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种不同鼻胃管固定方法对昏迷患者鼻部皮肤损伤的观察

2020-12-10李宏娟王长伶金丽伟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鼻头鼻部脱敏

李宏娟,王长伶,金丽伟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102200)

在昏迷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吞咽功能障碍,难以自主进食,必须采取其他措施为患者补充营养,临床上多是采取管饲方式。该方案虽可为患者补充营养,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关注鼻胃管固定,若是鼻胃管脱落,极有可能发生误吸、误吞等情况,增加风险。在固定时,使用医用胶布,容易脱落,反复粘贴会增加皮肤损伤的可能性,需要采取更为有效的鼻胃管固定方式[1]。本次研究即为分析两种鼻胃管固定方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80例昏迷患者进行研究,所选案例均是处于昏迷状态,需要采取管饲措施补充营养,帯胃管时间>7天的,患者家属愿意参加本次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后因对照组1例带管时间不足7天故淘汰1例,观察组2例带管时间不足7天,故淘汰2例。对照组37例,有男22例,女15例,年龄52-85岁,平均年龄为(69.34±12.11)岁。观察组40例,有男23例,女17例,年龄55-89岁,平均年龄为(71.62±12.85)岁。基本信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医用胶布交叉固定法,置入胃管后,使用交叉固定法,将胃管固定于鼻翼上。同时,于面颊处、额头处使用胶布固定胃管。

观察组使用3M脱敏胶布“只”字型固定法,使用2.5cm宽的3M脱敏胶布,将胶布从中间剪开,保留1-2cm不剪,未剪部位直接粘贴于鼻头处,使用剪开部分包裹胃管。同时,于面颊处、额头处使用胶布固定胃管。固定过程中注意操作力道,不得使用较大力度去牵拉固定物,以免影响固定效果。

1.3 分析标准

记录鼻饲管固定期间鼻饲管脱落情况,以及发生鼻部皮肤损伤的案例,并记录更换鼻贴的天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对照组37例患者,出现鼻饲管脱落6例,占比为16.22%;发生鼻部皮肤损伤8例,占比为21.62%;更换鼻贴天数为(2.69±0.76)天。观察组40例患者,出现鼻饲管脱落1例,占比为2.5%;发生鼻部皮肤损伤2例,占比为5%;更换鼻贴天数为(5.45±1.64)天。观察组鼻饲管脱落案例少于对照组(x2=4.376,P=0.036),鼻部皮肤损伤案例少于对照组(x2=4.699,P=0.030),鼻贴更换时间长于对照组(t=9.34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昏迷患者鼻胃管固定期间,鼻胃管的有效固定是尤为重要的,临床上多是使用医用胶布交叉固定法进行固定,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容易发生胶布脱落的情况,并且会损伤鼻部皮肤[2]。分析其原因,胶布脱落与患者本身有很大关系,由于鼻头油脂分泌量较大,而胶布多是粘贴于鼻头处,大量油脂影响固定效果,加之鼻翼煽动、人体活动等,均会干扰固定效果[3]。固定效果不佳,胶布脱落,会再次粘贴,反复操作会增加摩擦,且胶布透气性不好,会导致鼻部皮肤损伤。此种情况不利于鼻饲有序进行,需及时改进固定方法。

在固定措施上已经有了较多的改进,可采取3M脱敏胶布“只”字型固定法。就材料而言,3M脱敏胶布引起患者鼻头过敏的可能性较低,患者不会因为鼻头痒而大幅度煽动鼻翼,这样就能较好的保障稳定[4]。就固定方法来看,“只”字型固定法与鼻头的接触面积裁剪,即使存在煽动也不会造成严重影响;其次是透气性,对鼻头油脂的分泌阻碍较小,短时间内不会有大量汗水、油脂累积;最后是利于观察,一旦发生污染可以及时更换[5]。由此可见,3M脱敏胶布“只”字型固定法应用效果要好于医用胶布交叉固定法,不仅固定性能较优,皮肤刺激少,而且延长更换鼻贴天数,对于护患双方而言,都是较为理想的固定方式。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鼻饲管脱落案例少于对照组(P<0.05),发生鼻部皮肤损伤的案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更换鼻贴的天数明显长长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昏迷患者鼻胃管固定时,使用3M脱敏胶布“只”字型固定法进行固定,稳定性较好,能够有效减少对鼻部皮肤造成的损伤,而且延长更换鼻贴天数。

猜你喜欢

鼻头鼻部脱敏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快速脱敏治疗的临床应用
台湾垦丁猫鼻头猜想
面部形态特征及美学标准的研究进展
常挖鼻孔招来感染
常见运动创伤的简单处理方法(二)
车上的3个红鼻头
慎用脱敏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