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门诊PICC导管维护患者中的应用
2020-12-09王沛
王 沛
(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肿瘤科,江苏 常州 213300)
集束化护理是结合了循证护理、治疗措施的一种护理模式[1],主要是针对某种或者某一类疾病采取的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干预的最终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疗效果与临床护理水平。PICC导管在广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具备安全性高、输液方便等优势,但同时也需要采取科学的导管维护措施,以减少脱管、堵塞等不良反应。本研究对留置PICC导管的门诊肿瘤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并将应用效果与常规护理进行了对照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选自2019年1月~2020年1月100例肿瘤患者,采用PICC导管,依从性良好,能够遵医嘱按时来门诊复查。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4~73岁,平均(51.83±2.94)岁;初次留置PICC导管者35例、二次置管15例;肿瘤类型:胃癌13例、乳腺癌17例、直肠癌8例、肝癌9例、食管癌3例。观察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32~74岁,平均(50.95±1.62)岁;初次、二次置管分别有36例、14例;肿瘤类型:胃癌11例、乳腺癌18例、直肠癌10例、肝癌7例、食管癌4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全部接受门诊常规护理,在此不做额外赘述。
集束化护理如下:①落实“七步洗手法”:护理操作前、后,护理人员都要按要求采用“七步洗手法”对双手进行快速的清洁与消毒,在流动的清水中使用消毒剂,保证双手清洁、无菌、无污染。②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对PICC导管采取维护措施之前要进行空气消毒,任何与导管相关的护理,都要保证无菌操作,棉签、碘伏等医疗用品要现开现用。③落实标准化的PICC导管维护程序:观察导管的刻度,检查穿刺部位是否出现渗液、红肿等症状,揭开透明敷贴时,要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操作,穿刺部位的消毒范围,应超出敷贴约“10 cm×10 cm”的范围。④导管的固定:在连接器圆盘外贴好透明敷贴,圆盘、导管和前臂不能是平行关系[2],导管要采用“S”形、“U”形的方式进行固定,不能直接在导管上贴胶布。同时,还要保证透明敷贴良好的封闭性,保持穿刺局部皮肤的干燥。⑤采用脉冲式的正压冲管与封管方式:这也是预防堵管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冲管还是给药,注射器的规格都要大于10mL,禁止暴力冲管。
1.3 观察评定标准
统计两组患者的置管不良反应,如发炎、发热、导管堵塞、脱管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中,仅出现1例发热,不良反应发生率2.00%;对照组中,发炎3例,发热、堵管和脱管各2例,总发生率18.00%,x2=7.111;P=0.008。
3 讨 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集“生物、社会、心理”于一体的护理模式在临床广泛推广[3],并获得了广大患者的一致认可。PICC置管为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许多方便,为了延长导管的使用寿命,保证置管期间的安全性,减轻因置管给患者造成的不适,科学的导管维护措施必不可少。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PICC置管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