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化服务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0-12-10陈小春
陈小春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室B,四川 宜宾 644000)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较为常见的手术,随着护理需求的提升和高龄产妇的增加,患者的剖宫产围术期,会出现一定的负性情绪,对手术顺利实施和术后恢复产生影响[1-2]。此次研究从医院妇产科选取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后对比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和焦虑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确舒适化服务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从医院妇产科选取2019年2月~12月收治的11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患者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55例,患者的年龄22~39岁,平均(39.46±1.75)周。对照组患者55例,年龄23~40岁,平均(39.75±1.64)周。两组患者均为剖宫产手术患者,患者的年龄、手术实施条件等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患者均对此次研究实验知情并同意,符合剖宫产手术指征并顺利实施手术,排除恶性肿瘤疾病患者和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入组患者均无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主要是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针对性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针对性进行术后功能锻炼与并发症防控。
实验组实施舒适化服务护理,保证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以舒适化服务理念完善护理干预方案。从患者入院之后就由专人进行护理,除去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外,从环境、饮食及疼痛等方面实施舒适护理。环境护理管理中,确保通道及活动区域畅通、平整、清洁,避免嘈杂,且温湿度适宜,注意保暖,隐私保护,适当地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提供舒缓的音乐,放松紧张的情绪。饮食和体位护理方面,保证患者的舒适体位,指导饮食搭配,合理进食,保证免疫力的提升,术前根据手术时间安排,适时补液。针对剖宫产手术围术期可能出现的疼痛和并发症,及时确定疼痛原因,术中随时监测麻醉效果,及时追加麻醉、止疼药物,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反应,及时清理分泌物,协助麻醉老师给予镇静、止吐的药物,为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根据病情快速补液,麻醉后切皮前采取左倾15~30°,巡回护士向左侧抱腹部,避免病人害怕紧张的心理,同时缓解仰卧位带来的不适,术后协助病人更换病员服,清理身体的血污,保持整洁,教会家属按摩下肢的方式,早日下床,做好宣教,早日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功能恢复,预防肠梗阻的发生,同时再次指导病人循序渐进的进食,从术后2小时喝少量白开水,到6小时的清淡留置饮食,再到肠功能恢复的正常饮食,这样可预防饥饿带来的不适感活动,减少因知识缺乏带来的无助感。
1.3 观察指标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情绪,得分越多,表示患者的焦虑越严重;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分数越大表示疼痛越严重;在护理后分别评估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满意程度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患者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的统计数据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x2)进行检测校验,计量资料用(t)校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况无明显差异,均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疼痛和焦虑评分均下降,实验组疼痛评分4.02±0.74焦虑评分36.76±3.64明显低于对照组5.85±1.68、42.65±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分别是96.36%和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舒适化服务强调对患者的关注,将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程度作为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3-4]。在舒适护理服务模式下,护理人员会更加细致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及时掌握患者的身心状态变化,以此作为制定护理服务措施的前提,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及个性化均能够得到显著保障。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舒适化服务护理的实施,不仅使患者的疼痛及焦虑评分显著下降,还能够促进护理满意程度的提升。舒适化服务能够针对患者的负性心理和身体不适,制定对应的护理服务措施,患者的不适症状和负性心理能够得到及时缓解和消除。综上所述,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合理地实施舒适化服务理念,从患者需求和舒适度出发进行护理服务,能够使患者的焦虑心理和疼痛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显著提升,有助于患者依从性的提升与和谐医患关系的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