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育人功能研究
2020-12-09喻永光
喻永光
摘 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也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以及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创新创业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能够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因此,文章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讨了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及其育人功能,大力建设创新创业文化的同时最大化发挥育人功能,对专业各层次学生进行有效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创业能力深化发展,持续提升各类人才培养水平。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育人功能
创新创业教育是时代、国家以及社会经济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1],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缓解当前行业就业压力等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全面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当务之急。在多元文化持续影响下,文化育人的重要性不断显现,高校要多角度、深层次探析现阶段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呈现的新要求、新问题,结合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实际情况,优化建设路径、建设策略的同时最大化发挥创新创业文化育人功能,持续改进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提高专业各层次学生创新以及创业水平,客观展现创新创业文化的时代特色。
一、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概述
创新创业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经济社会以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将创业教育和创新有机联系,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这一概念,随着创新创业教育日渐深入,形成了创新创业文化。就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来说,是校园文化的构成部分之一,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2],精神文化是其核心所在,客观呈现了和创新创业相关的管理制度、价值取向、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等。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对大学生的情感、思想、心理以及行为都有着较深的影响,大力建设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是必要的,需要通过净化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发挥文化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过程中对创新创业文化具有较高的认知度、认同感,在规范自身创新创业行为过程中塑造健全的人格、形成良好的品质,在增强创新创业素质过程中更好地成长成才,在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顺利实现文化育人战略目标。
二、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育人功能探析
创新创业文化的育人功能体现在多个方面,下面从不同层面入手探析高校创新创业文化的育人功能,最大化发挥各项文化育人功能的同时呈现创新创业教育新高度。
(一)德育功能
(1)发挥價值导向功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就高校创新创业文化而言,德育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即价值导向功能、目标激励功能。指引专业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基础,这就需要在建设创新创业文化过程中充分发挥价值导向功能。高校要深层次把握蕴含在创新创业文化中的价值观念,通过不同渠道大力建设具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营造特定的文化氛围,培育校园精神文化,不断熏陶、感染、影响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促使各层次学生在感知、了解、认同、积淀创新创业文化过程中对创新、创业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深刻意识到创新创业的必要性、重要性,并在深化创新创业文化内涵的同时日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创业、社会责任、奉献等意识,将自我价值实现和当下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联系,积极参与现阶段多样化的创新创业实践,为发展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创业素养等提供根本性保障。
(2)发挥目标激励功能,激励专业学生成才
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客观呈现了全体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诉求等,一旦被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接受,将会产生特别大的感召力、推动力[5],更好地激励其成才。高校要指引全体师生参与到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各环节,促使专业各层次学生在活用课程知识过程中正确、深入认识创新创业文化,丰富文化积淀的同时提高认同度以及文化层次,在无形中发挥创新创业文化具有的目标激励功能,让专业学生在与时俱进的过程中调整自身职业生涯规划,将创新创业作为目标之一,不断激励自己前行,做出正确的人生抉择,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更好地走上自主创业道路,同步实现自我价值、社会价值。
(二)心理塑造功能
(1)发挥品格塑造功能,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
就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来说,心理塑造功能主要包括品格塑造功能、心理调节功能[6],要通过不同路径充分发挥心理塑造功能,促使各专业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过程中都能拥有健全、高尚的人格。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文化元素渗透到各专业学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中,拓宽创新创业文化建设渠道的同时促使专业实践更加丰富。通过一系列实践,顺利发挥创新创业文化的品格塑造功能,让各层次学生在活用专业知识过程中受到良好心理健康教育,锻炼心理抗挫、社会适应、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等能力,拥有积极的心理品质以及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心理素质。
(2)发挥心理调节功能,做好自主创业心理准备
创业是新时期大学生实现就业的不错选择,由于会受到各方面因素影响,在自主创业过程中,学生需要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拥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和学会自我调节是必要的。高校要在建设创新创业文化过程中要重视正面宣传,向学生大力宣传典型事迹、榜样人物、逆境成才等,使其对创新创业有正确、客观的认识。以“创新、创业”为主题,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导线,开展形式多样的讲座、比赛、活动等,充分发挥创新创业文化的心理调节功能,对专业学生进行有效引领、指导,深层次认识自主创业的同时拥有良好的心态,锻炼自我调节能力的同时学会从容应对自主创业中面临的竞争、风险、挑战、挫折、失败等。
(三)特色育人功能
(1)提高文化自觉,弘扬民族文化特色
创新创业文化符合我国新时期文化发展要求,极具中国特色。提高认可度、增强认同感是最大化发挥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各项育人功能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提高专业学生的文化自觉。高校要将文化发展、文化育人两大环节深度联系,对专业学生进行多样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和创新创业文化有机融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其进行不同层面的文化实践,从根本上提高对创新创业文化的认可度,增强文化认同感、民族归属感。高校要从不同角度入手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确保专业各层次学生提高文化自觉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大力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的同时提升内在修养、综合素质,展现创新创业文化魅力的同时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2)培育品牌彰显特色,促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实效
由于办学条件、办学宗旨、人文传统、特色专业等各不相同,高校在建设创新创业文化过程中培育品牌、彰显特色,形成独特的文化育人风格,展现自身特色的同时持续提升文化育人效果。高校要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从人才培养、专业学生、文化育人等实际出发[8],细化分析专业以及学科特点,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打造品牌效应,促使培育的创新创业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更好地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彰显特色的同时促使创新创业教育更加实效。
(四)合力育人功能
(1)聚合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氛围
文化育人任务艰巨,高校要在培育创新创业文化过程中有效聚合社会力量,营造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氛围。高校要和政府部门密切联系,通过有效沟通、交流,共同致力于文化育人工作,将正面宣传、政策引导、鼓励支持等协调统一,让创新创业理念、创新创业文化等深入学生内心,提升思想、文化等层次的同时具备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高校还要和产学研合作单位、行业企业、就业创业基地、学生家长等进行联系,有效聚合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同时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等,全面提升文化育人成效。
(2)深挖与整合校内资源,实现全过程、全员以及全方位育人
高校聚合社会力量的同时也需要深挖内部各方面资源,将创新创业文化元素渗透到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专业教學各环节,实现全过程育人。高校要站在文化育人的角度,深挖、整合各类资源的同时加强校园物质文化以及精神文化建设,完善各专业课程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师风、学风,引领、指导全体教职工参与到文化育人各环节,在形成合力的过程中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更好地展现创新创业文化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创新”、“创业”是新时代呈现的主题,创新创业文化育人功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要站在文化育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新时期创新创业教育大方向,转变建设思路,科学建设创新创业文化,确保价值导向、目标激励、品格塑造等功能顺利发挥,并强化创新创业教育,促使各层次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日渐具备过硬的综合素质,同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以及文化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熊焱生,卢雷.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协同机制及其实现路径[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8(3):105-109.
[2] 张金霞,朱晓红.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3):85-87.
[3] 潘秀秀.关于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37(4):94-96.
[4] 韩胜娟,朱经苹.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综合评价实证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36(1):147-151.
[5] 李克林,马雪艳.“互联网+”时代高校创新创业文化建设路径探索[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4):62-64.
[6] 王辉,邱杨.新时代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4):62-64.
[7] 常玉柱.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研究[J].环球市场,2019(36):187,344.
[8] 滕智源.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4):64-67.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政专项项目“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项目编号:2018SJSZ330)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