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現存南京古代書目叙録*

2020-12-11陳彩霞

古籍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明史刻本

陳彩霞

關鍵詞:南京;書目;朝代;地域;叙録

南京歷史悠久,文化發達,在目録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南朝各代均定都於此,且十分重視文化典籍之編纂與整理,在經學、史學等學術領域貢獻頗豐,在目録學領域,尤爲顯著。其亡佚書目如李充《晋元帝書目》按甲(經)、乙(史)、丙(子)、丁(集)四部部次群書,爲後世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奠定基礎;摯虞《文章志》、傅亮《續文章志》等,踵續而作,成爲文學目録系列,蔚然稱盛。現存書目如《七録》(存《七録目録》部分)、《千頃堂書目》等更是目録學領域研究之重點。但長期以來,學術界對南京古代目録學之總體成就,還缺少必要之專門研究。有鑒於此,本文對現存南京古代書目(包括殘闕者)進行梳理(1)按:本文主要依據江慶柏《江蘇現存著述目録·南京卷》(江慶柏等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徵引書目有:《(武英殿)四庫全書總目》((清)永瑢等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以下簡稱“《萃編》”,王承略等編,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年)、《江蘇地方文獻書目》(江慶柏主編,揚州:廣陵書社,2013年)、《秦淮著作志》(楊獻文主編:《秦淮夜談》第十六輯,南京:南京市秦淮区地方史职编纂委员会, 1986年)、《江蘇藝文志·南京卷》(趙國璋、江慶柏等主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中國地方志集成·江蘇府志輯》(付振倫、顧廷龍等輯,南京:鳳凰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等。徵引叢書有:《地方經籍志彙編》(賈貴榮、杜澤遜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殷夢霞選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年)等。又按:本文之收録範圍,在時間上止於1912年。在空間上涵蓋歷代以來南京所有區域。本文之“南京人”有四種意義界定:(一) 其籍貫爲南京;(二) 其籍貫非南京而長期活動、流寓、做官於此;(三) 籍貫非南京而對南京之文化發展有非凡之影響;(四) 祖籍爲南京而長期活動於外地。,加以叙録,既豐富南京文獻文化史之研究,亦藉以推動以地域爲中心的目録學研究之發展。

一、 《出三藏記集》十卷

梁釋僧祐(445—518)撰。僧祐本姓俞氏,祖籍彭城下邳(今江蘇睢寧縣),世居建業。幼時入建初寺禮拜,踴躍樂道,師事僧範道人。修習於建初、定林二寺,精於律部,德高望重,先後師法達、法穎等高僧。建造經藏,搜校卷軸,廣開法言,推崇佛法,門徒計一萬一千餘人。詳慧皎《高僧傳》。

釋道宣《大唐内典録》載:“《出三藏集記》十六卷。”(2)(唐)釋道宣:《大唐内典録》卷四下,《續修四庫全書》第1289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72頁。三藏者,經、律、論。《歷代三寶記》、文廷式《補晋書藝文志》等誤作《出三藏集記》。明南藏十五卷,北藏十七卷。北藏無卷六,以卷六爲卷七,又分卷十二爲兩卷,固有十七卷,嘉興藏因之。昔安法師輯撰經録,分卷訂正,炳然區分,祐承其志,誓弘大化,乃撰《出三藏記集》(“祐録”)四部十卷,撰緣記一卷,銓名録三卷,總經序三卷,述列傳三卷。後銓名録擴充爲四卷,總經序增爲六卷,另加雜録一卷,成十五卷之數。每部之下列有小序, 與《出三藏記集序》,成十六篇之數。陳垣先生稱之爲“簿録體”(3)陳垣:《中國佛教史籍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第2頁。,先著書名、卷數、作者,後附校訛。《出三藏記集》初創於齊建武年間,梁天監中成十卷。入梁後,有所增補。

該書傳本僅有印本。光緒三十一年鉛印本,十五卷。南京圖書館(以下簡稱“南圖”)藏。

二、 《七録》十二卷

梁阮孝緒(479—536)撰。阮氏字士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縣)人。父彦之,宋太尉從事中郎。孝緒七歲出爲其伯胤之子,年十三遍通五經,年十五屏居而處,無事不出,時人謂之“居士”。天鑒十二年(513)與范元琰俱徵不到,終生未仕。大同二年(536)卒,謚曰“文貞處士”。著書二百五十餘卷。詳《梁書·阮孝緒傳》。

《隋書·經籍志》(以下簡稱“《隋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均著録十二卷。阮孝緒採宋齊以來王公之家藏書,參校官簿,而成《七録》,分内外篇,内篇五録:經典録、記傳録、子兵録、文集録、技術録;外篇二録:佛録、道録。阮氏《古今書最》云:“新集《七録》内、外篇圖書凡五十五部,六千二百八十八種,八千五百四十七袠,四萬四千五百二十六卷。”(《廣弘明集》卷三)阮氏《七録》記録部分圖書内容與形式,比王儉《七志》之傳録體更爲詳備,但又不及劉向《别録》,仍可謂之“叙録體”。

是書僅存《七録序録》,除載于《廣弘明集》者外,清人有鈔本數種:(1) 清鈔本,《七録》一卷,阮孝緒撰。復旦大學圖書館藏。(2) 道光七年劉氏味經書屋鈔本(朱大源校),國家圖書館(以下簡稱“國圖”)藏。(3) 《七録序》,清鈔本,國圖藏。(4) 《阮氏七録》二卷,鈔本,清臧庸輯。國圖藏。

三、 《國史經籍志》六卷

明焦竑(1540—1620)撰。竑字弱侯,别號漪園,學者稱澹園先生,隸應天旗手衛籍(4)按:(明)顧祖遜《明狀元圖考》卷三云:“焦竑……應天旗手衛人。”(影印漢陽葉氏平安館藏明萬曆三十七年本)《明史·焦竑傳》云:“焦竑,字弱侯,南京江寧人。”((清)張廷玉等,《明史》卷二八八,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第7392頁)。萬曆十七年(1589)以殿試第一人官翰林修撰,二十二年(1594)大學士陳于陛議修國史,欲竑專領其事。乃先撰經籍志,其他率無所傳,而館竟罷。卒後追謚“文端”。竑善書法,好墨池,著述甚富,有《易筌》《禹貢解》《遜國忠臣録》《獻徵録》《老子翼》《莊子翼》《南華經餘事雜録》《陰符經解》《支談》《焦氏筆乘》《焦氏類林》《澹園集》《漪園集》等二十種(5)參見(明)過庭訓《明分省人物考》卷一三,《明史》卷九八。因有卷數不明者,故統一不言卷數。。《明史》有傳。

是書原衹有五卷,分制書類、經類、史類、子類、集類,另加《糾繆》一卷,成六卷之數。該書依鄭樵《通志·藝文略》之例,以四部分類,類各一卷,類下細分目,經部十一目,史部十五目,子部十六目,集部六目,冠以制書類一卷。周中孚曰:“其著録既非據見存之書,而歷代史志所載,又重復録之。”(6)(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卷三二,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第148頁。此書四部四十八類之後皆有小序,加一篇總序,共四十九篇序。

該書傳本主要有:(一) 鈔本。(1) 清金俊明鈔本。(2)清曹琰鈔本。(3) 清康熙三十五年鈔本。傅增湘跋。山西文物局藏。(4) 清康熙間鈔本。臺灣圖書館藏。(5) 清盧文弨鈔本。天一閣博物館藏。(6) 清南枝堂鈔本,國圖藏。(二) 刻本。(1) 明萬曆三十年會稽陳汝元函三館刻本。上海圖書館(以下簡稱“上圖”)藏。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2) 明萬曆四十四年錢塘徐象枟曼山館刻本,南圖藏。收入《續修四庫全書》。(3) 日本翻刻曼山館刻本。美國國會圖書館藏。(4) 清徐氏梅隱書屋刻本。浙江圖書館藏。(5) 清咸豐元年粤雅堂刻本,五卷附録一卷。國圖藏。(三) 印本。清初木活字印本。國圖藏。

四、 《國史經籍志補》一卷

清宋定國、謝星纏補。

其序云:“雍正元年夏,從金星軺借鈔焦先生《國史經籍志》訖,適錢子柱西見遺《箓竹堂》《絳雲樓書目》兩種。檢閲之頃,多焦《志》所無,因啓增補之思。翻案頭諸家藏目,以玉峰建安先生傳是樓本爲首,取焦《志》之所無者而增廣之,互相校勘,訂正卷册,其次補諸家目,雖互有焦氏所無,然同於徐本者,則不再録。此蓋補焦氏所未逮,非會粹諸藏書目云爾。”(7)(清)宋定國、謝星纏:《國史經籍志補》,《萃編》卷二三,第667頁。是書遵循焦竑之著録體系和分類方法,查缺補漏,加以考證,以《傳是樓書目》爲底本,凡增補約二千八百條。

該書傳本僅有清雍正元年鈔本,《國史經籍志》六卷(補一卷),存四卷,四至六補全。南圖藏。

五、 《續道藏經目録》一卷

明白雲霽撰,李傑注。白雲霽字明之,自號在虚子。上元人。南京冶城山朝天宫道士,後居茅山。

此書撰成於明天啓六年(1626),是《正統道藏》與《萬曆續道藏》之總目提要,以道藏之文分門編次,大綱分三洞、四輔、十二類。此書雖名詳注,事實上極爲簡略,不少書衹標明書名、卷數、注者或著者,注文相當簡略甚至多數無注。

該書傳本主要有:(一) 鈔本。清鈔本。(二) 刻本。(1) 明天啓刻本。國圖藏。(2) 清康熙間刻本,國圖藏。(3) 道光二十五年重修康熙間刻本。國圖藏。(4) 清秦氏石研齋刻本。(5) 清乾隆中刻本。(三) 印本。民國間徐世昌退耕堂影印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六、 《千頃堂書目》三十二卷

清黄虞稷(1629—1689)撰。黄氏字俞邰,一字楮園。江寧人,祖籍福建晋江。順治十一年(1654)與丁雄飛等結古歡社。康熙十七年(1678)以諸生薦博學鴻儒,越年丁母憂,未與殿試。十九年(1680)經徐元文薦修《明史》,分纂傳記與藝文志。二十年(1755)召入翰林院,授檢討。二十三年(1684)兼任《大清一統志》纂修官,負責纂修福建全省分志,歷時五年而成。二十八年(1689)隨徐乾學於太湖包山書局編修《一統志》。在館十餘年,後乞假歸,益務收藏,有書八萬卷。學問淵博,文章雅健,有《千頃堂書目》等。《清史稿》有傳。

黄氏撰是書“以備藝文志採用”(8)(清)杭世駿:《千頃堂書目跋》, 載黄虞稷:《千頃堂書目》,瞿起鳳、潘景鄭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97頁。,故《明史藝文志稿》依黄氏書目删定而成(9)盧文弨《與弟書》云:“黄俞邰有《明史經籍志》,原稿體例較好,今《千頃堂書目》乃從其出,雖增添甚多,而雜亂無序,是賈客之賬簿而已。我已先鈔得書目,今難於改易,衹得將黄志細細校補,所增添小注甚多,並書目之所漏者亦間有之,俱補全矣。”(《抱經學士與其弟書》,(清)吴壽旸:《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卷三,《續修四庫全書》第930册,第415頁。)。雍正九年,杭世駿奉敕撰《浙江通志》,得黄氏書目(10)“辛酉春(當爲“辛亥”之誤),不佞修《浙志·經籍》,需此書甚亟,當湖陸陸堂檢討嘗携二册來,有經史而無子集。暨居京師,句甬全孝廉復携五册見示,皆從史館録出。”(杭世駿《黄氏書録序》,《千頃堂書目》,第797頁)蓋杭氏所得爲黄虞稷原本。,以之爲底本撰《浙江通志·經籍志》(以下簡稱“《浙志》”),待書成,復以《浙志》校黄氏目並將其稱名,遂有《千頃堂書目》。(11)《千頃堂書目》有“余深《雜史》十卷(字魯淵,桐廬人。明初建寧教授。《嚴陵志》作《聽松集》)。”(《千頃堂書目》,第466頁。)《浙志》載:“《聽松集》,《嚴陵志》,俞深著,字景淵,桐廬人。按黄氏書目作《雜詩》十卷。”(《(雍正)浙江通志·經籍》,《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25册,第661頁。)而萬斯同《明史藝文志》作“俞深《雜詩》十卷,字魯淵,桐廬人。明初建寧教授。”((清)萬斯同:《明史藝文志》,《萃編》卷二四,第389頁。)萬氏《明史藝文志》依黄氏《志稿》而成,高度反映《志稿》之原貌,故《千頃堂書目》中“《嚴陵志》作《聽松集》)”當爲後人補進。而《浙志》云“按黄氏書目作《雜詩》十卷”,則《浙志》參考黄氏書目。杭氏“因取所聞見者,稍足成之,一則以備史職之考信,一則以完此書之遺闕,且慰俞邰於九原也。”(杭世駿《黄氏書録序》,《千頃堂書目》,第797頁。)故杭氏校補黄氏書録,將其稱名爲“《千頃堂書目》(杭世駿《千頃堂書目跋》)”。現今之《千頃堂書目》已非黄氏原作。

此目凡三十二卷,分四部五十一類,按經、史、子、集四部排列,經部十二類收書二千四百餘部,史部十八類收書五千零六十部,子部十三類收書兩千九百餘部,集部八類收書七千三百七十餘部。除補録明代著作一萬四千餘種外,還收宋、遼、金、元四代所缺之著作兩千四百餘種。記述甚富,條目下詳述作者信息,部分叙述該書編撰情况與大概内容。姚名達謂是書:“書目卷數之外,更注撰人略歷,較其他各志,特爲祥明。”(12)姚名達:《中國目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61頁。故是書當爲“傳録體”。此書在目録史上有着重要意義,《四庫全書總目》評價曰:“考明一代作者,終以是書爲可據。”(13)(清)永瑢、紀昀等:《(武英殿)四庫全書總目》卷八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册,第766頁。

是書傳本(14)以下不注明卷數者,皆三十二卷。有:(一) 鈔本:(1) 清吴騫録杭世駿、盧文弨校本手校本。(2) 清鮑氏知不足齋鈔本,清盧文弨、吴騫校補,清潘萬志跋。三十二卷,存十六卷。華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3) 清錢時霽鈔本,清潘萬志跋,安徽師範大學圖書館藏。(4) 鐵琴銅劍樓藏王振聲校本。南圖藏。(5) 王國維校並跋,録杭世駿校跋。國圖藏。(6) 歸安姚覲元咫進齋鈔本,鳥絲欄本。國圖藏。(7) 清劉喜東跋東吴劉氏味經書屋道光六年鈔本。國圖藏。(8) 清鈔本,不分卷。南圖藏。(9) 清鈔本。三十二卷,存經部二。南圖藏。(10) 寫本。二册,不分卷。南圖藏。(11) 舊鈔本。故宫博物院圖書館藏。(12) 清鈔本,八行二十一字,紅格、白口、四周雙邊。十七册,國圖藏。(二) 刻本:(1) 張鈞衡《適園叢書》本,以十萬卷樓鈔本、漢唐齋鈔本互校刻本。國圖藏。(2) 民國二年吴興張氏刊本,十二册,三十二卷。東海大學圖書館藏。(三) 印本:(1) 民國初上海書店據《適園叢書》本石印巾箱本。《叢書集成續編》據此影印。(2) 民國十四年千頃堂書局石印本,五册,國圖藏。一册,南圖藏。(3) 石印本,三十二卷,存卷十一、十四、十七、十八、二十一至二十六、三十一、三十二。南圖藏。(4) 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瞿起鳳、潘景鄭點校本。南圖藏。

七、 《明史藝文志稿》

清黄虞稷撰。

康熙二十年(1681),徐元文任明史館總裁,薦黄虞稷入館,歷時五年而成《明史藝文志稿》,以收録明代著述爲主,兼收宋、遼、金、元四代藝文志(15)盧文弨《題明史藝文志稿》云:“此志稿傳是温陵黄虞稷俞邰氏所纂輯,今以頒行《明史》校之,所分門類,多有删並移易之處,史於書不甚著及無卷數者俱削之,黄志中小注,爲史採入者亦幾耳。《志稿》自南宋及遼、金、元之書,俱搜集殆遍……郡縣制幾於無所不載,别集各就其科第之年,以爲先後取便於检寻耳。宗藩與宗室離而爲二,俱失體裁。而小注又爲鈔胥任意删减,益失黄志之舊。但此《志稿》别集類於羽流外國亦俱缺如,篇第亦閑或顛倒,恐此尚有脱簡。”(《千頃堂書目》,第797—798頁。)據此可知,《千頃堂書目》與《志稿》大致相同,虽有删改,但亦可知《志稿》之體例。。該目分經、史、子、集四部五十一類,著録書目多採自明代各官私書目,如《國子監書目》《國史經籍志》《内閣藏書目録》《萬卷堂書目》《聚樂堂書目》《世善堂書目》《澹生堂藏書目》等。目下有小注,介紹著者姓名字號、生平爵里、成書經過、注書内容、注起訖時間等,注釋多從墓志、詩文中摘録出。今黄氏原稿已佚。

康熙三十三年(1694)王鴻緒任總裁,萬斯同於王鴻緒家中對稿本分合增删,四十一年(1702)以《志稿》爲底本成《明史藝文志》五卷。雍正元年六月王鴻緒上《明史稿藝文志》四卷(以下簡稱“王志”),王志以《志稿》爲藍本,分四部三十五類,删削《志稿》中卷數不詳、考釋未定者衆多,又依朱彝尊《經義考》補入經部著述一百六十餘種。

雍正元年(1723),張廷玉奉敕重修《明史》,於乾隆四年(1739)成書奏上。張廷玉以《王志》爲底本修成《明史藝文志》,張氏對《王志》改動甚微,可不計。乾隆四十二年(1777)敕令英廉等人考核修訂《明史》,重刊頒行,但其中《藝文志》未作改動,爲今天通行本之《明史藝文志》。

該書傳本有(16)按:黄虞稷《志稿》於康熙二十八年脱稿後由徐乾學奏上,是爲“進呈本”,又有朱彝尊藏本與朱文游藏本,前二者皆佚。盧文弨得朱文游藏《志稿》,校己之手鈔本《千頃堂書目》,即“金陵新校本”(又稱“盧校本”)。吴騫又將“金陵新校本”移録於杭世駿舊藏本,是爲“吴騫校杭世駿鈔本”。後王振聲又將吴騫校本移録於知不足齋抄本,此即“鐵琴銅劍樓本”。:(一) 鈔本:(1) 《明史藝文志》手鈔本殘本,存史部、子部、集部殘卷。日本京都大學藏。(2) 吴騫據盧校本手校本。(3) 盧文弨據《明史藝文志稿》校本。(4) 鐵琴銅劍樓藏王振聲以知不足齋本移録盧校、吴校本。(5) 十萬卷樓鈔本。(6) 漢唐齋殘鈔本。(7) 朱彝尊家藏本。佚。(8) 杭世駿校補本。(二) 刻本:《適園叢書》本。

八、 《宋史藝文志補》一卷

清黄虞稷撰,清盧文弨校録,有倪燦《明史藝文志序》。

盧文弨以黄虞稷《志稿》中《宋史藝文志》爲底本、又以吴騫校本校對補正。因倪燦作序,誤以其爲倪燦所作(17)盧文弨序云:“本朝康熙年間議修《明史》,時史官有欲仿《隋書》兼五代史志之例,而爲之補著,余得其底稿,乃上元倪燦闇公所纂輯也。”又云:“今略訂正,且合之余友海寧吴騫槎客校本,庶爲完善。”((清)黄虞稷、倪燦:《宋史藝文志補》,《萃編》卷二十,第377頁。)。該書以經、史、子、集四部分之,其中經部九十四家九百卷,史部八十五家二千七百四十九卷,子部一百五十六家三千七百八十二卷,集部三百四十三家五千三百十一卷,凡六百七十八家,一萬二千七百四十二卷。間或有注文,或注作者自號爵里,或明書目信息,而重在考釋著者。

該書傳本有:(一) 鈔本:清李慈銘越縵堂鈔本。以盧文弨《抱經堂群書拾補初編》爲底本。(二) 刻本:(1) 清光緒十七年廣雅書局刻本。收入《萃編》。(2) 清光緒二十四年晦齋刻本。南圖藏。(三) 印本:清光緒十三年(1887)上海蜚英館石印《群書拾補初編》本。

九、 《補遼金元藝文志》一卷

清黄虞稷撰,清盧文弨校録,清倪燦作序。

《八千卷樓書目》載:“《補遼金元藝文志》一卷,國朝就金門詔撰,《昭代叢書》本。”《鄭堂讀書記》題作倪燦撰。今《萃編》本題黄虞稷、倪燦撰。

該書以經、史、子、集四部分類,經部五百二十家、三千九百八十四卷,史部二百九十四家、六千四百五十五卷,子部三百八十家、四千五百五十卷,集部六百六十家、七千二百三十一卷,四部合一千七百一十家、二萬二千二百二十卷。無小序、解題。

該書僅有鈔本流傳:(1) 民國北平圖書館鈔本。北京圖書館藏。(2) 琴川張氏鈔本。北京大學圖書館(以下簡稱“北大館”)藏。

十、 《徵刻唐宋秘本書目》一卷(附《考證》一卷、《徵刻書啓五先生事略》一卷)

清黄虞稷、清周在浚(1640—?)撰。葉德輝撰《考證》與《徵刻書啓五先生事略》(18)《中國古籍總目》載:“《徵刻唐宋秘本書目》一卷《考證》一卷《徵刻書啓五先生事略》一卷,清黄虞稷、周在浚撰,葉德輝考證並撰事略。”(傅璇琮、楊牧之:《中國古籍總目·史部》,北京:中華書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4908頁。) 故《考證》與《徵刻書啓五先生事略》爲葉德輝所撰。。周在浚字雪客,號梨莊,一號蒼古,又號耐龕。祥符人,流寓江寧。康熙十年(1671)於秋水軒别墅與名公賢士相互唱和,成《秋水軒唱和詞》二十六卷。康熙十九年(1680)爲陸游《南唐書》作注,歷十餘年而成。二十三年(1684)任山西番幕府。晚年隱居棲霞山。著述有《南唐書注》《秋水軒集》《雲烟過眼録》《梨莊集》等。《清史稿》有傳。

黄、周二人感慨“天地菁英有聚必散,况諸本半係宋槧元鈔,即在斯世,亦無多藏本,倘不及時流傳,恐古人慧命,由此而絶。”(19)來新夏:《清代目録提要》,济南:齊魯書社,1997年,第30頁。故將自家所珍藏之唐宋罕見傳本遴選近百種,校訂文字,遂成此書。“五先生”者指朱彝尊、錢陸燦、魏禧、紀映鍾、汪楫。所收四部書九十六種,其中唐代九種,五代、後周各一種,金代五種,元代十七種,明代十三種多係向未刊行之書。《通志堂經解》刊二十二種,《知不足齋叢書》刊九種,其他各書嘉慶以來,漸次流傳。(20)(清)潘景鄭:《著硯樓讀書記》,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18頁。該目先著作者朝代,後著撰者與書名。目下有注,説明該書之撰者、性質與對該書之評價。

該書僅有鈔本流傳:(1) 民國北平圖書館鈔本。北京圖書館藏。(2) 琴川張氏鈔本。北大館藏。

十一、 《楝亭書目》四卷

清曹寅(1658—1712)撰。寅字子清,號荔軒,又號楝亭,别號柳山居士。遼陽人,包衣,隸滿洲正白旗。其母爲康熙乳母。七歲識文,博聞强識,嘗伴讀康熙帝。康熙三十一年(1692)任江寧織造,兼理巡視兩淮鹽課監察御史,在任二十年。多才藝,喜吟詠,精鑒賞,擅書畫劇作,藏書富贍。有《楝亭集》。《清史稿》有傳。

該目爲曹氏私家藏書目録,收録宋元秘本三千二百八十七種,原無卷數,以類分隸,後《遼海叢書》本釐爲四卷並補總目。以四部排列,但不標以經、史、子、集之名。較之别家書目,曹目經部首列“書目”,獨此一家;其次將“理學”納入經部;增加經濟類。

該書傳本有:(一) 鈔本:(1) 清鈔本。南圖藏。(2) 清道光六年(1826)劉氏味經書屋鈔本。國圖藏。(3) 清萬寶齋鈔本。(4) 巽盦鈔本。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鈔本均無卷數。(二) 印本:《遼海叢書》本,四卷。收入《叢書集成續編》。

十二、 《補後漢書藝文志》十卷

清顧櫰三(1785—1846)撰。櫰三亦作槐三,字秋碧,上元人。嘉慶十一年(1806)補諸生。二十年補弟子員。道光十一年(1831)與車持謙、王章等結苔岑詩社,咸豐三年死於戰亂。治經通訓詁,尤長史學。以《後漢書》無藝文志,竭十數年精力補成之。著作甚重,惜多爲人剽竊,且戰亂流離,存者十不一二。詳《江蘇人物傳記叢刊·顧櫰三傳》。

此書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於書名之後注明撰者並小傳,間有按語闡明觀點,或於書名之下,用小字注明各志所載不同卷數,收補圖書資料甚爲完備,可爲讀者提供不同版本參考。

該書傳本有:(一) 鈔本。(1) 稿本。不分卷。山東師範大學圖書館藏。(2) 清末藝風堂鈔本。二十九卷。國圖藏。(3) 清光緒十三年翁長森家鈔本。十卷。南圖藏。(4) 清鈔本。二十九卷。何澂跋。温州市圖書館藏。(二) 刻本。清光緒二十二年晦齋刻本。十卷。(三) 印本。《小方壺齋叢書》據手稿排印本。三十一卷。(2) 民國三年上元蔣氏慎修書屋鉛印本。十卷。國圖藏。收入《金陵叢書》。

十三、 《補五代史藝文志》

清顧櫰三撰。

是書以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收録圖書一萬一千一百八十卷。條目下著録書名,卷數,作者等信息。有總序、經部後序,無解題。

該書傳本有:(一) 鈔本。姚振宗鈔本。國圖藏。(二) 刻本。(1) 光緒十七年廣雅書局刻本,收入《萃編》。南圖藏。收入《廣雅書局叢書》本。國圖藏。(2) 光緒二十二年晦齋刻本。南圖藏。

十四、 《開有益齋讀書志》六卷《續志》一卷附《金石文字記》一卷

清朱緒曾(1805—1860)撰,劉壽曾、朱桂模編。緒曾字述之,號北山。上元人。幼嗜讀書,稍長師從孫鈴,於《爾雅》用力尤深。道光二年(1822)舉鄉試,以大挑知縣分發浙江,補孝豐知縣,兼攝秀水事。二十六年(1846)奉旨收復定海。三十年(1850)主持修復曝書亭。其藏書十萬餘卷,皆毁於太平天國戰亂(21)(清)劉壽曾跋曰:“所著《開有益齋集》,都十萬餘言,佚於兵火,此《讀書志》六卷,《金石文字記》一卷,蓋全集三分之一,嘉興王君春漁得於寧波,以致先生喆嗣崇嶧,别題今名也。”((清)葉昌熾:《藏書紀事詩附補正》,王欣夫補正、徐鵬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650—651頁。)。著作有《金陵舊聞》《國朝金陵詩徵》《金陵詩徵》等。詳盧如平《歷代台州知府傳略》。

是書歷十三載而成,依《郡齋讀書志》體例,按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條目下列書名、卷數、著者,詳考人物生平兼内容評論,間涉書籍流傳以及版本真僞等,共收題記一百七十五篇。

該書傳本有:(一) 寫本、稿本。存卷一、卷二。北大館藏。(二) 刻本。清光緒六年金陵翁氏茹古閣刻本。南圖藏。(三) 印本。(1) 1991年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本。國圖藏。(2) 1993年中華書局影印本。國圖藏。

十五、 《可園存書目録》四卷《跋尾》五卷 (22)按:陳氏著作多手稿本,其三十七種手稿本原藏於中央圖書館,後被運往台灣。1976年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選取其中未經刊行者十八種影印出版,是爲《冶麓山房叢書》。

陳作霖(1835—1920)撰。作霖字雨生,號伯雨,晚號可園,又號可園老人,重光老人。祖籍河南,清末民國間移居江寧。年十五補諸生。同治七年(1868)入“吾知齋”,隨汪士鐸學習古文;十三年分纂《(同治)上江兩縣志》。光緒元年(1875)中舉。六年(1880)任《續纂江寧府志》分纂;十六年出任文正書院講習。歷任奎光書院山長、崇文經塾教習、上江兩縣學堂堂長、江楚編譯官書局分纂、南洋官報局幫總纂、江南圖書館典籍。民國七年出任江蘇通志館總纂,直至去世。其對南京地方文獻之保存與整理貢獻頗豐。著作有《金陵通紀》《金陵通傳》《金陵通表》《棠芬老屋文稿》《警説》《可園詩存》《延清亭外稿》等。詳陳三立《江寧陳先生墓志銘》。

該書僅有稿本流傳:四册,存八卷,書録四卷,跋尾乾、元、亨、利。乾部分叢書類、全書類,總計二十五種凡一百八十四卷。跋尾五卷分上、下卷,題跋順序與書目順序一致。南圖藏。

十六、 《可園存書跋尾》□卷 續一卷

陳作霖撰。

該書僅存乾部六篇、貞部。著録圖書二百五十三卷,均爲集部圖書,貞部下又分二十一個小類。《續》著録圖書五十八部,蓋爲其子代抄。其跋説明該書來源,既不叙述書本形態,也不梳理版本源流,而重在對圖書内容之批判。

該書僅有稿本流傳:二册。南圖藏。

十七、 《冶麓山房藏書跋尾》二卷

陳作霖撰。

該書著録圖書五百二十七部,按甲、乙、丙、丁排列,部下又分若干類。其中甲部八十二部,乙部一百六一部,丙部六十部、丁部二百二十四部。

該書傳本有:(一) 稿本。(1) 清末手稿本。臺灣“中央圖書館”藏。(2) 明清未刊稿本。“中央大學”圖書館藏。(二) 印本。臺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影印《冶麓山房叢書》本,以明清未刊稿本爲底本。南圖藏。

十八、 《金陵藝文志》不分卷

宗舜年(1865—1933)撰。舜年字子戴,一作子岱,號耿吾。上元人。光緒十四年(1888)中舉人,郎中銜内閣中書,分發浙江,署金華知府,保升補用道。二十九年(1903)應經濟特科考試。後於端方幕中專司與盛宜懷聯絡事宜,並任江蘇籌辦地方自治總局的四局長之一。1913年分纂《江蘇通志稿》。1923年任常熟圖書館館長。其藏書室名曰“咫園”,因其中藏有宋刻本《湘山野録》,故又名“野録軒”。藏宋元明刊本及鈔校本甚富,屢經戰亂,散佚頗多。著作有《爾雅注》《金陵藝文志》《耿吾剩稿》等。詳鄧邦述撰《上元宗府君墓志銘》。

本書不分卷,按朝代分册,著録歷史上金陵籍(包括屬縣)作者著作。全書採用“以年繫人,以人繫書”的編寫方法,作者大致以生活年代先後爲次,附有小傳。著録作者著作,有些著作還著録版本或注明出處,間有考證。

該書僅有稿本流傳,二十二册。南圖藏。

十九、 《咫園書目》十卷

宗舜年撰。

此目爲宗舜年咫園藏書目録,共五册。首册題爲《咫園藏書樓善本書目》,附《咫園書目》補遺。其餘四册題作《閲覽室檢查書目》。前者著録古籍四百一十五部,以明刻本居多,兼有少量宋元本及清刻本。後者所收均爲普通古籍,約五千部。首册按經、史、子、集四部排列。此目亦爲著録宗氏藏書最全者,雖記版本,而無提要,但可見宗氏藏書之概貌。

該書僅有手稿本流傳,南圖藏。

二十、 《咫園宗氏藏書殘目》不分卷

宗舜年撰。

此書分《咫園宗氏藏書殘目》、《咫園所藏金石書目》(一六七種)及《明本書目》(七十二種)三門。其中《藏書殘目》收元明本一百七十種、鈔校本八十九種。潘景鄭跋曰:“數年前,曾見一目,較此爲備,意屢經斥散,目亦遞改,區區二百餘種,當不過咫網所藏善本之二三。兹目所存,又不逮四五。”(23)《著硯樓讀書記》,第245頁。

該書僅有鈔本流傳。上圖藏。

二十一、 《宗氏明本及印譜書目》

宗舜年撰。

《宗氏明本》收書七十三種,較之宗氏《藏書殘目》中《明本書目》多“周易傳義二十四卷,白皮紙,明經廠本,十二册”一條。《印譜書目》著録印譜二十四種,爲《殘目》所未收。書中鈐有“潘承弼藏書記”朱文長方印。

該書僅有鈔本流傳:吴縣潘氏寶山樓鈔本。上圖藏。

二十二、 《海虞宗氏書録》不分卷

宗舜年撰。

全稿寫於烏絲欄稿紙上。著録明清刻本、鈔本八十餘種,而以古文選本爲主。書中有“欣夫”朱文方印,知其原爲王大隆蛾術軒藏書。此書目部分並非宗舜年編,但能窺其藏書情况,故一並著録。

該書僅有稿本流傳,復旦大學圖書館藏。

二十三、 《雙漚居藏書目初編》

鄧邦述(1868—1939)撰。鄧氏字孝先,號正闇,晚稱漚夢老人、群碧翁。江寧人。年十五隨父入黔,讀書省城。光緒二十五年舉進士。二十七年入湖北巡撫端方幕,協助其收購丁氏八千卷樓藏書,籌辦江南圖書館。三十年(1904)始築藏書處曰“雙漚居”;三十二年(1906)得黄丕烈士禮居宋本《群玉集》《碧雲集》,改藏書處曰“群碧樓”。三十三年(1907)署吉林省交涉司使。宣統二年(1910)任吉林民政司使。民國間歷署東三省鹽運使,任清史館纂修。1926年得明刊本《賈浪仙長江集》,之前已藏有明刊本《孟東野詩集》,緣“郊寒島瘦”,改藏書處曰“寒瘦山房”。師從朱祖謀,曾與吴梅等建“六一詞社”。詳張耘田、陳巍《蘇州民國藝文志》。

該目爲鄧氏所編首部書目,成書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著録鄧氏1907年之前的藏書狀况。著録宋元本十二種,明本一百二十種,僅著版本册數,不加題識;鈔校本六十五種,約略注其出處;清刻本三百六十二種,均爲初印精槧之本。

該書僅有稿本流傳。(24)《著硯樓讀書記》,第242頁。按:是書衹有稿本流傳,潘景鄭《著硯樓讀書記》中有記載。但搜索各圖書館均未有記録,尚不知其藏於何處。

二十四、 《群碧樓書目初編》九卷 附《書衣雜識》一卷

鄧邦述撰。

此目乃鄧氏藏書未散時所編,係其所著第二部目録書,是其到宣統三年六月爲止之藏書總目。鄧氏盡十年之力收宋本八百十六卷,元本二千七百四十三卷,鈔本五千三百三十八卷,明本一萬五千四百八十八卷,批校本八百四十九卷,凡二萬四千九百六十四卷。該書條目下注明作者,卷數,册數以及版本、版式、序跋、藏書印等内容。

該書傳本有:(一) 鈔本。民國二十九年鈔本。國圖藏。(二) 印本。清宣統三年鉛印本,有“上海東亞同文書院”印。南圖藏。

二十五、 《群碧樓善本書録》六卷

鄧邦述撰。

此目爲鄧氏所鬻書目,係其第三本目録著作。1927年鄧氏將自己所藏書目之一半鬻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作《群碧樓善本書録》與《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是書爲鄧氏1911年至1926年所得善本書目及提要,收録宋本三十四種,元本三十七種,明本一百六十五種,鈔校本二百零二本,共四百三十八種,一萬三千一百零八卷。

該書僅有鈔本流傳:民國間北平圖書館緑絲欄鈔本。國圖藏。

二十六、 《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七卷

鄧邦述撰。

此目爲鄧氏1927年鬻出部分藏書之後剩餘精本圖書之目録,爲其第四部目録著作,收宋元本二十四種,明本一百三十五種,鈔校本八十三種,明鈔本以及名人手鈔本一百十三本,自校本三十二種,共三百八十七種。

該書傳本有:(一) 鈔本。民國間北平圖書館緑絲欄鈔本。國圖藏。(二) 刻本。民國十七年刻本。國圖藏。

二十七、 《鄧氏所藏善本書目》不分卷

鄧邦述撰。

此目著録宋、元、明刻本、明嘉靖刻本、鈔校本等,凡四百二十五部、四千九百八十册。對《群碧樓書目初編》中的著録有改正之處。這批圖書後經蔡元培介紹,鬻與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

該書僅有鈔本流傳。南圖藏。

二十八、 《群碧樓書目》不分卷

鄧邦述撰。

此目複寫在“國立中央圖書館一號用紙”上,鄧氏去世後,家屬將其藏書售與孫伯淵,孫伯淵將其中三百餘種精本製成目録,方便出售,故此目並非鄧氏自著。此書著録宋刻本二十五部三百八十三册,元刻本三十四部七百三十册,明刻本一百十四部一千一百九十八册,嘉靖刻本四十六部一千零七十四册,鈔校本兩百零六部一千五百九十五册,共計四百二十五部四千九百八十册。詳江慶柏《鄧邦述藏書目録考説》(25)江慶柏:《鄧邦述藏書目録考説》,《古籍研究》1999年第4期,第18—22頁。。

該書僅有鈔本流傳:民國間中央圖書館複寫本。南圖藏。

二十九、 《群碧樓普通書目》一卷《善本書目》一卷《第二期遺失書目》一卷

鄧邦述撰。

該書僅有稿本流傳。上圖藏。

綜上所録,本文共收録著者十四人,著述書目凡三十種。以程千帆、徐有富《校讎廣義·目録編》之目録類型,即綜合目録、學科目録、特種目録爲據,將上揭諸目歸類如下:

綜合目録國家藏書目録《七録》史志目録《國史經籍志》《國史經籍志補》《明史藝文志稿》《宋史藝文志補》《補遼金元藝文志》《補後漢書藝文志》《補五代史藝文志》地方文獻目録《金陵藝文志》私人藏書目録《七録》《千頃堂書目》《楝亭書目》《開有益齋讀書志》《可園存書目録》《可園存書跋尾》《冶麓山房藏書跋尾》《咫園書目》《咫園宗氏藏書殘目》《宗氏明本及印譜目録》《海虞宗氏書録》《雙漚居藏書目初編》《群碧樓書目初編》《群碧樓普通書目》《群碧樓書目》學科目録子學書目録《出三藏記集》《道藏目録詳注》《續道藏經目録》特種目録鬻販書目録《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鄧氏所藏善本書目》版本目録《群碧樓善本書録》徵訪書目《徵刻唐宋秘本書目》

綜合前揭叙録及上表,知現存南京古代書目具有以下特點:

(一) 就書目類型而論,學科目録(三種)、特種目録(僅四種)較少,而綜合目録最多(其中國家藏書目録僅一種[《七録》雖出私人之手,但係阮孝緒綜合當時公私書目而成,具有國家書目的性質],史志目録七種,地方文獻目録僅一種,私人藏書目録十四種,合計二十三種)。

(二) 從分類上看,採用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的書目有十種:《國史經籍志》《國史經籍志補》《千頃堂書目》《明史藝文志稿》《宋史藝文志補》《補遼金元藝文志》《楝亭書目》《補後漢書藝文志》《補五代史藝文志》《開有益齋讀書志》;以版本爲分類標準的書目有十二種:《徵刻唐宋秘本書目》《咫園書目》《咫園宗氏藏書目殘目》《宗氏明本及印譜目録》《海虞宗氏書録》《雙漚居藏書目初編》《群碧樓書目初編》《群碧樓善本書録》《群碧樓普通書目》《群碧樓書目》《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鄧氏所藏善本書目》;《七録》以經典録等七部分之;《出三藏記集》以撰緣記、銓名録、總經序、述列傳四部分類;《道藏目録詳註》《續道藏目録詳註》以三洞四輔十二類分之;《冶麓山房藏書跋尾》以甲乙丙丁四部分之;《可園存書跋尾》《可園存書目録》以乾元利亨四部分之;《金陵藝文志》以朝代分之。總之,上揭書目分類方法多樣,形式豐富,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三) 從解題上看,南京古代書目或簡或繁,多有提要。《出三藏記集》爲輯録體,《七録》《明史藝文志稿》等書目既有作者小傳,又有内容介紹與版本考訂,爲叙録體書目;《千頃堂書目》《金陵藝文志》等是爲傳録體書目;補史志目録《補後漢書藝文志》爲輯考體書目;《國史經籍志》《補五代史藝文志》有小序而無解題。鄧氏藏書目録爲藏書志體目録,《開有益齋讀書志》《可園存書跋尾》《冶麓山房藏書跋尾》等爲題跋記體目録。南京現存古代書目數量不多,但類型豐富,既有史志目録,又有藏書目録;體例上既有叙録體、輯考體、又有輯録體、題跋記體、藏書志體等多種形式,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四) 從傳本形式上看,本文收録書目凡三十種,有刻本、印本、鈔本流傳者七種,有鈔本與刻本流傳者三種,有鈔本或印本流傳者三種;一種書目衹有印本,而十六種書目衹有稿本或鈔本流傳,占現存書目之一半,此類未經刊行面世之書目對研究江蘇地區文獻發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是以後研究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總之,現存南京古代書目雖僅占古代書目之小部分(據筆者考索,南京古代書目應當不少于九十五種),但類型完全,分類、解題頗具特色,不僅對于研究古典目録學各具價值,且未經刊印、整理之鈔本更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學術富礦,對于江蘇文脉之梳理,以及古典文獻之整理與文化傳承,均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本文之考述,其志意正在于此。

猜你喜欢

明史刻本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郑之珍《劝善记》明清刻本流变再论
《明史·艺文志》史部地理类订误十一则
明史强志立当下 仰望星空展未来
中国明史学会屯堡研究分会正式成立
未刊布的西夏文刻本《碎金》考论
山西发现北宋刻本《崇宁藏》
西夏刻本中小装饰的类别及流变
《南明史·艺文志》经部著录标准商榷
记清刻本《潄石山房律赋》《诗抄》的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