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内蒙古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成效的思考

2020-12-11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斯钦孟和康文钦杜二小敦惠霞

河南农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支配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斯钦孟和 康文钦 杜二小 敦惠霞

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到湖南湘西考察期间首次提出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核心是精准施策、关键是精准落实,最终达到精准脱贫的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并形成了“精准扶贫”的路径方法。根据精准扶贫的路径方法,内蒙古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支持乳、肉、绒、蔬菜、饲草、粮油、瓜果、药材、旅游、民族用品十大扶贫产业发展,设立了产业发展基金,在31 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面推进光伏扶贫,182 个贫困嘎查村推进旅游扶贫,28 个旗县开展电商扶贫综合示范县建设。近年的研究表明,养种结合规模经营、特色养种经营、电商扶贫等模式的发展和推广,为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产业的初步形成,贫困地区农牧民文化水平偏低,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研究文献少而内容单一等因素,致使科技水平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落后于农业先进国家和地区。因此,笔者为深入了解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地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成效及存在的问题,于2019 年5—6 月,采取文献收集、统计数据分析以及实地走访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材料,对自治区精准扶贫基本情况和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及乌兰察布市所辖10个旗县的农村经济发展情况、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措施与成效作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内蒙古自治区贫困发生情况

内蒙古自治区属于我国北方边疆生态屏障,肩负着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建设好祖国北方边疆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截至2017 年年底,全区常住人口2 528.6万人,辖9 个地级市、3 盟,共103 个旗(市、县、区),其中有23 个市辖区、11 个县级市、17 个县、52 个旗县。自治区现有57 个贫困旗县,其中包括31 个国家级贫困旗县、26 个自治区级贫困旗县、8 个深度贫困旗县及258 个深度贫困嘎查村,深度贫困人口12.9 万人,属于我国贫困发生率比较高的自治区之一。经过近年扶贫政策的实施和精准扶贫工作的落实,2018 年自治区贫困人口从2012 年的197.8 万人减少到12.2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 年的14.7%下降到1.06%。

从自治区农牧林渔业发展情况来看,近20 年,自治区农牧林渔业劳动力人数保持在500 万人以上,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农牧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向稳定发展方向转变,农牧林渔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农牧林渔业劳动力人平均总产值呈现出快速发展,到2014 年以后进入稳定发展状态。

就贫困地区来说,在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提高的现代化农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扶持贫困户不掉队,并培育他们融入生产者队伍中是关键环节。但是,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仅有2.4 万人,只占自治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4.5%,呈现出少而不稳定的状态。这是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的短板,是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调查对象概况

(一)选择调查对象地区的理由

内蒙古自治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及乌兰察布市4 个盟市地区。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乌兰察布市的贫困人口共有47.4 万人,占全区贫困人口的85.3%。主要致贫原因中,因病致贫比例最高,占41.44%。因此,本研究从以上4 个盟市中选出扎赉特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库伦旗、奈曼旗、喀喇沁旗、敖汉旗、巴林左旗、兴和县及察哈尔右翼前旗10 个旗县作为调研对象,整理归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变化,为实地调研奠定基础。

(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

2013—2017 年,内蒙古自治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农村高于城镇。调查对象除库伦旗、奈曼旗,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都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另外,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数对比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数最高值为2.85(巴林左旗兴和县)、最低值为2.40(库伦旗、奈曼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在逐渐缩小。而且察哈尔右翼前旗、扎赉特旗、科尔沁右翼前旗及突泉县的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数减少值高于自治区平均值,显示出农村社会经济呈较快发展趋势。(见下页表1)

三、旗县精准扶贫的措施与成效

近年,调查旗县按照“两不愁、三保障、一收入”的标准精准识别、精准脱贫,认真落实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健康保障、住房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措施促脱贫;围绕“脱贫摘帽”总体目标和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认真落实上级政策,执行规章制度,严格考核奖惩,推动干部担当尽责,坚持志智双扶的科技助力,提升干部的攻坚能力和贫困人口的素质,贫困发生率不断降低。2018 年,自治区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0 656 元,同比增长10.7%,增幅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1 个百分点。调查旗县贫困发生率平均值从11.98%下降到2.08%,但是仍然高于自治区平均贫困发生率1.02 个百分点。说明无论是贫困发生率还是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自治区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见表2)

表1 旗县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

表2 旗县精准扶贫措施与成效

四、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分析得知,内蒙古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发展产业扶贫处于啃硬骨头的阶段,且关于内蒙古精准扶贫的研究、调研报告等成果不多,内容主要集中在旗市、嘎查村小范围内,且内容单一。二是在农牧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贫困户劳动力的农村职业技能教育不够,农业农村发展不均衡及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而且,培育和技术示范带头作用的专业技术人员短缺、不稳定,导致农牧业人力资源开发迟缓。三是调查旗县的贫困发生率、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与自治区平均水平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从长远来看,要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应立足国情、区(省)情、旗(县)情、乡情,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对农牧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性作用,搞好农牧业人力资源的培育与分配、规划,科学、合理地驱动农牧业发展。因此,内蒙古自治区颁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扶贫三年行动方案》《关于开展“农校对接”助推脱贫攻坚试点的指导意见》《内蒙古自治区贫困户产业发展支援制度工作方案》等,针对上述问题给予指导性意见,提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措施和方法。但是,目前对自治区科技人才和科研人员的重视支持力度仍然不够。

五、结论与建议

经过近年的精准扶贫政策宣传和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贫困地区也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发展趋势。为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4 点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大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成效的科研投资力度,重点鼓励新的科研人才,给他们一个创新创业的机会,促进自治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科普专家团的政策性扶持力度,稳定增加农牧业生产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业人力资源,为自治区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三是进一步扩大培育和发展各地各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人力资源,建立健全科普服务体系和辅助性平台与服务中心,为自治区生态优先、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助力保障基础。四是在今后的调研、案例分析中,重点研究产业扶贫典型模式的示范带头作用和农牧业科技人员少而不稳定的原因及农牧业人力资源的培育开发方式。

猜你喜欢

农牧业内蒙古自治区支配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基于多种模式的内蒙古农牧业特色化研究
“无人机放牛”让农牧业走在时尚前端
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贸促系统举办展会计划
云南省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2万元
跟踪导练(四)4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七十为作家集体祝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随心支配的清迈美食探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