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务航空市场的复苏

2020-12-09刘思静

大飞机 2020年10期
关键词:庞巴迪公务机公务

刘思静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航空出行需求的抑制使民航运输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但高净值人群对公务飞行的需求却呈现了逆势上扬的态势。这一点从公务航空市场的新飞机订单中可见一斑。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喷气式公务机的订单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近3倍,达到了171架,其中湾流G500/550/650和庞巴迪“挑战者”系列等传统热门机型更是销售火爆。

或许正是“嗅到”了公务航空市场的潜在商机,空客在10月突然宣布将以A220飞机为平台推出ACJ220公务机,以争夺利润最高的大客舱、远程公务机市场的份额。而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由于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而处于调整恢复期的公务航空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变化。

逐步復苏的市场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余年。尽管疫情前,在蓬勃发展的民航运输业中早已丝毫看不出这场金融海啸曾经来过的痕迹,但在全球公务机市场却并非如此。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公务机的交付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此后多年一直处于下行区间,行业迎来严冬。2016年,全球公务机交付量探底(全年交付666架),此后开始逐步呈现缓慢复苏的迹象,交付量逐年增多。2019年,全球公务机交付量达到809架,是近4年来最大的交付量,同时也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最好成绩。

从机型表现来看,传统经典机型的市场表现稳健,稳居交付的前列。其中湾流宇航公司凭借G550/600/650/650ER等经典机型的良好市场表现,多年来一直稳坐公务航空市场“交付王”的宝座。2019年,公司共交付147架公务机,占到全球所有公务机交付量近20%的市场份额。

从公务机保有量最大的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市场来看,各区域间也有较大的差距。

从占比来看,北美地区毫无疑问是全球公务机交付量和保有量最大的市场。2011年,北美地区公务机交付量降至谷底,但在此之后,该区域公务机交付量呈逐步回升的态势。过去三年,该区域公务机交付量占全球公务机交付总量的60%左右,2019年更是占全球喷气式公务机交付量的67.1%。

紧随其后的是欧洲地区,近10年来,该区域公务机交付数量为全球交付总量的1/6,但与北美地区不同,自金融危机后,该区域公务机交付量没有明显的回暖趋势,波动较小。

从公务机增量来看,亚太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市场。根据航升机队数据库的统计,目前亚太地区公务机数量约占全球的1/6,尽管从绝对量上看,尚不及拉美地区的一半,但从2011年开始,该地区公务机交付量一直排在全球前三位。也正因为如此,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公务机制造商眼中的“必争之地”。

密集的新机型研发

新机型的密集研发是公务航空市场近两年来最为显著的特点,在大型公务机市场,这一特点更为明显。

湾流一直以来都占据高端公务机市场最大的份额。即便在全球公务机市场低迷的2014年,湾流依旧大胆地开始了G500和G600这两款新机型的研发,如今这两款机型已经成为了其更新换代的支柱产品。

G500和G600均采用全新设计的驾驶舱。该驾驶舱的前沿科技主要体现在主动控制侧杆、集成式触摸屏面板、新一代增强视景系统以及霍尼韦尔Primus Epic航电设备。业内首创的主动控制侧杆有效提高了飞行安全性和飞行员的情景感知能力,远胜于采用触觉反馈的被动侧杆。G500和G600飞机的主动侧杆可将飞行员的操作直接传输到作动筒,进而控制飞行舵面。同时,该侧杆还采用电子连接,使正副驾驶都能看到并感觉到彼此的操作,从而加强了驾驶舱内飞行员的工作协调性。湾流的这一大胆技术创新不仅为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其带来了可观的订单。

2018年,G500投入市场后就一直保持着骄人的交付数量,2019年8月,G600也已正式交付客户。尝到了甜头的湾流于2019年10月发布了下一代旗舰超远程公务机G700。尽管疫情对公司的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今年2月,G700依旧如期完成了首飞,预计将在2022年开始交付客户。

庞巴迪从商用航空市场完全退出后,也将更多精力专注于对公务航空市场的开拓和新机型的研发。2019年,凭借环球系列大型公务机的出色表现,在商用航空市场受挫的庞巴迪,在公务航空市场扬眉吐气了一把:环球5000/5500/6000/6500/7500这一大型公务机系列总共完成了54架的交付量。其中,作为公司的旗舰机型,首架环球7500于2018年交付客户,此后腾出精力的庞巴迪不断提高环球7500的生产速率,根据规划,很快这一机型的年交付量将达到15~20架。

此外,环球5000、环球6000两款大型公务机的升级产品——环球5500、环球6500也已在2019年完成适航取证工作。2019年年末,全球首架环球6500交付给大中华区托管运营商香港丽翔公务航空。此外,环球5500的交付也将在今年年内完成。可见,未来随着环球5500/6500/7500这一全新的大型公务机系列集体发力,庞巴迪在大型超远程公务机市场的竞争力不容小视。

空客ACJ系列和波音BBJ系列也是大型公务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两年来这两家的市场表现只能用“中等”来形容,毕竟对于它们来说,这一细分市场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过,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制造商的观点。空客在今年10月宣布,将在A220的基础上推出全新的ACJ220公务机。显然,与以A320为平台的ACJ320相比,ACJ220的产品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未来这款全新的公务机产品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视。

达索全新的超宽机身大型公务机猎鹰6X即将进入最后的组装阶段,并计划于2022年开始交付客户。达索2019年财报显示,公司还将在2020年发布其全新的“未来猎鹰Future Falcon”公务机项目,但受到疫情影响,达索至今还未公布项目的具体情况。

作为中国商飞ARJ21飞机的系列化产品之一,2019年CBJ公务机的模型亮相于第八届亚洲商务航空大会及展览会和第53届巴黎航展。目前ARJ21支线客机已累计安全飞行数万飞行小时,尤其是今年三大航引进这一机型后,市场对于ARJ21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未来国产公务机的市场表现也十分值得期待。

小机型的大战场

尽管相比超大型公务机市场,小型公务机市场的利润相对较小,但这一市场的交付量可观,因此在这一细分市场,新机型和一些后起之秀的表现十分值得关注。

2019年7月,庞巴迪推出了里尔75的改进机型——新型里尔75自由者公务机(Learjet75 Liberty),其目標就是夺回近几年失去的轻型公务机市场份额。新一代里尔75减少了座位数,加大了腿部空间,让用户能够拥有更好的客舱体验。同时,庞巴迪还对其机翼进行了全新设计,不仅能够改善飞机的飞行品质,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低的运营成本。根据计划,这一新机型将在今年完成取证并交付用户。

瑞士涡桨飞机制造商皮拉图斯和塞斯纳公司近两年也很活跃,前者最新推出的PC-24飞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赛斯纳和巴航工业的轻型公务机产品造成不小的冲击。2018年重启销售的PC-24,在当年取得18架的交付成绩后,2019年继续发力,共交付40架,是全球公务机交付总量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轻型公务机领域的后起之秀。在同级别的轻型公务机中,德事隆航空奖状系列中不断升级更新的奖状CJ3也颇具竞争力,在2019年交付了37架飞机。

中航工业通飞公司旗下的西锐愿景SF50飞机,2019年交付81架,同比增长28.6%。作为现阶段全球唯一一款取证的单发超轻型喷气式公务机,愿景SF50飞机在结构设计、飞行性能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是唯一配有整机降落伞的喷气式飞机,集创新、安全、经济、易用于一身。愿景SF50交付量的逐年升高,也标志着私人飞行新纪元的到来。目前,愿景SF50公务机的储备订单达到600架,西锐公司计划在2020年实现100架飞机的全速生产。

但对于新机型的研发热潮,业界也存在不同的认识。一种声音认为,新机型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销售。2017年,全球公务机交付数量小幅增长1.3%,从667架增至676架,而推动这一增长的正是2017年投入市场的几款新机型,并且这一趋势在2018年和2019年得到了延续。

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新机型的加入会对原有的市场格局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预见的是,低端公务机市场未来的竞争会更加激烈。有专家认为,PC-24已经刺激了众多厂商的神经。该机型对庞巴迪的里尔70和里尔75、赛斯纳的“奖状”CJ4和巴航工业的飞鸿300等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只要发展策略得当,切入点准确,就有可能成功进入轻型公务机市场。

在中型公务机细分市场,庞巴迪的挑战者350和湾流的G280是目前最受欢迎的两款飞机,但随着德事隆的“奖状经度”投入市场,这一细分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业界预计,“奖状经度”的问世还可能刺激一部分“奖状”XLS、“奖状君主”用户和豪客比奇公务机用户升级到容量更大、航程更远的公务机。

疫情的影响不容忽视

2020年初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对全球政治经济走势产生重大且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论断的又一个鲜明注脚。

疫情之初,全球航空运输业几乎处于休克状态,80%以上航线中断、近30家航空公司停飞了所有固定航班,此时可以点对点灵活安排的公务飞行优势凸显,甚至是很多长距离旅行以及物资紧急输送的唯一解决方案,市场需求一度空前暴涨。但遗憾的是,这种“恐慌式单向出行”带给公务飞行市场的繁荣景象是极为短暂的。

公务机销售市场的情况也与公务飞行市场颇为相似。在经历了2020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高峰后,随着疫情的发展,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直接导致了市场对于公务机的需求被严重抑制,疫情对于公务机市场的短期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数据分析公司Cirium的统计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球公务机交付数量较去年同比下降24%。这其中既有客户提出推迟交付的因素,也有全球封锁所导致的生产停产使得制造商无法按时交付的原因。与此同时,由于疫情至今未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完全控制,因此买卖双方都在观望势态发展。

5月以后,公务机市场交易的活跃度有所提高,但由于疫情导致买卖双方当面成交变得非常困难,因此交易的速度十分缓慢。在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后,英国《飞行国际》预测,今年全球公务机的交付数量将比去年减少50%,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才会出现初步复苏的迹象,至少需要3年的时间,市场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交付水平。

但也有一些乐观的声音认为,此次疫情让更多人对公务机和公务飞行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将有助于激发一部分潜在优质客户的购买欲。同时,低成本的中小规模公务包机和共享飞行业务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一点在中国市场表现得十分明显。

从2020年4月开始,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明显好转的同时,整个公务飞行市场也在逐步复苏,相较第一季度出境和境外回国的国际公务包机占主导,第二季度市场表现为国际段公务包机大幅回落、境内公务包机需求显著提升。

以五一小长假为例,iFlyPlus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飞行小时数同比增长14.3%,国内航段的公务包机逆势上扬态势非常明显。从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国这个公务航空潜力巨大的市场,未来理性化和多元化将成为后续发展的主旋律,这也意味着在高端、奢华的大型公务机之外,中小型公务机在中国市场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猜你喜欢

庞巴迪公务机公务
在宋代擅用“公务马”要严惩
庞巴迪转让A220项目剩余股权
空客公务机收获ACJ319neo公务机订单
2015中国富豪与他们的公务机
一张图揭发公务员工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