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留县饲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策
2020-12-10俞仲海丁艳艳王银山梁铁刚
俞仲海,丁艳艳,王银山,李 军,梁铁刚,罗 鹏
(1.巩留县草原站,新疆 巩留 835400; 2.巩留县东买里镇草原站,新疆 巩留 835400; 3.巩留县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工作站,新疆 巩留 835400)
巩留县地处伊犁河谷中部,伊犁河上游南侧,县辖6镇2乡87个村(社区),有汉、哈、维、回等23个民族,总人口19.59万人,其中牧业总户数5940户、人口2.88万人。全县总面积4528km2,现有耕地4.01万hm2,林地8.4万hm2,草场面积27.62万hm2,其中:夏草场9.77万hm2、春秋草场9.26万hm2、冬草场8.59万hm2。
1 巩留县饲草产业发展现状
1.1 饲草种植现状
巩留县现有天然可利用草场面积为24.69万hm2,载畜量为77.46万只标准畜,累计人工种草面积8266.67hm2,天然打草场1.53万hm2,林草一体化0.52万hm2,每年可产优质饲草21万t。耕地面积4.01万hm2,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农作物,每年可产农作物秸秆28万t,饲料4.43万t(主要是玉米、大豆)。
1.2 草食畜牧业发展情况
2019年末,巩留县牲畜存栏59.29万头,其中牛10.12万头、绵羊41.98万只、山羊2.61万只、马3.3万匹、生猪0.9万只、其他0.38万头;牲畜出栏51.45万头,肉类产量2.61万t,奶类产量4.69万t,2019年畜牧业总产值13.44亿元。
2 推进饲草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巩留县通过大力发展人工种草、加强保护草原生态、提高秸秆利用、加快饲草料交易流通等措施,促进饲草产业发展。
2.1 出台惠民政策,推进人工种草
巩留县委、政府连续3年印发县委1号文件,制定人工种草补贴政策,对人工种草的农牧民给予2kg/667m2苜蓿种子补贴,经过政策的引导扶持,巩留县新增人工种草5760hm2。
2.2 加强草原保护,提升草原生产力
建强管护员队伍,聘请15名管护员,结合退牧还草项目、库尔德宁申遗等,推介管护站、围栏等草原管护设施建设,设立草畜平衡临时检查站,强化草原管护力度;同时,落实第二轮(2016年~2020年)草畜平衡面积21.53万hm2,水涵养区及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草原禁牧2万hm2、一般草原禁牧6666.67hm2,提升了草原生产力。
2.3 机械购置补贴,提高饲草料的加工利用率
对购置涉牧机械的养殖户给予政策性补助,在农机补贴的基础上再给予20%购机款补贴,促进了饲草料加工利用率的提高。
2.4 转变生产方式,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
采取“自建公助、先建后补”两种方式,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由分散养殖向适度规模化方向转变;推进牧民定居项目实施,合理做好定居点、养殖小区、饲草料地等建设规划,建成集中定居点33个,建设标准化牲畜棚圈38.25万m2,实施种草养畜,60%的牧民实现了“四季转两季”,有效提高饲草料利用。
3 饲草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饲草产业体系不够健全
饲草料产业化发展,是畜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当前,本县缺少饲草料加工龙头企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饲草料加工水平相对较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本地饲草产业的发展。
3.2 草原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
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草场牧道发生不同程度损坏,为农牧民转场、饲草料运输等造成不便,特别是实施草原生态奖补机制及牧民定居后,原有草场利用方式发生转变,放牧场转为打草场利用,转场、饲草收储等机械化生产方式受到制约。
3.3 资金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县委、政府在饲草收割加工、人工饲料地建设、饲草加工企业引进等饲草产业发展上资金投入较少,没有形成长效投入机制。
3.4 专业技术扶持力度不够
县、乡草原工作人员因其他工作任务被抽调、借调,草原技术人员力量严重不足,在饲草种植技术、青黄贮加工、新品种引进等方面指导推广较少。
4 推动饲草产业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1)出台支持人工种草的普惠性政策。实施退耕还草、人工种草补助等普惠性补助,适当提高补助金额,缩小饲草与粮食之间的经济收益差距,扩大人工种草面积,满足牲畜增量的需求。
(2)以龙头企业发展带动草产业发展。加大对饲草料加工、流通企业扶持力度,对引进、新办的饲草料加工、流通企业给予税收减免、信贷支持、财政补助等政策扶持,逐步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的发展模式,辐射带动草产业的快速发展。
(3)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依托上级人工种草、牧草新品种引进等技术推广项目,加强对牧草种植、刈割、青黄贮等培训;草原技术人员在饲草种植、管护、收储等关键期下村开展技术指导,提升农牧民草产业种植技能。
(4)建立并完善涉牧机械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动员农牧民购置饲草收割机、打捆机、草料颗粒机等,提高饲草秸秆加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