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癌的常见致病因素及临床诊疗手段简述

2020-12-12文郑重西昌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保健文汇 2020年10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直肠发病率

文郑重 (西昌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中的重要器官之一,会产生并分泌碱性液体,而碱性液体也是精液中的重要组分。前列腺位于骨盆,于膀胱下方、直肠前方。前列腺癌即前列腺的恶性病变,是男性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男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本病恶性程度高,且具有较高的致死风险。目前对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本病的发生与遗传、年龄等相关,明确前列腺癌的常见致病因素,做到早期诊断、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就前列腺癌的致病因素、临床诊疗常用手段等进行简单介绍。

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与致病因素

(1)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前列腺癌的发生率在种族、地理等因素中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欧美发达国家的发病率要高于东方国家,虽然现阶段我国是前列腺癌的发病的低危国家,但受我国近年来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呈现一定的升高趋势,但伴随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前列腺癌的早期发现率在逐步提升,加之医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前列腺癌对我国男性健康的负面影响有望得到控制。

(2)前列腺癌的常见致病因素:前列腺癌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已知的常见因素有以下几种:①遗传因素:前列腺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约在5%-10%左右,诊疗中发现,男性人群中,父亲罹患前列腺癌会增加下一代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约增加1 倍左右的风险,且前列腺癌阳性家族史的前列腺癌患者,确诊前列腺癌的年龄要显著小于无阳性家族史者,约年轻6-7 岁左右,但目前的医疗水平,尚无法完全明确遗传因素在前列腺癌发生、发展方面的机制;②种族及地理因素:本病的发病率存在显著的地理差异性及种族差异性,发病率最高的是美籍非洲裔,发病率最高的是中国人及日本人。而有调查发现,生活在美国的第二代日本人,这些人群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美国当地人群相当。故而地理差异导致的环境因素、种族易感性等是本病的常见致病因素;③年龄:伴随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会呈现较为显著的升高趋势,在55 周岁后,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现显著正相关,这也是近年来将年龄作为前列腺癌初始筛查标准之一的原因;④饮食因素:饮食结构及营养合理性也是前列腺癌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有部分研究对阳光暴露时间差异与本病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阳光暴露时间越长,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越低,这可能与阳光暴露增加了维生素D 水平,而这是前列腺癌的保护因子;⑤激素因素:激素水平失衡也是前列腺癌常见致病因素,雄激素对细胞增殖、分化有促进作用,而雄激素的暴露程度与本病的发生相关,临床部分调查发现,睾丸发育异常或切除者,机体雄激素水平显著降低,相应的发生前列腺癌的风险也较低,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前列腺癌的临床诊疗手段介绍

(1)前列腺癌的临床诊断:诊疗中针对前列腺癌的逐步检查技术有直肠指诊、血清PSA、经直肠超声、前列腺穿刺活检、MRI 等,其中前列腺穿刺活检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金标准。PSA 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这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抗原分子,其主要功能是液化精液,在前列腺早期筛查中应用广泛,但其特异性相对较低,25%-86%的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患者,也可检测到PSA 水平的异常升高。伴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MRI 技术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逐渐增多,灵敏度、特异度均较高,有望在不远的将来替代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各类诊断技术均存在一定的漏诊或误诊风险,诊疗中一般无相关禁忌症者,均统一采用活检从而明确诊断。2019 年EAU 指南中明确了前列腺癌标准系统穿刺方案,采用10-12 针,进一步提升了穿刺活检的准确率。

(2)前列腺癌的临床治疗:目前治疗前列腺癌的方式较多,如放疗、手术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常用的治疗方式包括:①放射治疗:近年来伴随调强放射治疗、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技术的发展,放疗的精准度在不断提升,从而提高了放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放疗在综合治疗方案中的应用价值也日益突出;②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前列腺癌尤其是晚期患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化疗失败的晚期患者多接受药物治疗,如阿比特龙、恩杂鲁胺等药物均获得美国FDA 批准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临床试验相继开展,用药指征逐渐提前,近两年有临床研究显示阿比特龙能够有效延长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及总体生存期,恩杂鲁胺与辅助内分泌治疗联合开展,相较于单一内分泌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降低癌细胞转移风险;③手术治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常用手段,适用于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符合该术式适应症的患者接受治疗后低、中危前列腺癌十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超九成。针对放疗失败的前列腺癌病例,开展挽救性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患者5、10 年无生化复发率、10 年肿瘤特异性生存率尚可,但接受挽救性手术治疗的患者继发吻合口狭窄、直肠损伤等并发症的风险较高,且术后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近100%,我国诊疗中较为少用。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直肠发病率
18F-FDG PET/CT在结直肠偶发局灶性18F-FDG摄取增高灶诊断中的价值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前列腺癌复发和转移的治疗
关注前列腺癌
认识前列腺癌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七招降低新购仔猪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