赛入学,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等赛事辅导,以此促进更多思政与课程融通要素开放共享,孵化更多富有人文精神、文化积淀的成果,培育学生迎接挑战、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与家国情怀。同时混编教师团队协同开展特色社会服务,开发课程思政培训包,广泛用于数字化、信息化、泛在式教学及社会培训,承接红色旅游线路、红色小镇规划等社会服务项目,全方位调动红色优质资源要素,锻造红色内容孵化器。

四、“一库一中心”协同育人机制保障与成效

响应全国思政会议精神,“一库一中心”致力于破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难融通的问题症结,建立“上把方向、中定方案、下保落实”上下联动保障体系,助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建共享,培育“经师”“人师”品行之师、学问之师于一体的师资队伍,开发灵活多样、立体化信息化教材,创新专题研讨、案例法等教学方法,将教学科研成果最大化,实现“育英才、强科研、精教学、兴文化”四重功能。

(一)保障体系:上把方向、中定方案、下保落实

“上把方向、中定方案、下保落实”上下联动保障体系抓关键、抓过程、抓效果,切实保障“一库一中心”实现师师联通、师生联动、专业联线,确保党对高校的领导以及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为服务党治国理政做出贡献。

1.党委:把方向、管大局

宏观层面,秉持“高站位、小切口、全体系”工作思路,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学校党委落实在此项工作中的政治责任,把握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改革方向,吃透上级文件会议精神,领会新形势下课程思政改革大局形势,精心擘画蓝图,做好“一库一中心”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顶层设计。提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的方向指引、内驱动力、载体平台、保障措施等,确保责任到人,监督到位。

2.二级学院:定方案、促改革

中观层面,二级学院党总支与行政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组织责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导向,建立适合二级学院院情,体现二级学院特色的课程思政改革方案,统筹实施,制定责任清单,合理分配人力物力,做好宣传工作,调动全院教师积极性,整合优质资源要素,全方位助力“一库一中心”建设。

3.教师党支部:保落实、出成效

微观层面,教师党支部按照学校改革思路,细化学院课程思政改革方案,将“一库一中心”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举措等逐一分解落实,明确责任分工及时间表,敦促各党小组完成教学资源库与协同育人中心立项验收,确保“一库一中心”运作顺畅、运营高效、成果丰硕。

(二)建设成效:育英才、强科研、精教学、兴文化

结合时代发展大势,“一库一中心”致力于打造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共同体,将信息技术、大数据等先进教学技术融入资源库、协同中心建设,形成课程思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达成“育英才、强科研、精教学、兴文化”建设成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契合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求,富有中国特色,具有中国风范。

1.育英才:育训一体,德技并修

“一库一中心”在政治立场、法律意识、三观养成、生活态度、审美认知等领域持续发力,尊重学生个体意愿,理解学生具体困难,关心学生所急所盼,既重视职业精神教育,又专注职业技能养成。坚持育训一体、德技并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鼓舞、鞭策学生,帮助学生品格养成、品行塑造、品味提升。以德育智育融合,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能承担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

2.强科研:以研促教,教研相长

“一库一中心”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以科研强教学,寓研于教,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特色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深化、优化、固化科研成果并将其融入教学,教学原理更为清晰明了,教学视野、格局、意境更加丰满、辽远、开阔。同时让学生领会到科学理论之树长青,汲取科学研究的智慧力量,提高价值判断、价值选择、价值塑造能力,共筑中国学术发展的时代意义。

3.强教学:高水平教师、高质量教材、高效化教法

“一库一中心”秉持“课程门门含德育,教师人人树新人”理念,凸显问题意识,贴近学生实际,创新教学内容体系,在教学目标、结构模式上,融通“红”与“专”,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锤炼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高质量教材体系,凝练高效化教学方法。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夯实地基,铸魂育人,形成学生自觉遵循的价值体系,做人做事的行为指向,实现教育与教学的高度统一。

4.兴文化:传承文化,以文化人

“一库一中心”建设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西方现代文明,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进行整体性重构重塑,确保“一库一中心”出品的课程资源、方案、成果等厚人文、重内涵、有文化。由此通过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建立青年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助推青年学生从中华文化学习者,自觉转化为传承者、弘扬者、创新者。

五、结语

习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立德树人乃高校立身之本,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互联网思维下“一库一中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合力育人机制,以立德树人为宗旨,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为抓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中心为构想,聚力课程思政资源整合、案例开发、成果输出等环节,通过混编思政、专业师资队伍,打造育人共同体,提高科研教学社会服务能力,为全域泛在大思政体系注入新动能。协同育人机制把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等思想政治教育导向与各类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糅合,有效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培育文化涵养,孕育意志品格,形成政治人文素养,促进主体全面发展,满足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以此解决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不足、课程思政改革不充分、无法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期待的问题。三层联动可持续发展保障体系,明确党委、二级学院、教师支部责任清单,推进“一库一中心”治理现代化,“一库一中心”成为汇科研、师资、场地优势,集优质人力、物力、政策要素,传承文化、引领创新的示范基地,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教书育人、服务社会的使命与责任。

猜你喜欢

资源库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