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敷贴干预恶性肿瘤化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2020-12-09张永太王厚明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组方穴位中药

高 妍,张永太,王厚明,钱 芳

(1.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上海201800;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201210)

穴位敷贴是基于经络针刺学说,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通过穴位刺激和特定部位的药物吸收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治疗目的。清·徐灵胎尤赞其法之妙:“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通过穴位刺激和特定部位的药物吸收达到治疗效果,具有患者接受度高、操作简便、不良反应较少的优势。本文通过分析2010—2020年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恶性肿瘤的相关文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1 中药组方及敷贴穴位统计分析

1.1 中药组方统计分析 以“穴位敷贴”“肿瘤”为关键词,搜索2010—2020年万方、维普数据库中相关文献,共筛选出文献45篇,涉及穴位敷贴方剂35首。对方剂中组方药物进行分析统计,其中使用超过5次以上的中药见表1,使用超过10次以上的中药为黄芪、冰片、干姜(姜汁)。从组方药物的性味、归经看,穴位敷贴的药物一般选取辛温的药物,具有辛温散寒、化痰通络、温阳益气的功效。黄芪是临床常用的补气药,味甘,性温,入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托疮生肌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含有黄芪多糖、黄芪皂苷和黄酮类等活性成分,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和治疗代谢紊乱作用[1]。冰片为龙脑香科常绿乔木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龙脑香的树干经蒸馏冷却得到的结晶,味辛、苦,性微寒,可以通过穴位作用于全身,通过吸收、透射、反射、渗透等过程,激发机体活性,改善人体微循环,起到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节气血的作用[2]。

表1 35首穴位贴敷处方中高频药物(≥5次)

1.2 敷贴穴位统计分析 对文献中提及的敷贴穴位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使用超过5次以上的穴位见表2,排名前4位的穴位分别为足三里、脾俞、中脘、神阙。足三里使用频次高达20次,其为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其支者沿喉咙,入缺盆,向下通过横膈,属胃络脾,功善平补平泻,合治内脏,具有调理脾胃、和中降逆、扶正祛邪的功效[3-4]。中医认为,化疗为以毒攻毒疗法,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多为脾肾两虚、气血双亏证,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穴位敷贴时选取脾俞、足三里,可奏健脾和胃、益气生血之功[5]。中脘在肚脐和剑突的中间,为足明阳胃经的募穴,具有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之功效,临床研究表明,刺激足三里和中脘具有通络经脉、降气、止嗝的作用[6]。神阙位于脐部,为胚胎发育过程中腹壁的最终闭合处,脐下分布丰富的静脉网,药物经脐部吸收,可直接作用于患处。神阙又称脐中,中医认为其为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归属于任脉,素有神阙主百病之说,任脉与督脉相表里,共统人身百脉,交通五脏六腑。

表2 穴位敷贴高频穴位(≥5次)

2 临床应用

2.1 癌性疼痛 疼痛是各类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由癌症晚期肿瘤细胞浸润、转移或压迫相关组织引起,约75%的患者伴有中重度疼痛,仅有41%的患者症状得到缓解[7]。目前临床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法控制癌症疼痛,但是止痛药易成瘾,且不良反应较多,如便秘、恶心、呕吐、胃溃疡、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一般选取活血化瘀中药作为穴位敷贴组方,治疗癌症患者疼痛。李赞等[8]治疗癌性疼痛,用全蝎、蜈蚣、地鳖虫等虫类药做成止痛散,过100目筛,摊于专用纱布后贴敷于阿是穴,结果发现该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痛阈,减轻患者疼痛,相对减少西药用量,从而减轻因口服西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的经济压力。

2.2 便秘 由于术后肠道功能紊乱或口服阿片类镇痛药的影响,一半以上的肿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便秘,尤其是中老年患者[9-10]。西药化疗后或服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临床多采用刺激性、容积性、渗透性泻药,或甘油灌肠剂、开塞露等方法刺激排便,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耐药性或成瘾性。《圣济总录·卷第九十七·大便秘涩》曰:“大便秘涩,盖非一证,皆营卫不调,阴阳之气相持也。”中医认为,便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大肠传导失司,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紊乱,水谷糟粕无法排出[11]。该类患者大多选取具有泻下通便、清热泻火、逐水消肿的中药作为穴位敷贴组方。黄柳柳等[12]采用神阙敷贴治疗老年肿瘤患者气虚型便秘,取炙黄芪15 g,党参片15 g,白芍10 g,白术15 g,大黄10 g,枳实10 g,芒硝10 g,研末,用黄酒调糊,贴敷于神阙,10 d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研究发现,该治疗方法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2.3 化疗后白细胞减少 化疗药物缺乏细胞毒的特异性,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损伤人体正常细胞,且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严重破坏免疫系统,导致外周白细胞和粒细胞计数减少。该类患者穴位敷贴组方一般选取补虚类中药,具有清热、生津、润燥的功效。路玫等[13]用人参、黄芪、当归、附子、肉桂等研细末,用姜汁调和后贴敷于大椎、膈俞、脾俞、胃俞、肾俞、足三里等穴位,治疗癌症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结果显示,治疗后粒细胞显著增加,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还能缓解部分患者的胃肠反应,改善睡眠和饮食。

2.4 化疗后恶心呕吐 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常需要对症治疗,如静脉滴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或静脉推注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注射液[14-17]。频繁的呕吐会导致患者电解质和水代谢紊乱,甚者会引起精神高度紧张或焦虑、抑郁状态,降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18-19]。杨文娟等[20]将穴位敷贴治疗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贴于双侧内关、足三里、中脘、神阙穴位,结果发现,该治疗方法可以预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并能减少骨髓抑制的发生,且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祝明池等[21]将穴位敷贴治疗贴(上海丰泽园医药研究所)贴敷于足三里及内关,可有效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呕吐的发生。

2.5 咳嗽 肺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占首位,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增高,其5年生存率一般在15%左右。咳嗽是肺癌的主要临床表现,多表现为持续性、阻塞性反复发作。该类患者穴位敷贴组方中药药味辛、苦,性辛温,多入肺经,具有宣降肺气、化痰止咳的功效。杨立峰等[22]治疗肺癌晚期咳嗽,取芥子、延胡索、甘遂、麻黄、细辛按2∶2∶1∶1的比例混合,研细末,过80目筛,用鲜姜汁调和后,外敷于大椎、风门、肺俞、膈俞、膻中、天突、膏肓、脾俞、肾俞、命门等穴位,麝香镇痛膏固定,3 d贴药1次,每次贴药2~3 h,治疗8次后取得满意效果,患者咳嗽基本消失。

2.6 抑郁状态 抑郁状态在恶性肿瘤患者中普遍存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伴有抑郁状态者为抑郁症高发人群,且抑郁状态与肿瘤的发展变化、转移、预后等息息相关,降低了肿瘤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22]。赵远红等[24]用麝香虎骨膏将黄连、吴茱萸、蒺藜、干姜、砂仁、丹参制成的中药丸贴敷于双侧足三里、阳陵泉及肺俞后,发现穴位敷贴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抑郁状态,该法用药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该方以左金丸为基础方,配合蒺藜疏肝祛风,干姜、砂仁温脾止呕,具有辛散走窜、开窍解郁的功效。

2.7 乏力、纳差、呃逆等脾虚症状 晚期肿瘤患者一般存在乏力、纳差、呃逆等症状[25],西医临床一般给予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吗丁啉等,或者激素类药物如甲地孕酮、地塞米松等,但是长期服用上述药物可引发肝酶指标异常、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不良反应。金文伟[26]采用中医外治法治疗30例脾虚型晚期肿瘤患者,取生晒参、川椒目、干姜、芥子按2∶1∶1∶1比例打粉混合,过120目筛,用医用贴敷贴于中脘、足三里、肺俞等穴位,每次2~4 h,该治疗方法可改善患者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和排便,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且能减轻放化疗和靶向药的不良反应。刘安家等[27]用丁香、吴茱萸、柿蒂穴位敷贴治疗放疗后顽固性呃逆患者44例,临床疗效显著。

2.8 免疫紊乱 肿瘤患者免疫系统受损。胸腺和脾脏是各类免疫细胞居住和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可以评价机体的免疫功能,机体的抗肿瘤免疫主要依靠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王兰英等[28]用雄黄、青黛、芒硝、乳香、没药、莪术、芫花、蟾蜍等制成化积止痛巴布剂,贴敷于肝俞、脾俞、肾俞,14 d后发现,化积止痛巴布剂穴位敷贴能升高实体瘤小鼠脾脏及胸腺指数,升高外周血中总T淋巴细胞比例。

3 小结

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是中医外治疗法之一,对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穴位敷贴通过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引起皮肤和患处的血管扩张,促进局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血液供应,还可调节腺体分泌,提高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29]。从本文筛选文献可以看出,穴位敷贴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运用中体现了诸多优点:①作用部位明确,不良反应较少,与常规化疗方案结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并可长期应用,不易出现耐药等情况;②选穴或用药均可实现个体化的辨证论治。

综上所述,中药穴位敷贴作为中医传统特色疗法,患者接受度高,操作简便,且价格便宜,适合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组方穴位中药
Shunxin decoction (顺心组方) improves diastolic functio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induced by abdominal aorta constriction through 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
蒙医药清瘟杀黏类方剂组方的知识发现研究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部颁标准中治疗风温中成药的组方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