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瓜苦味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020-12-10任翠君

新农民 2020年25期
关键词:苦味光照根系

任翠君

(朝阳市设施农业管理中心,辽宁 朝阳 122000)

朝阳市设施栽培黄瓜已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品种多样,基本都是国产品种,主要以深绿色有刺长黄瓜和华北型浅绿色短黄瓜为主,种植面积达5333.33余hm2。多年来,在设施黄瓜的生产栽培中的常常有苦味瓜的发生,经过调查研究发现,黄瓜产生苦味的原因是由于瓜肉中积累了苦味素(也称为葫芦素C)。那么,在设施栽培管理中哪些方面易造成黄瓜产生苦味素呢?

一是品种原因。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些黄瓜品种在易于苦味素积累的自然条件下和人工进化过程中出现返祖现象,造成苦味素大量积累,苦味加重。

二是温度原因。冬季如低温持续时间较长,会导致黄瓜茎叶和根系生长发育不良,当根系受到损伤或活动受到障碍时,吸收的水分和养分少,就会导致瓜条生长缓慢,从而使下部果实中积累更多的苦味素。早春棚室黄瓜进入生长中后期,如温度过高或植株根系衰老或土壤湿度大,根系的吸收功能减弱,再遇夜间高温,呼吸作用增强,也会使瓜条生长缓慢,进而积累更多的苦味素。

三是光照原因。光照不足时,特别是连阴天寡照条件下,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下降,光合产物减少,就会使植株营养不良、长势衰弱,也易使苦味素形成和积累。

四是肥料原因。在基肥、追肥中氮素营养过剩,土壤盐渍化严重,一方面易使黄瓜苦味素浓度增加,另一方面是氮肥过多易造成植株徒长,坐瓜不整齐时,一些“大肚瓜、细腰瓜、尖头瓜”容易出现苦味,特别是一些嫩瓜不仅有苦味,而且口感涩麻。

五是水分原因。在黄瓜种苗定植后到第一次采收前这段时间控水过狠,造成植株体内水分含量过低,细胞液中离子浓度增大,相对的苦味素含量会有所增高,增加黄瓜苦味。

六是根系原因。早春茬黄瓜栽培为提高地温,经常进行中耕,忽略了根系的不断伸长,造成中耕伤根较多,使根系吸收营养的能力减退,植株营养状况不良,造成黄瓜品质下降,苦味加重。

根据以上原因的分析,在设施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注重综合防治,尽量创造利于黄瓜生长又不利于苦味积累的栽培措施,其主要措施如下:

一是选择不易于苦味素积累的黄瓜品种进行设施栽培。如中荷系列、完美7号、驰誉A1、鲁抗精品等。

二是合理控制设施环境温度。保持设施内适合黄瓜生长的适宜温度,白天棚温维持在25~32℃左右,不超过35℃,夜晚棚温维持在15~18℃,不低于13℃。冬春茬生产应注意增加覆盖物进行保温增温,夏秋茬生产应注意适当遮阴降温。无论是添加增温保温设施还是降温设施,早晨打开覆盖物时温度都以保持在 10~12℃为宜。中午温度上升较快时,要及时进行通风,利于保证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排湿。当温度超过35℃时,可加大放风口,但要注意防止“闪苗”。

三是科学管理设施内光照。首先是确定合理的种植密度,避免棚室内通风透光率降低造成光照不足;其次是棚室内张挂反光幕,提高棚室光照质量;再次是尽量早揭草帘、棉被等覆盖物,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间,一般天气要保证8h以上,连续阴天时可采取补光灯等方式补充光照时间和强度,一般不低于4h;最后是注意及时擦拭塑料棚膜内外表面,保持膜外表干净,膜内无水滴和水雾,利于增加透光率,提高作物光合作用。

四是合理施肥,精确用量。一方面是增加有机肥用量,尽量使用羊粪、马粪、禽粪等热性肥料,调节氮磷钾肥料等营养成分的平衡供应,同时注意中微量元素的调节与补充;另一方面是叶面追肥,黄瓜生长的苗期、始花期、幼瓜期、膨果期及时喷施丰产剂、稀土、云大120、糖液等进行叶面追肥,在保证植株健康生长的基础上增加产量,同时提高植株抗病力。

五是调控水分,保证用量。根据植株的生长状态和生长特点,适当及时补充水分,除满足植株的正常生长需要外,还要满足瓜条的生长发育,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少量多次,肥随水走,不浇空水,尽量保证浇水温度,可采用膜下软管微喷、滴灌等现代化农业设备技术,避免土壤水分过干或过湿,从而造成苦味素积累。

六是合理用药,避免伤根。设施黄瓜生产,苗期管理尤为重要,俗语说“苗好半成收”,幼苗出土子叶展平后要及时喷淋百菌清或农用链霉素进行灭菌杀毒,一般苗期喷施两次杀菌剂可杀死70—80%“冰核细菌”,可提高植株抗低温能力;定植缓苗后及时注意黄瓜霜霉病、白粉病、黄点病(靶斑病)、角斑病的防控,可采用多菌灵、代森锰锌、阿米西达等药剂防治;定植后的农事操作中注意防止伤根,从而避免因根系原因造成的苦味素积累。

猜你喜欢

苦味光照根系
果树根系修剪的作用
肉种鸡的光照不应性对养殖生产的不良影响分析
山桐子雌树根系结构分析*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不同光照对油松根系形态的影响研究
沙地柏根系抗拉力学特性研究
隐蔽的力量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为什么有人爱“吃苦”
为什么很多药都是苦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