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MC 下的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研究
2020-12-11周芬娟
周芬娟
徽商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201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简称 EMC)[1]作为一种有效的节能市场化机制,其目的在于为企业的节能项目提供约定的服务,用能企业因节能而产生的经济效益需向节能服务企业支付服务费。自EMC 模式诞生以来,通过不断的实践证明,这种市场化的节能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2]。
EMC 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的不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EMC 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体系尚不完善。由于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引进时间较短,整体上处于有术而无学的阶段,在产业规模扩张的现状下,理论反哺实践的后续储备严重不足;项目周期的末端项目的后评价,其体系几乎空白。(2)投资效益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模糊。EMC 项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投资效益后评价的指标体系应根据其特点对常用经济指标和节能效率指标结合并对其进行优化,建立适合EMC 项目特点的指标[3]。
一、EMC 项目投资效益动态评价体系构建
为便于EMC 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工作的实施,制定工作流程如下:①进行项目的选定;②确定评价方法并进行指标选取;③进行数据采集及主要指标计算:④进行系统分析及总结反馈。
评价指标的选取:根据EMC 项目特点对传统指标进行优化,从经济指标、节能指标[4]和环境指标进行选取。用能企业前期投入较少或不需要投入资金,正现金流是普遍的;节能服务企业的净现金流在合同的前期是负值,所以经济指标选取总投资收益率、内部收益率及动态投资回收期三个指标。节能指标选取节能率、投资节能率两个指标。环境指标选取SO2 、CO2、碳粒粉尘及NOx 等的排放。
本文采用前后对比分析法和敏感性分析两种方法。对EMC 项目在实施前后的情况对比分析,找出差异及原因,确定项目效益。同时利用敏感性分析产生偏差原因,确定主导因素。
二、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实例应用
(一)项目背景
M 公司是一家生产各种照明灯具及开关电源的高新技术企业。M 公司引入合同能源管理这一机制推广其产品,以提供综合节能改造方案的同时实现产品销售和节能服务,有效拓展企业效益空间。
某大型商超建筑面积1.3 万平米,店内照明用灯3 万只普通荧光灯,照明设备用电约占商场超市用电总量的42%。M 公司在对该商超进行考察论证后,签订了合同能源照明改造合同。项目初期的改造费用由M 公司承担,通过项目实施后节约的电费折算在3 年内逐步收回投资。
三、建立投资效益动态评价体系
(一)后评价的指标计算
项目预计总投资为398 万余元,其中投入原材料、人工费用354 万元,第1-3 年分别投入管理费用为10.62 万元,第一年支付各项税费12 万余元。每年实际节约电费32 万元,即不到3 年全部收回投资,从第4 年开始到项目结束投资效益959 万余元全归商超所有。M 公司实际现金流量为:项目投资初期现金流出量377 万余元,现金净流量-377 万元;第1、2 年现金流入量256 万元,现金流出量10.62 万元,现金净流量245 万余元;第3 年现金流入量256 万元,现金净流量256 万元。
根据M 公司在合同期内实际现金流量,该项目折现率为10%,电费为1 元/度,计算各评价指标。通过计算结果可知,改造前后动态投资回收期缩短-0.39 年;净现值增加了98.6 万余元;总投资收益率提高10.07%,内部收益率提高13.43%,投资节能率提高12.58%,实现了项目改造的目的。三年内合计可节电约959.22 万度,节省电费约959.22 万元,节能率达56.2%。折算节省标煤3 840 吨,减排二氧化碳9 563.4 吨,减排二氧化硫287.76 吨,减排碳粒粉尘2 609.1 吨等。
(二)针对内部收益率进行敏感性分析
本文选用内部收益率作为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经济评价指标。为简化进行敏感性分析采用单因素分析,根据选择不确定性因素应遵循原则,经过调查分析,对内部收益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为:原材料及人工费、效益分配比率、电费、管理费用。根据现金流的变化,内部收益率、敏感系数的计算如下:
(1)当原材料及人工费上涨10%,其他因素不变时,IRR=35.72%比原方案减少 7.79%。原材料费用变化的临界点是13.13%。IRR 对于原材料及人工费的敏感系数=-1.79。(2)当效益分享比率上升10%,其他因素不变时,IRR=32.8%比原方案减少10.71%。效益分享变化的临界点是9.55%。IRR 对于效益分享比率的敏感系数=-2.462。(3)当电费下降10%,其他因素不变时,IRR=25.84%比原方案减少17.67%。电费变化的临界点是-5.79%。IRR 对于电费的敏感系数=4.06。(4)当管理费用上升10%,其他因素不变时,IRR=42.95%比原方案减少0.56%。管理费用变化的临界点是182.25%。IRR 对于管理费用的敏感系数=-0.129。
当原材料及人工费、效益分享比例、电费、管理费四个因素都变化10%时,引起内部收益率变化大小不同。电费导致的最多,为最敏感因素;效益分享比例次之;再次是原材料人工费用;管理费用引起的变化最少,为不敏感因素。电费、效益分享比例、原材料人工费用三个因素的临界值分别为:5.79%、13.13%、9.55%、182.25%。即电费下降5.79%、效益分享比例上升13.13%、原材料人工费用上升9.55%时,项目的效益指标将从可行转变为不可行。
(三)投资效益后评价的保证措施
为保证EMC 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的有效性,首先,对后评价方法和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同时针对决策者对后评价的片面认识进行疏导,使决策层正确认识后评价。其次,加强对各种因素的观测,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最后,利用PDCA 循环不断修订后评价结果。
四、结论
对于EMC 项目,无法直接利用常用财务指标对其进行投资效益后评价。本文根据EMC 项目特点,将财务评价指标、节能指标与环境指标相结合,在前后对比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敏感性分析来分析偏差原因、确定主导因素,揭示出EMC 项目进行和实施过程中的规律性变化因素,以期对EMC 项目投资效益后评价工作有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