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通三防技术在矿企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2020-12-10刘国军
刘国军
(窑街煤电集团公司天祝煤业公司,甘肃 武威 733211)
近年来,随着能源开采行业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各个矿企都在寻求创新发展,但是,部分矿企在此发展趋势下依旧存在着生产事故频发的问题,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严重影响了生产的安全、高效开展。因此,在矿企的生产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生产调整与改进,将安全生产放在重点位置,积极通过一通三防技术的有效应用,来应对矿企生产中的各种生产隐患,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从根本上对各种安全隐患起到重要的预防与控制作用。
1 一通三防技术的基本概述
在矿企长期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一些大型矿企结合矿山生产中的安全威胁、事故类型,探索出了一通三防技术,具体来说,一通主要是通风,三防的重点是防水、防风和防易燃气体[1]。
在矿井作业中,如果要达到良好的通风效果,一般需在矿井中安装两台通风能力完全相同的通风机来开展通风作业,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一台通风机作为主设备,而另一台要作为备用通风设备,当主通风设备在开启了10min 再开启备用通风机,如果要保障矿井内的通风能力符合安全标准,严禁开采企业将风机群和局部通风机作为主通风机。易燃气体是矿山生产中最为突出的安全威胁,如果矿井作业中的易燃气体的浓度超出了正常标准,在遇到火源时将会出现严重的爆炸事故,矿井作业停滞,矿企面临着巨大的生命财产威胁。
因此,矿企在开采作业中必须要严格加强瓦斯管理,严格将易燃气体浓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从源头上控制爆炸事故。各个矿企均需要加强安全生产与管理,加大一通三防技术的有效应用。
2 一通三防技术在矿企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在当前能源开采行业的发展中,一通三防技术在矿企生产的应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1)矿井作业中势必会伴随着大量的易燃气体、粉尘、火灾等安全风险,这些安全风险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将会诱发各类的安全事故,对矿企将造成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损失。这就要求各个矿企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通风系统的设计,为矿井生产创造良好的通风条件,选用先进、可靠的通风技术来及时排出矿井中的有害气体,避免这些气体聚集对作业人员造成的安全威胁,为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当前,随着各个矿企先进技术的引入,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完全可以借助于相应的数据采集技术与设备、数据监控设备等来获得矿井内有害气体含量、风速、温度与湿度等信息,在获得了这些信息以后,可以通过数学模型的构建,来进行相应的安全分析与控制,最大程度上为矿企的安全生产提供相应的指导[2]。
(2)矿企安全生产中对于矿井中的易燃气体含量有着严格的标准与要求,一旦矿井中的易燃气体含量超出了正常值,发生爆炸事故的概率将非常高。因此,而一通三防技术中的防易燃气体是其中的一项关键内容,通过良好的通风技术对易燃气体浓度进行有效控制,借助于先进监测设备,来实时掌握矿井内易燃气体浓度的变化趋势,进而根据易燃气体量来采用抽排方式,将易燃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一通三防技术对减小易燃气体威胁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3)一通三防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帮助矿企构建一个安全生产系统。
3 一通三防技术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3.1 优化通风系统
3.1.1 通风系统设计
一通三防技术在矿井生产中的应用,尤其是要做好通风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在通风系统的优化过程中,专业人员需要严格根据矿井内风向的分布规律来进行回风系统的有效设计与优化,为矿井创造一个相对完善且有效的通风网络。通风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易燃气体含量与其涌出量同样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因素,在我国当前的能源开采行业发展中,多以U 型与U+L 型通风系统为主。在矿企通风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同样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因素,矿井条件有所不同,最终所设计的通风系统也有所区别,对于风量比较集中且存在较大阻力的矿井通风系统而言,在系统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增补风道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这一方式来最大程度上降低通风阻力。对于转入深部的矿井而言,在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中,要在浅部巷道的基础上加以适当改造,改造以后作为总回风巷,使得在矿井内部能够形成多巷道的回风网络。
此外,通风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中,风井负荷与通风方式的调整也非常重要,比如,如果矿井中的风井负荷分布不均匀、风机运行效率低下,就需要及时进行矿井原有风道的优化,对通风机运行方式、参数等加以有效调整。
3.1.2 加强对通风事故隐患的检查工作
在掘进通风过程中,通风一般是由局部通风机来完成的,而局部通风机在运行时极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很难维持其正常的通风作业,如果通风不当,将会引起严重的通风事故。
有关数据显示,在矿山的安全事故中,易燃气体爆炸和掘进工作面粉尘事故的发生频次最高,如果要实现矿企安全生产的目标,各个矿企就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对掘进通风的监察,重点对通风系统的可靠性加以检查。
3.2 加强井下易燃气体的治理力度
在矿山正常的生产作业情况下,要保障生产的安全性,就需要使得回风流里的二氧化碳浓度与易燃气体浓度分别控制在1.5%、0.8%以内,一旦在生产的过程中回风流里的二氧化碳、易燃气体浓度超出了这一标准范围,矿企的相关部门要立即组织人员撤退,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程度上减小安全损失。
首先,有关部门与人员需要加强对易燃气体异常区的监测,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气体涌出量很难准确预测,当出现严重的易燃气体涌出现象时,生产中的安全风险将非常大,此外,专业人员需要结合以往涌出情况总结和涌出规律,来判断造成气体涌出的相关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与控制策略。其次,对于一些特殊构造区域,需要加强对井下易燃气体的检查,矿企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监测系统来对易燃气体涌出情况加以全面监测,一旦在监测中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如果短时间内无法将气体浓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要立即组织人员撤退。对于一些新水平延伸区域、新揭露矿层等复杂区域,尤其是加强对地质的分析和研究,可以通过打探放孔等方式进行炮眼和裂隙的检测,随时掌握易燃气体浓度的情况,避免异常情况的出现。
3.3 强化防火灭火工作
一般情况下,矿井生产过程中的火灾主要是外因火灾与内因火灾,二者产生的原因有所区别,针对不同的火灾隐患,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矿山防火灭火工作需从以下方面来开展:
(1)不断完善矿井防火系统,为生产作业中的防火灭火提供基本的保障,尤其是在火灾频发的地区,需要进行地面注浆站的设置,并设计有关的管理系统;
(2)多几个矿层共同实施近距离开采作业时,当某一层出现火灾时,势必会扩散到其他层,在这一过程中的防火灭火处理上,要通过两道一线的方式来注浆,以避免某一层火灾发生时对就近矿层所造成的影响,属于预防性注浆处理方式;
(3)根据矿井安全生产的目标与要求,对矿井通风系统加以优化,通过通风优化来预防火灾,通风改造可以使得矿井内的通风压力大大减小,使得采空区进风与回风之间的压差得到有效的控制,避免由于漏风所导致的氧化升温现象。
3.4 强化粉尘治理
一通三防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粉尘治理,在粉尘治理需遵循减尘、降尘、排尘、阻尘等思路。减尘是粉尘治理中的基础性策略,要求矿企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从粉尘含量、浓度控制的角度,将各个环节的产尘总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减小粉尘多矿井作业人员所造成的安全威胁,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多使用水封爆破与预湿注水方式。在降尘处理方面,很多矿企都会选用水幕降尘方式,这一方式的适用范围非常广,且应用效果非常突出,为达到最为理想的应用效果,需做好矿井的日常维护与水幕加工。矿企的相关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中同样需要定期对粉尘聚集严重区域的清扫,利用湿式除尘器、错喷除尘器等来完成这些区域的捕尘处理。
4 结语
近年来,安全管理成为了能源开采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虽然很多矿企进行了技术更新、发展思路转变,但是,安全事故依旧时有发生,在社会上形成了恶劣的影响,也阻碍了行业进步。一通三防技术是当前各个矿企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通过这一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矿企生产中的各类安全风险,保障生产作业的安全、高效进行,有利于矿企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对于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