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和雷电防护
2020-12-10赵善芳
赵善芳
【摘要】广播电视节目社会文化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但受雷电、设备运行等各类因素影响,导致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的安全风险问题突出。因此,本文基于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技术相关概述,对安全播出技术维护所面临的挑战展开分析。同時提出具体的广播电视台安全技术维护、雷电防护措施,借此帮助相关部门,建立更为有效、可靠的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控体系,增强我国广播电视播出机制的可靠性。
【关键词】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雷电防护
中图分类号:TN9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1.025
广播电视节目在社会经济、文化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障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相关人员需利用安全播出技术,并通过技术维护、雷电防护改善节目播出环境。因此,本文对广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雷电防护的研究,旨在明确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技术要点,助力我国媒体行业的蓬勃发展。
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相关概念
广播电视台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对节目质量、内容要求明显提升。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技术是利用电视台机房内设备的技术维护、播出系统故障排查等手段,有效控制广播电视台播出内容太,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有序播出的维护技术。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的应用中,相关人员可全面管控广播电视节目流程,使其在满足观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符合国家文化信息传输要求。
因此,媒体行业中,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实践价值,其在广播电视工作中,可从设备安全防护、播出传输维护、现场指挥调度、设备应急恢复等方面,建立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现代社会中,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速率的提升,完善着社会网络体系,广播电视作为公众掌握社会信息、紧跟社会发展的重要渠道。相关人员只有灵活运用安全播出技术,才能维护节目播出阶段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增强设备对外部环境的防御能力,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目标。
2.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面临的挑战
2.1 节目播出时长增加
信息化广播技术在广播电视平台中的渗透,电视节目播出频道增加,在频道内容更为细致、专业的基础上,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长明显增加。但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间改变后,安全播出技术维护需求量明显提升,要求相关人员全程监督播出设备运行,调整其运行参数,以此维护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可靠性。比如从原有几小时调整为全天播放,但是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时长的改变,使得其安全播出技术运用时间增多,需要相关人员持续监控广播电视台节目播出情况,便于对播出系统故障进行应急处理。
2.2 节目播出系统升级
科技发展中,数字网络技术成为现代广播电视行业的基础性技术,使其在内部改革创新中进入网络化时代,而广播电视播出信号系统、播出设备的数字化程度加深。数字化技术的实践改变广播电视台数据存储、节目制作、节目信息传输的便捷性,但播出硬盘、非线编系统的运用,导致原有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效果不佳,容易在信号传输或监测中,引起安全播出风险,甚至会在计算机病毒侵入数字化播出系统后,导致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监测平台失控,继而引发播出事故。为此,随着节目播出系统的升级,原有的安全播出技术同样需要及时创新,满足新型播出系统的维护管理要求,优化我国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流程。
2.3 节目播控系统智能化程度提高
现阶段,广播电视节目多采用智能化、综合性较强的播控系统,但在该系统智能化程度提升后,电脑、智能控制平台成为广播电视节目传输控制的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节目频道、节目播出时长增加,播控系统对节目频率的调控更为灵活、节目传播容量增多,而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时,技术维护内容复杂性增强,且安全播出技术维护难度变大,要求相关部门在应用安全播出技术时,对该技术功能进行升级与创新,同时建立更为完善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体系。
3.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和雷电防护措施
3.1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要点
3.1.1 建立安全传输技术维护管理制度
相关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依据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程序,建立安全传输技术维护管理制度,具体内容包括传输发送设备运维、素材源交接管理、网络交换装置维护等。在安全传输技术维护管理制度建立后,相关人员可在制度引导下,规范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期间,各工序中的技术维护流程,确保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但是在制度建立的基础上,还应保证制度的执行与利用,避免因制度落实不到位使得广播电视设备维护、播控系统运营管理效果不佳,留下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风险隐患。广播电视工作中的管理者,在制度执行中可借助自身模范作用,引导基层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管理制度,完成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设备、播控装置的维修与养护。
3.1.2 加强广播电视播控系统维护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在具体应用中,节目播出时间明确增多,所以为发挥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的价值,需要加强广播电视播控系统维护,严格根据节目播出定时维护系统,为广播电视设备持续、可靠的运行打好基础。但在技术维护广播电视播控系统时,还应重视以下内容。首先,相关人员应定期检查系统服务器、数据库等核心结构,若出现数据处理故障、服务器运行骨折,应技术查找故障点、对系统设备进行维修。另外,在维修系统数据时,应在技术维护数据存储、采集装置的基础上,重视数据传播端口的技术运维,减少数据安全风险。
其次,加强系统视频播放器的养护与管理。广播电视安全播控系统中,视频播放器中的磁盘列阵在频繁读写时会出现频繁损坏风险,继而使得节目数据传输产生错误。因此,在维护系统视频播放器时,可定期监测播放器核心装置故障风险,评估其故障频次,继而及时更换硬盘、磁盘列阵等装置。最后,播控系统技术维护过程中,各部门需加强联系,明确各方在系统维修管理中的基本职责,协调系统维护中的素材、设备等资源管理,保障系统运行中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的全面性。
3.1.3 重视广播电视应急指挥调度
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通常需要渗透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全过程,因此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时,相关人员还应重视电视应急指挥调度。具体来说,广播电视应急指挥调度,主要是指电视节目播出期间,出现安全事故后,可基于当前安全播出技术特点,集成维护广播电视设备、素材资源库的智能化操作与调度工程,从而对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期间产生的安全故事进行应急处理。在此期间,相关人员应在广播电视节目播出期间,重点监控播出系统中的数据、信息共享情况,同时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灵活运用智能调度、应急恢复等技术,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播出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另外,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维护中,相关人员还应提前对播出事故展开等级划分,便于技术维护人员及时恢复处理广播电视节目播出中的各类故障,保证节目顺利、正常播出。但是对于较为严重的播出事故,则应根据提前制定的应急预案,及时总结事故处理经验教训,完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
3.2 广播电视雷电防护的有效措施
3.2.1 完善接地系统
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中,雷电防护尤为重要,而接地系统是泄放雷电流的主要渠道,会其在故障后会直接干扰广播电视播出所用的电子设备,影响节目播出的可靠性。因此,相关人员在雷电防护工作中,应结合广播电视台接地系统的功能要求,确保发射系统中各机电设备良好接地,并且发射系统接地设备与周边建筑物间距不得小于5m,雷电防护中的接地电阻、播出期间的保护接地电阻分别为5Ω、4Ω,且保护雷电保护设备地线截面积应避免小于20mm2,随后隔离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的隔离变压器,减少设备间的相互干扰,预防雷电风险。
3.2.2 应用避雷装置
在广播电视雷电防护中,相关人员还应通过避雷装置的合理应用,预防广播电视发射系统、信号系统面临雷电事故风险,而在避雷装置中,避雷针属于较为常见、应用广泛的一类。避雷针与避雷线、避雷网的接闪原理较为相似,该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引雷能力与装置高度呈正比关系,相关人员可结合广播电视台周边建筑物实际高度,科学选择相应规格的避雷针,强化其保护功能。在此基础上,相关人员还应将雷电防护技术融入广播电视设备中,并定期在干燥季节中检查、維修防雷装置,重点排查避雷针、避雷线有无腐蚀、生锈现象,为广播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创造条件。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广播电视台安全播出目标,相关人员需要通过技术管理、雷电防护、技术维护等手段,完善广播电视台节目播出条件。在此期间,广播电视台安全管理人员,还需要持续更新自身管理理念,健全安全播出技术维护制度。同时将其落实在广播电视台节目播控工作中,以此优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系统,引导内部人员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并依据现代广播电视技术特点,升级广播电视安全维护技术,为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郭伟.试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及发射中的安全播出问题[J].电视技术,2019(6):5-7.
[2]金铭.广播电视发射机房的雷电防护措施[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020):218-220.
[3]张莹,李爱华,李赛楠.雷电对无线发射台的危害及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18):517-518.
[4]朱林.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技术维护工作分析[J].数码世界,2019(001):29-30.
[5]郭桃红.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问题及维护管理对策分析[J].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8(005):66-68.
[6]于肇东.广播电视机房的安全播出与技术维护[J].中国有线电视,2018(10):12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