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与价值

2020-12-09潘佳怡张旻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9期
关键词:时间管理多任务绩效管理

潘佳怡 张旻

摘 要:在大学中有相当部分学生由于学校或自身的安排,在相对重合的一段时期内面临两个或以上的学习目标需要达成。很多学生面对多任务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难以判断在某一任务中目前取得多少绩效,以及应投入多少时间资源。文章从管理学中的时间管理和心理学方面着手,为教师指导学生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自我评价各项任务所获绩效,以获得多任务的共同成功为最理想目标,动态分配不同任务的时间。

关键词:多任务;绩效管理;时间管理

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专院校的学生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即,在同一个学习期间内,他们必须处理多门互有关联或关联不大的多项任务。从中小学生的角度而言,他们所面对的多任务为学校强制要求的各门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等等。每一门学科相对而言自有其权重高低之分,但是最优目标毫无争议的是在所有任务中都取得最好的成绩。这是由中小学生的关键目标:高考或中考所决定的。而一门学科的失败对于最终目标的实现如果说不是毁灭性打击的话,至少也是相当巨大的不利,需要花费学生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弥补。对于大专院校的大学生而言,情况类似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因素。

一、當代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一)任务情况多且复杂

如上文所说大学生和中小学生情况类似,指的是大学生如中小学生一样在同一个学习期间要面临多个任务同时进行。独特的因素则在于:第一,大学生并不存在如高考或中考一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次数及其有限的最终目标,这意味着每一个学习时间段,学生面临的多个任务没有非常明确的权重差异,是否需要完成或者完成到多么完美的程度取决于该学生当下自我的判断。例如:一个财经专业学生可能在同一个学期面临初级会计证书考试和英语四六级考试。那么取得两个证书是最理想的收获,最差是一无所获。在实践中可以观察到多数的学生会选择尝试进行每一个任务;第二,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时间安排。这一时间安排基本来自于学校的强制,虽然有不够个性化的嫌疑,但是在操作层面上来说相对简单的多。各个任务根据其权重分配时间,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进度在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做出适当修改,即便是课后学生也可以得到教师或者家长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做出的计划来调整时间与精力的分配。大学生们则没有这个优势,大学的特点就在于相当程度上要自我管理。在面对多个任务的压力时没有学校强制计划的安排也没有在中学时代获得时间安排的习惯和能力。

(二)学校安排的空白

对于学科内容的教学安排目前我国大专院校有一整套严密的安排,然而各科目之间的关系之研究一般限制在纵向而非横向。这里所谓纵向,指的是一系列课程中,比较简单或者教授比较基础技巧的课程放置于时间轴的前方,与前者相关而比较难或者需要利用到之前所学技巧的课程放置于时间轴的后方。所谓横向,指的是在同一时间内学生同时要学习或处理的学校任务。从学校的角度而言,在同一个时间区域内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程是以自负责任的表现,因为这有利于学生尽快取得足够的知识技巧和资历。而学生如何判断不同任务的绩效,如何科学且动态的分配时间,如何自我激励,这对于学校而言是一个缺失的思考环节。

二、研究要素

文章研究包含以下要素:多任务,分科绩效,管理,激励。其中多任务如前文所述为学生面临的状态,也是学校课程安排有所忽略的部分。就客观而言,这一情况即不可能也无必要改变。不可能的原因是大专院校时间有限,而不必要的原因通过科学的管理学生是有可能取得多项任务的共同成功,这在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优秀学生作为例证。分科绩效指的是学生在某一个时间点的不同任务中取得的进展,也包括其对于当前取得的进展的了解。管理指的是学生课后时间的安排与管理,考虑到目前我国大专院校的录取标准,在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很可能有一定差异,这就造成课后时间这一宝贵资源的利用和管理应因人而异。激励指的是对于学生时间管理这一项目,学校应给与正面与积极的引导。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

对于时间管理国内外专家已经进行过各种方面的研究,比较受人关注的领域主要在于企业管理中。在1973年管理学家Lakein对时间管理做出定义,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对目标的设定,了解目标的重要性差异,之后再安排目标的顺序。Woolfolk在1986年指出,所谓时间管理就在于使用时间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相对多的任务。在1989年时间管理有新的发展,心理学被引入这一个范畴,Britten和Glynn认为时间管理也有精神方面的因素。时间管理个体需要考虑未来并进行预先安排。就层级而言,传统上时间管理还经历了一个由简单粗暴到同时关注效率和人文关怀的过程。美国管理学家斯蒂芬提出管理可以分为四个阶层:第一层为便条式,仅仅是提出要关注的每日任务。第二层为时间表式,在每日任务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完成时刻。第三层为做最重要的事情式,提出了任务也有轻重缓急之分。第四层强调平衡,认为不能盲目追求高生产力,除了生产之外还需要平衡个人管理。周坤在管理四个层面上甚至提出第五层,也就是认为在时间管理之外还要考虑个人的福祉。此外硕士李雅琳等在2015年使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对河南初中生的时间观念进行调查研究,其结果表明:时间监控观对个人的学习有积极意义,可以一定程度预测学业成绩。随着研究的发展,程静宁(2019)提出,时间管理和个体对未来的洞察力有很大关系。

四、实践与建议

文章通过对文献参考国内外对时间管理的理论并结合现在现实教学经验,对帮助学生处理多任务状态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学校应该提供一定教学资源给教师和班主任以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目的在于帮助相关人员对学生的整体情况有一个综合了解,这里的相关人员不仅仅指的是学校教学人员,也包括学生自己。对学生整体知识获得而言,除了在课堂上能完全理解那一部分,剩下的都必须依靠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完成。那么在课外每一门课程的分配应该用数据进行统计判断以保证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具体而言,在学期中学校应该有制度保障一定频率的教学评价,这个评价可以是简短的测试,也可以是任课教师对学生表现的一个打分,比较理想的是综合测试和教师评。假定学生可以获取相对及时更新的对于自我评价的信息,那么对于课余时间的分配就有一个比较合理的基础。

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时间管理和当前项目绩效判断的专项培训。正如前文所述,时间管理在管理学中是一个重要部分,而这是当前教学的一个盲点。学校的教学计划往往局限于每一门课程在课堂上的安排。对于学生在课后能否充分利用其宝贵的大学时间则丝毫不加以帮助。不可否认对于时间安排和目前项目取得何等绩效对于学生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认为学生在自由发挥中可以取得管理学者通过多年科学研究取得的科学方法无疑是太过乐观。提供足够的辅助并不意味学校应该有强制规划,因此不會对学生的自由发展造成妨碍。

必须在学生内心树立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从我国目前大学课程安排的普遍性来说,对于相关专业的覆盖性做得比较好,但是通用性技巧的传授还有一定缺陷。所谓通用性技巧,指的是独立于学生专业之外对于学生整体素质有积极意义的技巧。时间管理技巧也是如此无论这个学生的本来专业是什么都可以从中获益,这就是其价值所在。

综上所述,对于生活愈发充实的现代大学生来说在同一时间面临多个任务或项目的情况会越发多见,判断当前项目取得何等进展并根据进展信息合理安排并调整课后工作的时间安排是目前一个教学研究的空白点。文章提出用学校提供信息平台并向学生提供时间管理技巧在逻辑上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在今后的实践中可以进行验证。

参考文献

[1] Brannen, J., & Nilsen, A. Young  Peoples Time Perspectives: From Youth to Adulthood. Sociology, (2002).36(3), 513-537. doi: 10.1177/0038038502036003002.

[2] Nelson,Karl Gene..The Hawaii time management scale and health related behavior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Section B:The Sciences& Engineering,2004,64(7):3536.

[3] 程静宁.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拖延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9.

[4] 李雅琳.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调查及教师引领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

[5] 周坤.第五代时间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

基金项目:江西科技学院“教育教学研究与应用工程”2016年度项目《多任务状态下学生的激励与分科绩效管理》成果(编号:JY1611)。

猜你喜欢

时间管理多任务绩效管理
基于中心化自动加权多任务学习的早期轻度认知障碍诊断
浅谈秘书工作的时间管理艺术
基于判别性局部联合稀疏模型的多任务跟踪
基于多任务异步处理的电力系统序网络拓扑分析
未知环境下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多任务联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