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裕禄经典话语背后的故事
2020-12-10赵兴国
赵兴国
1962年12月,焦裕禄被调到河南省兰考县担任县委书记。时值该县遭受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灾害,人民生活苦不堪言。为改变兰考面貌,他不顾重病缠身,忍着剧痛,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焦裕禄在工作生活中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直击心灵的话语,这些语言通俗易懂、发人深省、催人奋进。它既是焦裕禄精神财富的重要内容,也是焦裕禄语言艺术的重要体现,对学习把握焦裕禄精神的实质有着重要意义。
“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干部不领,水牛掉井”
1962年12月30日晚上,北风呼啸,天气寒冷。62岁的副县长张奇给焦裕禄打电话,要找他汇报工作。焦裕禄在电话里说了一句“你不要来了”,就放下电话,自己来到张奇的住处说:“你恁大年纪了,这么大的风,天又冷,我怎么忍心叫你跑那么远呢!”张奇十分感动。等他汇报完工作,焦裕禄说:“我有事正要找你商量,你是老同志,在兰考工作时间长,你看,我们领导干部们当前有什么想法?”张奇说:“现在个别人害怕困难,在灾害面前畏首畏尾,嫌灾区苦,不愿留在这里工作。”焦裕禄说:“人的思想出了毛病,比庄稼出了毛病危险还要大。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马上解决。”他俩谈了很久,就兰考的形势、干部的思想状况、如何尽快改变兰考面貌一一交换了意见。
此前,他先后找县委副书记、正副县长、县委常委等十几位同志谈话,一一询问他们对当前形势的看法和下一步工作打算。通过交换意见,焦裕禄得出结论:兰考的灾情很严重,但比灾情更值得忧虑的是人心涣散。要改变兰考面貌,干部是关键,“干部不领,水牛掉井” “要除掉兰考的灾害,首先要除掉思想上的病害,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观念转变,必须改变县委一班人的精神状态” 。1963年2月4日,焦裕禄在县委扩大会议上,针对部分干部、党员中的畏难情绪,缺乏战胜“三害”(内涝、风沙、盐碱灾害)信心的思想,领着大家学习了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到的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的论述,讲明如何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兰考形势,既要看到困难的一面,又要看到有利条件。他说:“我县虽然连遭几年灾害,给工作增添了许多困难,但是,有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有36万勤劳的人民,有在座的一批干部,只要我们挺起腰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这次大会,要使党员和干部的思想振作起来,敢于迎着困难上。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干部不领,水牛掉井。只有干部思想解放了,才能领导群众去战胜‘三害。”他还要求全县干部都要检查总结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鼓舞斗志,提高战胜困难的信心。
“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焦裕禄经常教育党员干部:“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焦裕禄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1963年1月16日,天气异常寒冷。从开封运送救灾棉衣的汽车刚到县纺织品公司仓库,焦裕禄就带着干部赶到现场。他说:“县委决定,把棉衣连夜送到灾民手里。”于是,大家拉的拉,抬的抬,马不停蹄地分发救灾棉衣,直到深夜才把1万多件棉衣基本分发完。最后,还剩爪营公社的100件棉衣没发出去,焦裕禄带领几名同志拉着架子车送到爪营公社。公社干部看到焦裕禄,吃惊地说:“怎么是焦书记拉架子车送棉衣来啦?”焦裕禄说:“我怎么不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拉架子车?我们不是人民的上司,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要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
据兰考县委原宣传干事刘俊生回忆,当公社干部看到焦裕禄因肝病发作而疼得直冒冷汗时,就抱来柴禾让他点着暖暖身子,他连忙摆摆手摇摇头说:“现在不是取暖的时候,要赶快把棉衣送到群众手中。”他忍着疼痛,和干部们一起分头把棉衣送给了受灾群众。
2月3日,焦裕禄在县委扩大会上语重心长地说:“加强执政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这是个大问题。我们每一个党员必须认识到,革命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书记受党委会领导,和委员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执政党搞不好,就会亡党亡国。过去当个党员不容易,现在还应该是不容易的。一个党员,贪污多占,不深入群众,高高在上,这就是变质。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原则,任何环境中都不能动摇,要经得起考验,任何成绩面前都不能骄傲自满,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任何职务的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2月28日,焦裕禄在城关区姜楼、余寨、杨山寨等公社走访调研时,发现个别公社的财粮委员、会计私改统销名单,多填购粮证,便责成城关区党委严肃处理,并通报全县。焦裕禄特意在通报中写道:“我们的党员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贪污多占。”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1963年6月6日,焦裕禄在兰考县委召开公社书记和各局委负责人会议。焦裕禄提出,要自己动手写文件。他说:“重要文件不要委托秘书写,特别是讲话、作报告,更不要别人写好,自己在那里干巴巴地念,我的体会是: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还是自己做的饭菜香。”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这句话语其实焦裕禄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时就经常运用。据洛矿机器厂原技术员小钟回忆,有一次上班来得早,在车间看见焦裕禄在一台机床下面,手里拿着图纸。小钟问:“焦主任,你干啥呢?”焦裕禄在机床下边说:“小钟呀,来得早啊,这台新床子还有几个部件没弄清楚呢。”小钟奇怪道:“图上都标着号呢。”焦裕禄说:“正因为标着号,我才得认真熟悉熟悉。”他一身油污地从车床下钻出来:“这回我闹明白了,别管设备多么复杂,总会有个规律。比如你找到一个核心部件,其他相关的也就找到了。”“焦主任,你不用费这么大劲儿,拿图纸给我们,我们給你标上部件名称不是一样吗?”小钟看着满身油渍的焦裕禄,不忍心地说。焦裕禄摇摇头:“那咋一样了?你要了解一台机床,就得亲自把每一个部件都看明白了,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啊!”小钟佩服地说:“焦主任,我真服了你了,车间里这百十台床子,你摸得比我们技术员还透!”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成为焦裕禄经常讲的一句话。在任兰考县委书记期间,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根据别人的汇报来开展工作,提出“要彻底根治‘三害,必须掂一掂它的分量。经过调查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胶鞋,焦裕禄踏遍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他还带领风沙勘察队千里跋涉,用41天查明全县共有风口84处,标定沙丘1600座,实测沙荒地124万亩、受风沙危害耕地30万亩。
即便是在病重期间,他也拒绝只看材料听汇报。他在盐碱区随便抓一点土放在嘴里品尝,就能说出咸的是盐、凉丝丝的是硝、又臊又苦的是马尿碱,让一辈子和盐碱地打交道的老农都心悦诚服。焦裕禄对兰考县全县贫困户、牲畜、林业发展、“三害”分布、干群思想状况等情况的熟悉,让汇报工作的干部都叹服不已。
“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
兰考县委机关大院坐落在县城里的一片洼地上,盐碱不断从地下浸上来,屋里屋外都十分潮湿,好好的砖不几天便会结出半寸厚的白碱,被子十天半月不晒,潮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早在焦裕禄到兰考前,同志们就在酝酿要给县委机关“搬家”的事。焦裕禄到兰考不久,县人委有一位从粮食丰收地区调来的领导干部,提出一个装潢县委和县人委领导干部办公室的“建设计划”。
当时,焦裕禄提出一个问题:“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他接着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灾区面貌没有改变,还大量吃着国家的统销粮,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后来,焦裕禄找这位领导干部谈了几次话,帮助他端正认识。焦裕禄说:“兰考是灾区,比不得丰收区。即使是丰收区,你提的那种计划,也是不应该做的。”焦裕禄劝这位领导干部到贫下中农中间去看一看,到贫下中农家里去住一住,去了解了解他们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听了这些话,这位领导干部认识到错误,收回了那个“建设计划”。
在除“三害”办公室成立时,有同志建议:“焦书记,能不能给除‘三害办公室每人添一套桌椅?”焦裕禄爽快答应,同志们高兴地鼓起掌来。接着,焦裕禄把话头一转说:“现在还不是时候。除‘三害办公室是除害兴利的。现在,害还没除,利还没兴,就添置一屋油漆发亮的家具,能行吗?”他继续说:“长征的时候,首长们咋办公?(他一拍膝盖)嗨,这么办公的!那时别说几个人一张桌子,几百人也没有一张桌子呀!毛主席住在陕北的窑洞里,坐在一把破椅子上,指挥了全国多少战役,写出了多少光辉著作!我们坐在破椅子上,就不能革命吗?同志们用桌子再好,坐凳子再好,还不如人的思想好,你们说对不对?”同志们都说:“对,对!”
焦裕禄进一步开导说:“只要能树立起艰苦奋斗的思想,坐在破椅子上同样能干出成绩。如果没有这种艰苦奋斗的思想,就是每人配一套金桌子、银凳子,还是治不住‘三害。咱这个办公室凳子少,正好可以促使咱们往下跑,越跑和群众的感情越深;桌子写字不得劲,也正好!可以促使咱少发文件,多实行面对面的领导;没安电话,还是正好!可以促使咱们直接到群众里面摸情况,越摸办法越多。咱这办公室的同志可不能有娇气呀,要做到‘毛著随身带,掂腿就能跑,张嘴就能说,提笔就能寫,赖饭吃得下,地铺睡得甜。”不一会儿,焦裕禄把同志们说得浑身是劲儿,大家也就不再提桌椅的事情了。
(责编 王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