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谭元寿:一生知遇遍梨园,至今传唱谭家腔

2020-12-11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谭家沙家浜京剧

关键词·传承

2020年10月9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物质文化遗产(京剧)传承人,京剧谭门第五代传人谭元寿逝世,享年92岁。

1928年,谭元寿出生于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其曾祖父谭鑫培是我国京剧艺术的创始人之一,也创造了中国第一个京剧流派——谭派。谭派是京剧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流派,京剧界曾一度出现“无腔不学谭”的局面。谭鑫培的第5个儿子谭小培,除了继承谭派,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儿子谭富英培养成为谭派乃至京剧界响当当的人物,就连毛主席都很迷谭富英的戏。谭富英正是谭元寿的父亲。谭元寿注定也要将这份家族荣光传承下去。

谭元寿六岁登台,先后和祖父、父亲同台演出《汾河湾》中的娃娃生薛丁山。1938年,谭元寿进入富连成科班元字科,前辈大师肖长华老先生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谭元寿,从此这个名字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在富连成共学了七年,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1945年出科后,谭元寿曾为荀慧生“挎刀”,参加裘盛戎的班社。1949年自行挑班,1954年加盟北京京剧团。在大师云集的集体中,他的演技逐年走向娴熟,渐成大家气候。谭元寿嗓音高亢,功底扎实,全面地继承了谭派的艺术风格,又借鉴了余派传人李少春的表演,文武兼备的他可以说是一个合格的继承者,让谭派艺术能够更好地传承下去。

谭元寿不仅在继承传统戏方面卓有成就,最为大众熟知的角色还是样板戏《沙家浜》中的郭建光。1965年的一天,正在长春拍摄电影的谭元寿,接到电报让他速回北京,出演京剧《沙家浜》中的郭建光。《沙家浜》改编自沪剧《芦荡火种》,1964年北京京剧团(今北京京剧院)将其改编成为同名京剧。1965年,该剧更名为《沙家浜》,剧中主角从阿庆嫂变成了新四军指导员郭建光。一下子从配角到主角,一副沉甸甸的担子就这么落在毫无准备的谭元寿身上。为了排好这出戏,谭元寿把铺盖卷儿都搬到了剧团。那时,北京京剧团团址在今天虎坊桥工人俱乐部附近,谭家住在大栅栏,不过一两站的路,他硬是几个月没回家。

《沙家浜》是现代戏,但谭元寿没有将现代戏和传统戏完全割裂开来,而是将传统戏的程式化带入《沙家浜》,演员的身段、武打都有传统戏的影子。剧中郭建光有一处下场的戏,他没有按现代的方式走下去,而是用传统戏的走法,踱步下台。一点小小的改变,就让戏味更浓了。《沙家浜》首演是在上海,因为大受欢迎,一连演了40场。剧中郭建光的戏份非常吃重,“坚持”一折几乎都是高八度的唱腔,别说是演出40場,就是连演4场,许多演员都坚持不下来。剧组其他角色都有B角演员,只有郭建光这个角色,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演员,10年间近千场演出,都是谭元寿一个人演。现代戏本来是没有流派的,但因为他演的郭建光太出彩,《沙家浜》被默认是“谭家戏”了。谭元寿经常说:“没有《沙家浜》就没有今天的我,这是我的命运之戏。”

“谭门传人”是一道光环,但同样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如何更好地传承谭派,更好地传播京剧艺术一直是谭元寿心里最重要的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传统戏恢复演出后,谭元寿作为京剧界老艺人和北京京剧院主力演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他先后出演《黑水国》《龙凤呈祥》和《群英会》等剧目,并为近20部老戏录音进行了配像,为发展京剧做出了巨大贡献。即便年事已高,但他生前在家中还经常练功,吊嗓子。每个星期,琴师都会专门来家中两次,谭老先生还能唱得满宫满调,不降调门。去年记者去谭老家中拜访,一提到上台唱戏,老人家的眼睛都亮了。他对舞台始终充满眷恋,一提起来,“心里还会痒痒,会激动”。多年来,谭元寿始终坚持自己带学生,青研班办了二十年6届,每届都有他的学生。他经常会主动给徒弟、学生们打电话,希望他们来家中,给他们多说说戏。谭老常说:“我有多少能力,就恢复多少;我知道多少,就教给你们多少。希望你们学会唱熟之后,还能继续传给下一代。”

■热议锐评:谭元寿先生一生对京剧爱得深沉而热烈,对京剧事业的赤诚和热情从未有过一分一毫的衰减。文化的传承需要几代人不断地努力和付出,谭老先生用毕生的心血不负家门与民族的期许,为京剧艺术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素材运用:传承;家族荣光;传播京剧艺术;坚持;传统与现代;责任……

(资料来源:《北京青年报》、今日头条)

猜你喜欢

谭家沙家浜京剧
沙家浜、荤油面:传承常熟精神与文化
边丽华
Shajiabang: 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沙家浜:风景如画的天堂水乡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遗传的细胞基础
六集文献纪录片《沙家浜》出版
银发独行侠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