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成像功能在中药饮片鉴别中的应用
2020-12-09石志强杨川刘杨于素玲
石志强,杨川,刘杨,于素玲
(1.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四川 成都;2.成都市郫都区骨科医院,四川 成都;3.成都铁路卫生学校,四川 成都)
0 引言
性状鉴别法,又称为“经验鉴别法”或“传统鉴别法”。是中药类专业学生必修的,而且是必须掌握的中药鉴定方法[1]。
基层医疗机构在实施中药饮片验收过程中,最常用也最简单方便的方法就是性状鉴别。但由于专业检验设备欠缺和人员专业素质普遍偏低,对于体积较小和性状鉴别特征细微的中药饮片,因肉眼难以看清它们的特征,无法利用这些细微特征与伪品、劣品比较,给验收工作造成了不少困难[2]。如何快速、直接、准确地鉴别中药饮片,严把中药质量关对库房验收和药房调剂工作中的中药师来说显得尤为重要[3]。传统可以使用放大镜来观察中药饮片表面纹理及细微特征,也有使用体式显微镜来进行观察的方法,如安徽中医药大学周建理教授提出的微性状鉴别的方法[4],但在医院实际工作中运用较少。笔者尝试使用智能手机的“放大”成像功能对中药饮片细微鉴别特征进行鉴别观察,发现快速、方便、准确。
1 药品与方法
1.1 药品
所选中药饮片为四川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提供。
1.2 方法
采用肉眼观察易混淆中药饮片的性状特征,再用智能手机拍照,保存其1倍、3倍、6倍图像,再对比观察,进行鉴别。
2 结果
2.1 体积较小的中药饮片的成像鉴别
果实种子类中药饮片普遍比较小,如:紫苏子、莱菔子、芥子、南鹤虱、蛇床子等直径都只有几毫米,观察和鉴定时有一定的难度,运用智能手机的放大成像功能,它们的性状鉴定特征被清晰的放大,观察和辨识效果明显提高,图像还可以做成“标本”,以便以后对照使用,使鉴定的结果更加可靠、准确。示例如下:
2.1.1 炒莱菔子成像鉴别
炒莱菔子主要鉴别特征呈类卵圆形或椭圆形,稍扁,长2.5~4mm,宽2~3mm。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一端有深棕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5]。这些特征很难用肉眼看清,见图1;将图像放大3倍,其形状和大小容易观察和测量,见图2;将图像放大6倍,种脐、纵沟清晰可见,见图3。
图1 炒莱菔子原图
图2 炒莱菔子放大3倍
图3 炒莱菔子放大6倍
2.1.2 炒芥子成像鉴别
炒芥子主要鉴别特征呈球形,直径1.5~2.5mm。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5]。这些特征很难用肉眼看清,见图4;将图像放大3倍,其形状和大小容易观察和测量,见图5;将图像放大6倍,点状种脐清晰可见,见图6。
图4 炒芥子原图
图5 炒芥子放大3倍
图6 炒芥子放大6倍
2.1.3 炒紫苏子成像鉴别
炒紫苏子主要鉴别特征呈卵圆形或类球形,直径约1.5mm。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网纹,基部稍尖,有灰白色点状果梗痕[5]。这些特征很难用肉眼看清,见图7;将图像放大3倍,其形状和大小容易观察和测量,见图8;将图像放大6倍,表面的暗紫色网纹、稍尖的基部清晰可见,见图9。
图7 炒紫苏子原图
图8 炒紫苏子放大3倍
图9 炒紫苏子放木6倍
2.2 鉴别特征细微的中药饮片的成像鉴别
除了体积较小的果实种子类,有些根茎类、皮类等的鉴别特征也比较细微。示例如下:
2.2.1 人参片成像鉴别
人参片主要鉴别特征呈圆形或类圆形薄片。外表皮灰黄色。切面淡黄白色或类白色,形成层环纹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的点状树脂道及放射性裂隙[5]。这些特征很难用肉眼看清,见图10;将图像放大3倍,形成层环纹及放射性裂隙可见,见图11;将图像放大6倍,点状树脂道及放射性裂隙清晰可见,见图12。
图10 人参片原图
图11 人参片放大3倍
图12 人参片放大6倍
2.2.2 西洋参片成像鉴别
西洋参片主要鉴别特征呈长圆形或类圆形薄片。外表皮浅黄褐色。切面淡黄白至黄白色,形成层环棕黄色,皮部有黄棕色点状树脂道,近形成层环处较多而明显,木部略呈放射状纹理[5]。这些特征很难用肉眼看清,见图13;将图像放大3倍,皮部点状树脂道及木部放射状纹理可见,见图14;将图像放大6倍,点状树脂道及放射状纹理清晰可见,见图15。
图13 西洋参片原图
图14 西洋参片放大3倍
图15 西洋参片放大6倍
3 讨论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周明提出在“辨状论质”理论的基础上,可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饮片外观质量进行检测,可进一步弥补中药饮片传统性状检测客观性上的不足,强化饮片性状检测的科学性[6]。现在具备成像功能的智能手机几乎人手一部,这为成像鉴别中药饮片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有效保障。据初步调查,当今市面上的具备成像功能的手机,一般能将图像放大到10倍左右,随着4G、5G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应用,手机成像后,能及时保存、传输电脑处理和在线交流、分析、咨询等。
基层医疗机构基础配置条件有限,在中药饮片的验收工作中,可充分运用智能手机的成像功能,能起到简、便、快、准的效果。拍照出来的中药饮片图像还可以保存下来作为珍贵的教学、研究、交流、宣传资料。此法通过笔者在中职卫生学校教学中的运用,学生普遍反映较好。这种“教”与“学”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此举可谓是对传统性状鉴别法的传承与创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