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20-12-10

新农民 2020年25期
关键词:种植业作物水稻

邢 丽

(南京市高淳区阳江镇人民政府,江苏 南京 211312)

现阶段国内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国内对于种植水稻方面的投资力度也在日益加大,对水稻新品种以及种植方式的研究力度和科研投入都在不断强化。过去的几十年间,由于将解决温饱问题放在了首位,导致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细节未被人们重视,这使得水稻质量方面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不仅未能实现预设的高产目标,而且也为生产出饱满且符合标准的高品质水稻作物,所以应当把增强水稻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当作长期战略来实施。

1 现阶段国内水稻的生产情况

1.1 对水稻种植业的科研投入不够高

近些年国内农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水稻种植业也开始向机械化与科技化的方向转变,这使得劳动力资源获得了节约,也对增强水稻的产量起到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现阶段国内水稻作物的生产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地区在水稻生产方面仍然运用相对传统的方式进行种植,在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不够高,这会对水稻产业的长远发展产生阻碍,也会对水稻作物的产量提高带来消极影响。

1.2 种植水稻的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提升

通常来讲,水稻作物种植的实际效益与其种植技术的关联十分密切,不同的水稻品种也会由于生长习性的不同采用具有差异性的种植技术。其次,目前仍然有部分农民并不重视改良和优化水稻作物的种植技术,还在使用传统的方式来种植水稻,导致水稻作物的生产效益无法获得有效提升,这对水稻种植产业的持续发展有不利影响。

1.3 局部地区种植水稻的面积存在一定的限制

在发展水稻种植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各地区不同的实际情况扩展其种植面积,并在不破坏当地名胜古迹、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增加水稻作物的生产面积。但调查显示,目前国内不少地区在开展水稻作物种植时,由于灌溉条件方面存在一定限制,导致水稻的实际种植面积并不理想。

2 提高水稻产量的有效路径分析

2.1 加大水稻作物种植科研方面的投入

水稻作物可以说是人类生存所需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历经多年的发展以后,已经逐步实现了从依靠人力种植、生产向信息化与机械化生产的方向转变。想要将科学的生产方式向每个水稻种植地区进行普及吗,尤其是一些相对偏远的水稻作物种植地区普及,就需要进一步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根据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由政府的农业部门给予一定的补贴。例如,农业局、土肥站、水稻办和种子站等机构应对水稻种植技术的研发给予全力支持,利用建立实验基地的办法,来研发具有技术含量的水稻生产设备,优化水稻种植技术,以科学手段来提高水稻作物的总产量。其次,还应强化对水稻作物病虫害的预防与防治工作,尽量减少病虫害对于水稻作物产量方面的影响。运用先进的仪器来监测水稻作物的实际生长状况,对水稻作物生长所需的土质和水质情况进行随时监测,以防止病虫害问题的发生,给水稻作物的生长打造好的生态环境[1]。

2.2 强化种植户对水稻作物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

目前水稻作物的种植是以个体户的形式出现,在实践中,不少农民缺乏对水稻作物种植技术的重视,导致水稻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所以有关部门必须强化农民对于水稻作物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快推广和研发水稻作物种植技术的力度,研究其生长习性,使水稻质量和产量均能够获得大幅提升。实践中,可以采用走进种植户家庭,召开水稻作物种植技术现场讲座的方式,来提高农民对于水稻作物种植技术的认知程度,指导其将先进的科学的种植技术真正运用到实际的水稻种植中来。

2.3 合理拓展水稻作物的种植面积

在不同区域内水稻作物的生产和种植品种均有较大的差异性,想要提高其生产效益,就要结合水稻作物具体的生长习性,满足其生长需求,在过去的水稻作物种植过程中,其种植面积主要受到地形划分以及水域分布的限制,划分水稻作物的种植地形就应当将水域的实际分布状况纳入到考虑范围中来,使得水稻的生长能够拥有充足的水源支持。为此,可以采用建设蓄水工程、修建水库等方式,给水稻作物的生产提供更有利的条件,同时也能拓展水稻作物的实际种植面积,使其产量获得大幅提升[2]。

3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国内水稻种植业的生产情况并不理想,不少地区的水稻生产仍然会受到技术使用、水资源以及科研投入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整体生产效益不高。对此,有关部门和种植户必须采取多种方案,以促进水稻种植行业实现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种植业作物水稻
农业农村部公布100个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
覆盖作物及其作用的研究进展
“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有了路线图
强化核心技术攻关 赋能种植业转型升级——聚焦《“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专题性作物博物馆的兴起与发展
四种作物 北方种植有前景
全域种植业绿色生产试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一季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