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浅识

2020-12-09俞晓滢孙晋营

关键词:桔梗平喘肺气

俞晓滢,孙晋营,孔 伟

(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01)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因关系五脏六腑,故较难治愈,正如清徐灵胎所说“诸病之中,咳嗽之病因各殊而最难愈,治或稍误,即贻害无穷。[1]”结合我科多年门诊及住院老年慢性咳嗽病人资料,分析中医诊疗思路,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诊治咳嗽病,并重视标本兼治,合理应用逐痰通络药物,注重固护脾胃。现将治疗老年慢性咳嗽的诊疗思路总结如下。

1 重视标本兼治

治疗咳嗽,应重视标本兼治。根据我国2018《咳嗽基层诊疗指南》:咳嗽按病程划分,可分为急性咳嗽(<3周),亚急性咳嗽(3~8周)和慢性咳嗽(>8周)[2]。咳嗽患者多是长期咳嗽、反复咳嗽病人,多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患者。此类病人,一般病程较长,体质虚弱,发病之后,除了咳嗽症状外,多伴有憋喘,多为外感引发宿疾,邪实为标。故而在治疗上多以桂枝汤、越婢汤、越婢加半夏汤等为主。如《伤寒论》第18条中有:“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第43条中也有相关记载:“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老年患者素体表虚,加上外感受凉等外邪因素后引起了一系列的症状:咳嗽、痰多、气喘、出汗等,一般需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和降气平喘为主的方法治疗,可以用桂枝汤加厚朴、杏仁治疗,既可解肌发汗、疏解表邪,又能够起到较好的下气降逆、止咳平喘的作用。所以处方注重宣降并举,顺应肺气并配以清热化痰、宣肺平喘、通窍利咽、活血通络等药物。常用方药为桂枝9 g,炒白芍12 g,黄芩15 g,麦冬15 g,厚朴9 g,炒杏仁9 g,紫菀20 g,桔梗15 g,甘草15 g。如果咽痛咽痒者加射干12 g,木蝴蝶12 g,鼻塞有涕者加辛夷10 g、白芷15 g;痰多色黄者加前胡15 g、全瓜蒌15 g、竹茹15 g;咳喘甚者加地龙15 g、虎杖30 g;体温升高者加板蓝根15 g、金银花10 g(后下)或羚羊角粉3 g(冲服);乏力、气喘、脉弱者加黄芪20 g、党参15 g。

2 辨病辨证

所谓辨病,指辨病论治。辨病论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一种基本方法,即根据不同疾病的各自特征,作出相应的疾病诊断,并针对不同疾病,进行相应的或特异的治疗。一种具体的病往往具有特定的病因、病机和症状,因而显示其特异性,并反映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一定发展规律的邪正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因此,辨病论治可以把握疾病的基本矛盾变化,有利于从疾病的全局考虑其治疗方法,而且还能采用某些特异性治法和方药,进行特异性治疗。所谓辨证,指辨证论治。证是中医对疾病发展某一阶断病理变化的高度总结,但中医辨证是以四诊,即望、闻、问、切所收集的信息为依据的,因此所反应的证就难免有失全面,虽然看到了相同的疾病具有不同的证,但对证型相同疾病不同却认识不足。因此孙老师临床诊疗中强调要重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要分清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并着重指出治疗咳嗽病,既要辨病论治,对其一般发病机制进行治疗;更要辨证论治,审察当前病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相互关系,辨清其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进行治疗。

《素问•脉解》曰:“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依从,故呕咳上气喘也。”咳嗽的病机可简单概况为:肺之气机上逆。无论是外感或内伤,肺脏失常可引起咳嗽,而他脏及肺亦可引起咳嗽。肺为娇脏,一方面,肺气娇弱,具有易受外邪侵袭的特性; 另一方面,肺脏以喉为门户,开窍于鼻,外合皮毛,自然界外邪侵袭,或从鼻喉而入,或从皮毛而入,皆可内传于肺而发病。同时因肺为脏之长,心之盖,受百脉之朝会,其他脏腑发生病变均可波及肺,导致肺气上逆而咳。故治疗咳嗽必以肃降肺气贯穿疾病始终。但肺气宣降相承,有宣才有降。虽然麻黄为宣肺平喘第一要药,但由于服用之后,可令人心率加快,故而孙老师反不常用,多以苏叶、桔梗、或桂枝等代替。李时记载珍云,苏叶可“解肌发表,散风寒,行气宽中,消痰利肺”。《本草征要》中:桔梗“清肺热,除痈痿,通鼻塞,理咽喉,排脓行血,下气消痰”。同时由于肺易苦气上逆,故常用黄芩清泄肺热、平咳喘。黄芩可“消痰利气,定喘嗽,止失血,清咽,祛肌表之热”(《本草正》)。若咳嗽痰多甚者,常用桑白皮、葶苈子肃降肺气。

3 合理应用逐痰通络

《素问•咳论篇》云:“皮毛,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为病,病则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风邪袭肺,治不得法,邪易留恋久稽不去。日久影响脏腑功能,致脏腑功能受损,肺气宣发肃降失常,造成咳嗽迁延难愈。叶天士有“久病入络”之说,久病风邪不散,内伏络脉,与痰瘀相搏,气道挛急,咳嗽频作,缠绵不愈,治疗可遵叶天士“久则邪正混处其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疏通逐邪”之训,藉“虫蚁血中搜逐以功通邪结”为指导,可酌加逐风通络之品[2]。如咳嗽、喑哑者,酌加蝉蜕,蝉蜕可疏风解毒、清肺止咳。咳嗽憋喘,少气懒言、动则自汗、神疲体倦、腰膝酸软、小便清长等肺肾俱虚者,酌加蛤蚧,《本草纲目》谓其 “补肺气,定喘止渴,功同人参”。若患者病久,顽痰难去,可加全蝎、蜈蚣、地龙等药以通剔肺络。因虫类药其性蠕动、善入细微孔隙之处,可搜通凝瘀之细小肺络,松透病根,使“血无凝着、气得宣通、痰凝得散”[3]。咳喘痰多,痰液粘腻色白量多,倚息不能平卧,舌淡苔白腻,脉滑者,可选用僵蚕用以化痰、散结。丹溪谓其:“治喉痹取其火中清化之气,以从治相火散浊逆结滞之痰耳[3]”。

4 注重调节脾胃

《脾胃论•脾胃胜衰论》载:“肺金受邪,由脾胃虚弱,不能生肺,乃所生受病也,故咳嗽气短、气上。”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反之则亡。在《伤寒论》中强调的止咳平喘的方法中常用的是生姜、大枣、甘草等,这些药都具有培土生金、扶正祛邪、和胃气的作用[4]。老年人脾胃虚弱,阳气不足,或饮冷贪凉,耗伐脾胃阳气,土不生金,肺气不足,又因久嗽不愈,更耗损肺气,肺虚而不能主持呼吸之职。此证当补脾胃,温命门,益肺气。用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甘草健脾益胃,培土生金。脾胃健运,化生气血充足,金得土生则金旺,金旺则能宣散卫气于全身,发挥其护卫表,温养脏腑,调节腠理开合[5]。其中半夏、陈皮,性温燥,有燥湿化痰、宣行水气之功,因脾胃虚寒则易生痰。麦冬、紫菀、桔梗等轻清柔润之品润肺补肺,兼散邪肃肺,止咳化痰,肺为娇脏,清虚柔润,不耐燥伐。桔梗亦有载药上行,以补益肺气之功。

慢性咳嗽的临床症状变化多样, 伴随的症状也较多, 影响疾病的因素也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因此, 在治疗上要充分体现个体的差异性。我们在治疗慢性咳嗽时提出临床治疗上应标本兼治,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辨病和辨证论治相结合,准确把握病情的变化过程,讲究对症用药,善用虫类药物灵活用药,也注重对脾胃的调护。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只有脾胃调和,上下通达,气机通畅,才可对慢性咳嗽的治疗有独特的效果。

猜你喜欢

桔梗平喘肺气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人到中年补肺气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天上来信
地狱
千家妙方·我来荐方
呼吸调节法平喘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