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
——以济南市为例

2020-12-09娄兆丰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济南市民营企业企业家

张 讯 娄兆丰

(1.2.济南市委党校,山东 济南 2501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经济发展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强下,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支撑起国民经济“半壁江山”的民营经济,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当前,经济复苏形势向好,但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依然面临不小的困难。本文以济南市为例,分析其民营经济比较薄弱的短板问题,进一步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让民营经济创新壮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济南市民营企业发展现状

(一)总体发展情况

近年来,济南市民营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量质齐升的发展态势。2019年,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3405.89亿元,同比增长5.1%,比上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6.1%,与上年持平(见图1)。

图1 2017-2019年济南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单位:亿元)

1、民营经济贡献能力持续增强。民营市场主体达到109.87万户,同比增长25.08%。其中,私营企业40.04万户,增长13.3%;个体工商户69.83万户,增长27.3%。民营经济实现税收812.38亿元,民营市场主体新增城镇就业16.98万人,从业人员累计达到448.57万人,分别贡献了近40%的GDP,近60%的税收,近90%的城镇劳动就业,市场主体数量占到了全市总量的97.37%。

2、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增民营高新技术企业883家,同比增长69.5%。民营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7674件,占全市企业有效专利拥有量的58.9%。分别有2家和9家民企被认定为“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累计培育隐形冠军72家、省级瞪羚企业75家、专精特新企业406家。九阳股份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力诺特玻、华凌电缆等7家民营企业被确定为2019年“山东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圣泉集团等15家民营企业入选“2019山东专利创新企业百强”。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四新”经济快速成长,一批“专精特新”的行业骨干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3、民营企业开放度持续增强。新增进出口获权企业1426家,其中民企占8成,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额648.6亿元,同比增长9.7%。尤其是疫情期间,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出强力支撑,2020年一季度实现进出口额180亿元,占全市总量的64.6%,同比增长41.3%,高于全市进出口平均增幅20.6个百分点。

(二)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济南市拥有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包含房地产开发企业)4958家,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657.7亿元,同比增长3.2%。超过10亿元营业收入企业110余家,其中,超过100亿元企业6家,50-100亿元企业7家,符合十大千亿产业方向的企业53家,上市民营企业16家,占上市企业总数的43.2%。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战略实施,全市聚焦十大千亿产业,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在各产业领域发挥着积极的引领带动作用。

1、钢铁产业打造千亿集群。泰山钢铁在面对行业整体下滑、钢铁去产能的形势下,以科研创新为引导,与国家钢研总院共同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绿色智能城市钢厂产业技术研究院”,积极建设“不锈钢生态产业园”,以泰钢为“链主”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了全省最大的精品冷轧薄板基地和最具技术实力的不锈钢冷热扎基地。2019年泰钢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3.7%,多项不锈钢技术开发应用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九羊集团与东北大学签署“无头轧制技术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未来钢铁短流程技术创新中心”,此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泰钢集团和九羊集团分别在中国民企500强排名214位和235位,分别比上年前进19位和11位。玫德集团去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大关,并入选山东省参与“一带一路”10强民营企业。

2、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逐渐壮大。以齐鲁制药、华熙生物、银丰生物、博科生物等企业为龙头带动,围绕抗肿瘤药、医美产业、干细胞、中医中药等重点领域,集聚了一批具备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处于领先水平的优秀民营企业。齐鲁制药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4%,对美出口份额持续增长,在中国民企500强排名414位,比上年前进了26位。华熙生物作为全球透明质酸领军企业,连续三年营业收入增幅保持在45%以上,2019年入选山东省独角兽企业和国家级绿色工厂,实现科创板上市。博科生物入选省准独角兽企业,总部大楼投入使用,聚焦生物产业的高端领域,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BIOBASE生物产业集群”一套联动完整的生态链。博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获批省级创新创业共同体。

3、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康养等产业领域也涌现出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高的优秀民营企业。伊莱特能源装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3.9%,在去年试制出直径16米的全球最大整体锻环后,今年又制造出直径15.6米的奥氏体不锈钢锻环,一举创造3个世界纪录。神思电子、世纪开元、众阳健康等企业共同入选山东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

二、济南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发展基础仍较薄弱,与先进城市相比存在差距

济南市民营经济增加值3405.89亿元,约占全省的7%,在全省的首位度较低。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深圳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超过1万亿,是济南市的3.5倍,杭州市9378亿元,是济南市的2.75倍,同在山东的青岛市超过5200亿元,是济南市的约1.5倍,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低于这三个城市7个、25个和8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发展实力有待提升,发展活力仍需增强(见图2)。

图2 2019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及占GDP比重与其他城市对比图

(二)龙头企业少且不强,产业链不够完整

2018年和2019年济南市进入中国民企500强的企业仅有3家,从全省维度看,占全省企业数量(山东省共61家)的5%,而且排名均在全国200名之后,全省排名前200名的企业有28家;从全国维度看,深圳、杭州入围500强企业分别为63家和29家,是济南市的21倍和9.6倍。济南市营业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最高的是九羊集团400多亿元,杭州市超过30家,其中超过千亿的企业有4家。“灌木丛”现象明显,缺少参天大树,领军企业没有深度参与产业集群、产业链打造,产业链尚未形成高效的上下游协作,“有龙头无产业、有产业无龙头”的问题突出。

(三)投资活力不足,企业治理结构还不完备

民间投资增长乏力。2019年济南市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0.9%,低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23.5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9.8%,同比下降了9.1个百分点。2020年1-5月份,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8%,虽然民间投资有所改善,但是仍为负增长,拉低了全市的投资水平。部分民营企业实行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决策高度集中,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在并购重组、引资扩产、联合抱团等方面意识淡薄,造成企业之间相对封闭、活力不足。

(四)要素保障不强,营商环境仍需优化

“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亟需缓解,对资金需求的主要群体即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缺少创新措施。土地供应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企业新建、扩建项目成本较大。技术研发、专业创新型人才稀缺,许多企业将研发部设在其他城市,引才留才方面还需要精准措施。部分政策落地难问题仍然存在,民营企业享受政策的普惠性、获得感有待提高。

三、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优化政府服务方式,构建良好发展生态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优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加强规划引导。编制“十四五”时期民营经济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指引,突出解决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规划未来五年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措施,绘制民营经济发展路线图。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制定济南市民营经济发展条例,从体制机制上深化改革,依法依规保护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权益,进一步放宽民营经济市场准入,刺激民间投资,破除各种歧视性限制和隐形门槛,打造公平、公正、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为民营企业营造宽松的发展氛围。便利化服务。搭建为企服务中心,组织精干队伍为民营企业提供企业挂号、专员办理服务,建立涉企政策“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梳理各项政策兑现流程,进行流程整合再造,简化政策兑现程序,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手段,实现网上申请、一键兑现。

(二)创新金融支持手段,促进民企输血蓄能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疏通民企投融资的关键措施。打造低成本、快审批的民企贷款渠道。建设以信用支撑体系与金融支持体系相关联的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综合社会信用、企业信息以及知识产权评估、人才评价等数据,强化政府信用担保,通过金融超市发布企业贷款需求,定向匹配银行贷款,搭建起数据分析、需求公开、快速审批、高效服务的工作体系。积极发展科技金融产业园。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与民营企业活跃度正向相关,放活资本市场与鼓励创新创业同等重要,必须融合推进。一方面大力引进基金公司集聚园区,另一方面引入专业园区管理机构,围绕创新创业“苗圃-孵化-加速”建设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与资金注入良性互动、效益叠加的有机发展环境。同时,强化政策支持,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发展载体和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实施大企业战略,增强民企核心竞争力

实施旗舰企业培育计划。筛选具备一定规模、高成长性、行业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民营旗舰企业,集中优势资源和要素保障,重点扶持培育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企业并购壮大规模,投资建设产业项目,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当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先旗手”。打造大企业创新中心。以旗舰企业为龙头带动,鼓励建设大企业创新中心或产业园区,发挥大企业在核心技术、品牌引领等方面的领军作用,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吸聚一批优质企业,实现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围绕产业整合、技术指导、资金融资等方面建设产业生态圈。

(四)建立民企发展智库,加强人才培养引进

一是组建民营经济发展智库平台。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民营企业高层次人才,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本地高校教授、专业机构专家、企业家等了解市情、经验丰富的优势,政府牵头搭建定期交流研讨平台,围绕促进市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开展思维碰撞,为发展决策、政策制定建言献策。同时,在交流中加强技术研发、成果落地、人才培育等全方位合作,促进企业间开展产业链对接,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二是搭建企业人才引进平台。依托山东产业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高等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提高民营企业参与度,支持研究院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帮助企业引入先进技术、高层次人才,促进院士、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与企业深度合作,解决企业关键性技术研发需求。开展系统化专业培训。设立齐鲁企业家学堂,以民营企业家、企二代、高层管理者等为重点,围绕卓越领导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精细管理能力、现代企业治理能力等领域,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和学习考察等活动,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增强素质,打造企业家精英队伍。

(五)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打造民营企业品牌

2020年为济南市“民营经济服务年”,不仅将围绕服务民营企业开展一系列工作,而且营造发展民营经济、服务民营企业的大氛围。在此指引下,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开展“民营企业家日”等系列活动,梳理企业家典型,发扬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精神,广泛宣传企业家先进事迹和改革创新经验,激励企业对标先进、争创一流、遵纪守法、服务社会,营造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六)提升民营企业家素养,增强企业家精神培育的原动力

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多种渠道、调动多方力量组织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教育,让爱国敬业内化为企业家的意志品质,激发企业家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一是支持创新作为。紧贴济南市实际制定鼓励支持企业家创新作为的政策措施,全面正确分析企业家创新活动中涌现的新思路、新方法。二是增强创新能力。运用各种资源加强民营企业家培训。编写简明教材,组织学习企业创新经营管理理论。加强企业家思想学习,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企业家创新思想,学习身边企业家优秀创新品质,完善自我,确保慎独。

猜你喜欢

济南市民营企业企业家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济南市大秦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闽籍女企业家共话“转折” :善良、坚持、灵动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基于GIS的济南市大气污染时空分析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企业家应避免无意识犯罪
济南市工程咨询院
从打工妹到女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