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蒜价格异常波动的探究
2020-12-09高塽于欣雨
高塽,于欣雨
(1.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烟台 264000;2.青岛农业大学,山东青岛 266000)
作为我国小宗农产品的代表,大蒜具有很高的市场认可度和敏感性,但由于市场份额很小并且产地较集中[1],因此缺乏及时且准确的市场价格信息。如从2007 年以来,金乡大蒜价格频现“过山车”[2],2010 年4 月,蒜价较2008 年的最低值疯涨35 倍后,大蒜价格波动十分剧烈,在短期内暴涨暴跌现象频繁。这种异常的波动对农民稳收增收、大蒜相关产业链条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同时对我国居民消费也产生了不良影响[3]。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大蒜价格异常波动背后的规律和原因,再从大蒜市场和政策的现状入手,提出了改进方案以稳定大蒜价格。
1 我国大蒜价格波动情况
1.1 大蒜价格年际变化大
图1 显示了2006—2019 年大蒜价格年际变化趋势。由图1 可知,此期间大蒜价格波动较大,一共经历了5 次起伏,其中2017 年4 月的峰值价格为17.50 元/kg,是14年间的最高值;2008 年4 月大蒜价格一度跌至0.50 元/kg,为14 年间的最低值;最高值与最低值间差距高达17元/kg。大蒜价格在剧烈的波动中依然存在着相对平稳期。第一段平稳期在2007 年下半年,直到2009 年5 月,大蒜价格持续低迷,几乎看不到波动。第二段平稳期在2014—2015 年上半年,大蒜价格基本维持在4.0 元/kg。
1.2 大蒜价格波动具有季节性
图2 显示了2015—2019 年我国大蒜价格情况。由图2 可知,除2015 年大蒜价格波动较为平稳,基本呈稳定的上涨态势之外,其他年份里均有明显的价格波动且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在每年5 月末,蒜价都有明显的回落且基本都为每年的谷底价格,这是因为5 月末是大蒜主产区河南、山东的收获期,新蒜大量涌入市场,这种情况在2017 年尤为突出,大蒜价格经历了“断崖式”下跌,从5 月初的11.50 元/kg 降至5 月底的4.70 元/kg,价格约为原来的五分之二。每年的6 月份会经历一个短暂的回升,除了之前下降之后,人们纷纷囤货抄底,等待时机出手的原因外,新蒜大批量上市的高峰已经过去,市场上大蒜的交易量显著下降。随着8 月底全国大蒜收获接近尾声,供应充足,市场趋于理性的情况下,除春节期间稍有上涨外,每年的大蒜价格基本平稳,不会有大幅的波动。
2 我国大蒜价格异常波动的原因分析
2.1 当年新增供给量不稳定
大蒜是非生活必需品,在没有强制政策的前提下,其供给量受往年库存、当年新增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且农户生产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气象灾害也会严重影响大蒜的产量[4]。总之,大蒜种植面积不稳定、自然灾害导致产量不稳以及生产成本问题是造成大蒜供给量不稳定的原因。
2.1.1 种植面积不稳定
由于大蒜种类多,种类间差异大,各个种类单产变化不大的条件下,以大蒜种植面积代替当年新增供给量规模来体现每年新上市大蒜的供给情况(除去自然灾害等因素)。图3 显示了2015—2019 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及年均价格对应图。由图可知,此期间全国大蒜种植面积具有不稳定性。这是由于农民种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因为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及时传递到农民手中,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之间信息缺乏交流与沟通,经常使农民无所适从,而口头信息、种植经验和周围农户种植意愿等因素是农户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5]。因此,大蒜的种植面积和品种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年均价格与种植面积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在2015—2018年,负相关关系尤为明显,种植面积与年均价格之间反向变化;虽然在2018—2019 年都呈上升趋势,但是2017—2019 年的种植面积增加的同时,年均价格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总体上也符合负相关的特征。随着2016 年种植面积急剧下降至五年间最低点314 000 hm2,较最高值下跌约19.50%,当年新上市的大蒜产量随之下降,新蒜供给量为5 年最低点,对应的年均价格也就是5 年最高点。因此种植面积的变化是大蒜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之一。
2.1.2 自然灾害导致产量不稳
气象灾害作为不可抗力因素,极易造成大蒜产量的大幅波动。如2016 年年初寒潮十分严重,影响时间长、波及范围广,2016 年影响较大的两次降温分别是1 月3日、1 月22~24 日的强降温、降雪天气,被称之为‘霸王级’的寒潮。姚升等[6]认为气象灾害作为农户不可控制的因素,对大蒜产量具有负向的影响。正值生长关键期的大蒜遭遇冻伤,对我国北方的大蒜主产区部分地区具有毁灭性的打击[7]。由此,当大蒜生长期受到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时,供给会随之下降。
2.1.3 人工成本升高
表1 2018 年金乡大蒜种植成本Table 1 The cost of garlic planting of Jinxiang county in 2018
表1 显示了2018 年金乡每公顷大蒜的种植成本。由表可知,人工成本高达23 250 元/hm2,占大蒜种植总成本的38.46%,人工成本仍在逐年上升,而大蒜多为散户种植,规模化程度低,生产成本很难降低,因而种植成本会不断上升,这也是导致大蒜价格的预期价格较高的原因。一旦价格产生了波动,由于较高的成本,很容易造成严重亏损,为了及时止损,低价恶性竞争又会让大蒜价格进一步下降。
2.2 库存量不稳定、游资炒作严重
新鲜大蒜经风干、辐照后易于贮藏,损耗率小且冷链物流发展迅速,因此市场上主要销售的是经过简单加工后的“冷冻蒜”。而普通消费者所购买的大蒜都是由农户卖给大蒜经销商,经过多重分销后再进入超市、菜市场等地销售,中间环节十分复杂。市场发育不成熟是大蒜吸引游资炒作的重要因素。大蒜市场发育不成熟,产区集中,大蒜总量少、盘子小,某些经销商或投资人可以通过串通、联合等手段操控市场价格[8],根据市场行情灵活经营,适时囤抛,个别还会囤货居奇,哄抬物价以获取最大利润[9]。游资炒作的投机行为造成了蒜价剧烈波动,使普通农户和终端消费者利益受损。
3 对我国大蒜价格异常波动的思考与建议
3.1 推行种植标准,推广机械化,降低种植成本
大蒜价格的波动对普通蒜农的影响极大,要想减小价格波动带来的巨大种植风险,就应当从降成本和提质量入手。因此,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机械化种植规模是目前可行的措施。农户土地规模化程度低,加之种植行距、植株深度等没有统一标准,实施机械化作业困难[10]。推行统一的大蒜种植标准,由政府规定合理的种植间距、植株深度等种植标准,才能便于大蒜播种、收获等种植活动的大规模机械化的实现,从而大规模节省人工成本,在价格波动时降低损失,才能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少价格波动对蒜农的不利影响。
3.2 改善目标价格保险运行机制
大蒜目标价格保险是对农户在大蒜市场交易中因价格下跌风险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而向农户支付一定损失补偿的保险,承保农户面临的市场价格风险,是一种市场化的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手段[11]。目前,该保险在全国多个大蒜主产区正在进行小范围试点。但是目前的目标价格保险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包括目标价格低、投保面积受限和农民投保意识较弱等问题,改善目标价格保险的运行机制亟待解决。
3.2.1 完善目标价格制定机制、提升理赔比例
目标价格保险中的目标价格是参照参保期间的前3年的平均生产价格(地头收购价格),综合考虑成本变化等因素确定[12]。理赔的计算公式为赔偿金额=保险金额×保险面积×[(目标价格-实际价格)/目标价格][13]。由公式可以看出,目标价格是影响赔偿金额的重要因素。表2 显示了2015—2018 年金乡县目标价格保险理赔及损失情况,由表2 可以看出2015—2018 年,作为目标价格保险重要试点的金乡县蒜农所获理赔最高为损失的34.60%,仍然很难弥补由于大蒜价格波动引发的损失,而目标价格制定过低是理赔金额少、损失弥补程度不足的关键。
表2 2015—2018 年金乡县目标价格保险理赔及损失情况Table 2 Insurance claims and losses of target price in Jinxiang county from 2015 to 2018
因此,为了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理赔比例应当得到合理提升,目标价格的制定细节也应该更加完善,制定程序应当更加透明,从而引进多主体参与,尽力确保农民群体的损失最小化。
3.2.2 适当放宽承保面积限制
以全国最大的大蒜集散中心金乡县为例,从2015 年大蒜目标价格保险实施以来,每年投保面积都有严格的限制,具体如表3 所示。
表3 2015—2019 年金乡县大蒜种植面积及限制承保面积情况Table 3 Garlic growing area and restricted coverage area of insurance in Jinxiang county in 2015—2019
由表3 可知,排除2015 年是第一年试点,规定承保只有10 000.00 hm2的试点因素,2016—2018 年的3 年间,当地政府对于承保面积分别限制在种植总面积的65.01%、49.42%和50.39%,在2019 年当地限制面积为限制承保比例不得超过种植总面积的60.00%。政府对承保面积的约束配置应当逐步适当放宽,尽量满足大蒜目标价格保险的市场需求。
3.2.3 提升蒜农参保意识
大蒜目标价格保险并没有发挥显著作用的原因之一是部分蒜农参保意识薄弱,认为自身承担10%保险费额外增加了种植成本,是一种不划算的做法[14]。因此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目标价格制定规则,减少政府对投保面积和目标价格的干预,让市场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推动大蒜目标价格保险制度更好地为种植户分担风险,同时也要进行关于大蒜目标价格保险的宣传,让农户了解并乐于参保。
3.3 提高透明度,利用信息引导,克服经营盲目性
引起大蒜价格波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蒜农和各级经销商之间的价格信息不对称。不同地区以及大蒜销售产业链上的不同主体对价格、库存、种植等信息不可能完全了解,比如经销商在向蒜农就地收购和蒜农将自家大蒜运往经销市场售卖的价格之间存在差异,蒜农处于整个产业链的起始端,与大中型经销商相比,往往对价格行情了解不透彻。因此,在大蒜收购时,越下游的经销商往往会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去以低价囤积再趁高价卖出,造成价格波动。
此外,蒜农决定种植面积时往往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不了解全面准确的种植规模信息的情况下,很容易遭遇“大小年”,造成损失。所以,除了政府加强引导和监管之外,加强市场化信息建设,提高大蒜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包括种植面积、产量、库存量等信息,降低恶意、虚假信息和不准确的价格预期对大蒜价格造成的不良影响[15],也应当是抑制大蒜价格波动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