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深耕步伐 助力农业持续发展
2020-12-10边泽江
边泽江
(盐山县农业农村局,河北 盐山 061000)
近年来,因长期的旋耕作业,加之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地块板结严重。旋耕深度只有10cm左右,常年的细微土壤颗粒不断沉积,在表土12~14cm以下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加之犁底层肥力下降,影响了农作物根系向下扎伸,遇大风容易倒伏,影响了农业生产。加快推进农机深翻作业迫在眉睫。
1 深翻作业的必要性
小型机械灭茬整地,旋耕作业深度较浅只有不足10cm,犁底层的厚度为13cm,严重阻碍玉米等农作物的根系的下扎,从而影响了对深层土壤水分及养分的吸收。遇雨量稍大易产生径流现象,致使养分流失,还会造成水源污染。多年来,农民按照种植习惯种地不养地,过度依赖化肥,忽视了有机肥的施用,土壤逐渐板结,从而导致上述不良现象的累积原因。这些不利因素影响了农作物的抗旱抗灾能力,使粮食生产稳产,高产难以保障。
2 深翻深松作业的益处
深翻可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改变土地理化性状,使土壤里的微生物菌群活性增强,把大量附着地面的秸秆深翻地下,加速秸秆有机质分解,增强了土壤松软度,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必须得肥、气、热、水。大量秸秆附着地面,为有害生物提供了暖床,滋生大量有害细菌,为来年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带来困难。有秸秆做掩护,农药很难发挥药效。通过深翻,秸秆被深埋地下,经过漫长的冬季,积雪的覆盖,使得秸秆在地下不断腐烂,熟化最终形成养分。过量的秸秆聚集地面还给环境带来污染。地面上的秸秆很难腐烂,遇风吹起,造成大气污染。干燥的秸秆极意引发火灾。近些年来,冬季秸秆被焚烧点燃的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容易给农民带来财产损失,还容易造成大气污染。深翻作业,将秸秆深藏地下,即减少了环境污染,还蓄积了作物养分,能有效增加农作物根系的吸收。主要表现为:首先利用大型机械深翻,可以使耕作层疏松绵软、土壤结构良好、地表活土层厚、地力平整肥沃,使固相、液相、气相比例相互协调,能有效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其次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发芽种床或苗床。对旱作地域来说,要求农作物播种部位的土壤比较紧密压实,以利保墒,促进种子发芽萌动;包裹种子的土层要求松软,要透水透气,从而促进种子发芽出苗,就是所谓的“硬床软被”。再者可以清理田间杂草作物残茬,培养成肥料,消灭寄生在土壤和残茬上的病虫害等作用。
3 深翻的技术要求
将覆盖大量秸秆的土地,进行深翻,深度在25~35cm为宜。最好采用25cm以上的新式栅条翻转犁和镜面犁进行深耕。要注意深翻留下的地沟,需要拖拉机反复反转几次,预防出现深沟影响耕作。最好再配合整地作业,将地面耙平。
深翻选择在秋末至土壤上冻前进行较好。在冬季不太寒冷的南方,入冬后仍可进行深翻。尽量减少春季作业,因春季少雨,极易引起失水,影响作物生长。深翻后,将附着在地面上的大量秸秆翻入地下,将深藏于地下的有害生物虫卵展露在地面,利用寒冷漫长的冬季,能有效杀死虫卵,蓄水保墒,增加土壤肥力的效果。
4 深翻的注意事项
深翻要特别注意季节和地力条件,对于干旱地区,切记不要春季进行深翻,以免因春季干旱,又不能实现灌溉,给农作物春季播种造成困难。冬季深翻最好增施有机肥,和秸秆混合翻转地下,增加土地的柔软度和透气性,还能有效积蓄冬季降水,为春节播种打下良好基础。
5 对比实验情况
为验证深翻效果,我们进行了对比实验,选取了地力相近,位置相邻的两块地,进行对比。选择在秋季对目标地块进行了深翻,另一块地按照传统的耕作模式旋耕进行操作。春季选择相同品种的玉米种,分别对两个地块进行相同的播种作业,以观察深翻对农作物的影响。从玉米种子播下去开始,到幼苗长出2~3片叶子的这段时间,发芽、出苗情况对比两个地块区别不是很大,玉米苗长势都很好。苗期,也就是玉米长高的时期,指出苗到拔节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深翻地块的玉米苗略显粗壮,底部抓地根系生长旺盛。穗期,深翻地块苗高比普通地块高20cm左右。雄穗分枝较多,产生的花粉量也多。花粒期,对比普通地块,深翻地块花穗略显粗壮,待到成熟期收获,将两块地进行产量对比。深翻地块效果明显,均增产156kg/667m2。
6 总结分析
由于秋季深翻,加之冬季的降水收集,使土壤松软,透气性好,保墒能力强,提高了来年春季玉米的发芽率。深翻作业打破了原有犁底层,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生长,作物根系发达,抓地力强,养分得到充分的吸收,玉米苗粗壮,提高了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玉米穗期,深翻地块由于蓄水保墒能力强,抗干旱能力也随之得到强化。得以玉米穗期授粉充分。
综上所述,深翻作业具有明显的生态土壤修复功能,能有效改善土地结构,协调土壤水、肥、气、热状态,具有蓄水保墒,提高土壤肥力,提升抗自然风险能力。掌握合适时机进行深翻作业,能实现土壤的可持续,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