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科学施肥技术要点概述
2020-12-10卫颖儒
卫颖儒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果业发展中心,山西 运城 044000)
0 引言
我国设施农业以其明显的优势在近些年农作物种植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种植人员通过多年种植经验,对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总结,促使设施农业得以更好的进行。施肥是土壤获取养分的关键方式,而如何施肥,施肥时间,追肥次数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计算和分析,促使土壤能够提供给农作物发展中足够的养分,为其创造一个更加贴合其生长趋势的环境,为我们的使用安全做出保障。
1 设施农业下土壤养分的特点
1.1 养分不均匀
在进行施肥的过程中,由于对于肥料所含养分与土壤所含养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经常会出现过度施用肥料,导致肥料所发挥出来的效率过低。土壤自身具有很大量的硝酸盐,其含量与正常需求相比已经远远超出,蔬菜所能承受的硝酸盐是有限量的,导致蔬菜的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施肥所用的肥料要是已经腐熟状态的,但很多时候施肥时对于肥料的状态没有仔细的确认,没有腐熟的肥料对于蔬菜具有很不良的作用,例如烧根,熏叶等。微肥的使用不正确也有可能出现氮磷钾超出正常标准的问题,而营养的严重不均,自然会出现相应的微量元素的不足。
1.2 土壤酸化
在开展设施农业工作过程中,对土壤PH检测值会出现逐步下跌的情况,土壤的酸化程度也就越来越高,而出现这一情况的原由无非为以下几种:首先,肥料中具有超标含量的氮肥,在经过硝化反应之后,酸化反应也就应运而生。其次,选用肥料时,大多选择的是酸性肥料,例如生理酸性肥料等。最后,植物在与养分相互作用之后,随之会出现大量的代谢酸,导致土壤的酸化程度逐步升高。
1.3 土壤结构转变
设施农业开展过程中,土壤结构也做出了相应的转变,主要是通过几种种植方式来实现的:第一,主要利用有机肥作为土壤的养分补充;第二,放弃粗放式种植形式,良好的将精耕细作落实到种植当中,推动土壤熟化过程大幅度缩短;第三,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土壤能够很好的实现黏化工作。
1.4 土壤微生物转变
设施农业下的土壤与普遍情况下的土壤之间具有一点明显的区别就是微生物的含量和作用。首先,有机肥的使用频率和使用含量要远远大于一般种植方式;其次,种植是通过精耕细作的方式完成的,并且种植周期相对于一般种植要短。
2 设施农业科学施肥技术要点
设施农业科学施肥的要点无非体现在两点:第一,作物中需要相当数量的CO2,工作人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CO2使用。通常情况下,存在于大气中的CO2所达到的浓度为360~370mg/kg,而其饱和度要高于其浓度的三倍之多,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差距。在露天下种植成长的植物一般情况下CO2的浓度都比较稳定,产生变化可能性比较小。而设施农业的种植环境是密封的,在这样的环境下,光合作用体现的异常明显,CO2浓度上也会相应降低,由此,对于植物的生长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第二,在充分使用灌溉系统基础之上,实现良好的肥料灌溉工作,以往形式下的肥料播撒方式,在土壤比较干燥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效用十分微小,而灌溉的方式就能够很好的弥补这个缺点。
3 设施农业科学施肥技术
3.1 施肥方法
3.1.1 基肥
这一环节是在种植工作开展之前完成的,主要是对于有机肥的使用,并良好的将长效化肥融合其中。具体表现形式为饼肥,牛粪,鸡粪等。基肥在使用量上要十分注意,其用量要在培植土体积的20%之下,并且要与培养土结合使用。
3.1.2 追肥
在农作物不同的生长节点中进行相应的肥料追加。在追加肥料的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速效肥,并要遵守高频率但数量少的施肥原则,促使每种肥料的养分都能被土壤良好的吸收。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追加肥料主要是由氮肥实现的,氮肥是由磷和钾肥作用而成。
3.1.3 施肥次数
仅仅靠施肥是不足以促使土壤对肥料有效吸收的,同时还要结合经常性的灌水工作。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常在4天左右的间隔就需要进行一次肥料灌溉。如果是花卉类植物,需要根据其开花周期进行施肥。对于在一年之内有多次花期的花卉,需要根据其开花前后加以大量肥料进行施肥;如果是开花周期比较长的花卉,可以以每周为周期进行施肥。
4 结语
设施农业能够很好的开展各种农作物的种植,促使人们在生活中对于蔬菜瓜果的需求得到切实的满足。设施农业不同于一般种植,需要种植人员根据农作物的生长周期,自身特点开展有效的施肥,种植计划。在最合理的形式下,给农作物创造一个最为良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