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活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影响*

2020-12-09展思锋杨晓静

关键词:转科品管圈产科

孙 云 展思锋 杨晓静

1.泰安市中心医院产科; 2.泰安市妇幼保健院眼科,山东 泰安 271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提升,我国已经成为糖尿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1]。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妊娠前血糖正常,妊娠后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是妊娠期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1.00%~5.00%上升至1.70%~16.70%[2]。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易发生低血糖症,资料显示,国外糖尿病母亲所生的婴儿发生低血糖率约27.00%[3],我国约22.22%[4]。低血糖症可导致长期的神经系统疾病,致使体格发育与智力发育异常[5-6],而国内外目前关于预防新生儿低血糖的研究较少。因此,我们亟需找出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在产前和产后进行干预,降低其发生率。本研究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对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情况进行调查及分析,并采取相关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泰安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262例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实施前),选择2019年8月5日至2019年12月13日泰安市中心医院产科收治的210例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为品管圈组(实施后),均为单胎足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 品管圈成员由7名医生和2名护士组成,组内成员分工合作,自愿参与。活动实施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通过定期开会和微信群讨论的形式开展。

1.2.2圈主题选定 采取头脑风暴法,围绕产科临床工作遇到的问题,依据"守护母婴健康"是产科医护人员的宗旨,选定“降低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为本次品管圈活动主题。

1.2.3现状调查 对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我科收治的262例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情况进行统计,其中发生低血糖94例,转至新生儿科35例,低血糖发生率高达35.88%(94/262),平均住院时间(5±0.9)天,平均住院费用(5187.28±356.79)元。经查阅文献及现状把握对GDM产妇分娩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原因进行鱼骨图分析,根据柏拉图80/20法则确定改善重点,分别为产妇血糖控制不理想及剖宫产分娩,改善重点=(94+74)/236=71.19%。改善前柏拉图见表2。

表2 改善前柏拉图

1.2.4目标设定

1.2.4.1计算圈能力 见表3。

表3 圈能力计算表格

1.2.4.2计算目标值 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35.88%-(35.88%×71.19%×70.37%)=17.91%。

1.2.5原因分析 针对为何GDM产妇血糖控制不理想及易剖宫产绘制鱼骨图并进行解析,选出要因,最后通过真因验证,得出4条真因:血糖管理流程不完善、宣传不到位、无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工作模式及评估量表缺乏。

1.2.6对策拟定及实施 全体圈成员掀起智慧风暴制定对策,共计12项执行对策,对策整合后为两项。对策一,以知信行行为管理模式对健康教育计划进行监督:通过定期对医护培训,对患者及家属宣教,提高控制血糖的依从性;利用互联网模式,通过个性化、多样化的形式宣教,宣教合格率由40%升至94%,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形成知信行行为管理规范,纳入产科门诊日常工作流程。对策二,以非常6+1模式构建MDT团队全程多方位规范血糖管理流程:形成以患者为中心,包括产科等6科室在内的MDT团队;通过制定评估量表,解决孕妇吃什么及怎么吃的问题;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教会孕妇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运动量,注意事项;适时给予心理疏导,内分泌科胰岛素治疗,建立预约制度,规范产检,以便监测血糖;同时加强产时血糖监测,减少因产时血糖水平过低致新生儿低血糖情况发生;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新生儿视为高危儿,由专人负责10 min内,由手术室转至病房监测血糖,观察治疗。从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全方位控糖管理,贯穿孕前、孕期、分娩期及分娩后的全程监测,血糖管理合格率由40%升至89%,经由效果确认该对策为有效对策,形成血糖管理规范,纳入产科日常工作流程。

1.3 评价指标

1.3.1有形成果 ①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监测期间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例数/同期GDM产妇分娩新生儿的总数×100%;②目标达标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标值)×100%;③进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④新生儿转科率:监测期间GDM产妇分娩新生儿因低血糖转科例数/同期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例数。

1.3.2无形成果 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全体圈员均进行自我评价,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表格应用能力及运用循证思维能力,每项分值1~10分,根据完成能力打分,其中非常困难完成评1分,较困难完成评2~4分,基本完成评5~6分,熟练完成7~9分,出色完成评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有形成果

2.1.1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的比较 采用现况调查法,查验2019年8月5日至2019年12月13日期间我科收治的210例GDM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共发生低血糖36例,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 36/210×100%=17.14%,与品管圈实施前35.88%(94/26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11.538,P<0.001)。

2.1.2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 目标达成率=(实施后-实施前)/(目标值-实施前)=(17.14%-35.88%)/(17.91%-35.88%)×100%= 101.50%。进步率=(实施后-实施前)/实施前=(35.88%-17.14%)/35.88%×100%= 52.22%。

2.1.3新生儿转科率 实施后新生儿转科率为16.67%(6/36),实施前新生儿转科率为38.30%(36/94),品管圈实施前后新生儿转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189,P<0.05)。

2.2 无形成果

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圈员自我评价情况。见表4。

表4 比较实施品管圈前后圈员自我平均情况

3 讨 论

GDM为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威胁母亲身体健康,也会导致新生儿发生低血糖,是新生儿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葡萄糖是脑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严重低血糖症会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如反应迟钝、惊厥、嗜睡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儿的远期预后[7]。若新生儿低血糖持续或反复发作,会造成患儿脑细胞受损,导致患儿智力低下、癫痫及人格障碍[8]。一方面,孕期产妇高血糖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慢性高血糖,刺激胎儿胰腺β细胞增生,导致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另一方面,产妇在分娩过程中因精神紧张、宫缩刺激、进食不足等均易导致产妇血糖水平降低,当母体血糖<3.36 mmol/L 时,无法向胎儿传输葡萄糖,新生儿出生后如喂养不及时,葡萄糖的来源中断,但又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则极易发生低血糖症。研究表明孕妇孕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是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高危因素[9]。

1962 年,石川博士提出并创建品管圈活动[10],活动小组成员自愿参加,通过团队分工合作,应用鱼骨图、甘特图及柏拉图等多种管理工具,分析原因,筛选要因,找出真因,针对性实施改进,以促进质量持续改进。近年来,品管圈活动因注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可持续不断地推进工作质量改善,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11-13]。

本研究表明实施品管圈活动后,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和新生儿转科率均明显低于实施前,这得益于活动过程中圈员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大幅提升,能够在日常活动中主动承担起GDM产妇及其分娩新生儿的相关管理工作,GDM产妇血糖控制更加平稳理想,新生儿通过及时保温、监测血糖及合理喂养,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

李秀梅[14]、季晔[15]等研究已证实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GDM产妇饮食健康知识掌握度和管理依从性,并能维持血糖平稳,有效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施品管圈后全员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品管圈表格应用能力及运用循证思维能力大幅提升,品管圈活动在实现预定目标的同时可促使圈员的自身价值得到最佳发挥,圈员在工作中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得以明显提升。

综上所述,实施品管圈活动中严格按其周密的活动计划进行,注重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不仅可有效降低GDM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还可对工作进行持续不断地改善,提高医疗、护理质量,促进圈员自我价值的提升。

猜你喜欢

转科品管圈产科
内转科型
ICU转科患者家属迁移应激的过渡期护理研究进展
认识产科大出血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在住院病人转科交接中的应用
APACHE-Ⅱ评分在ICU患者转科中的应用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