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09刘玉娟
刘玉娟
(中共无锡市委党校 江苏无锡 214086)
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纳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改革开放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民营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多,对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完善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国际国内环境的快速变化,民营企业在规模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阻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分析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
改革开放前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建国初期,由于不能立即进入社会主义,当时还要允许资本主义的存在和发展,保护相当数量的资本家。中国当时的主要经济支柱仍然是资本主义,要阶段性联合资产阶级,形成统一战线。目的是为了完成阶段性任务,先发展资本主义,把经济搞上去,才能逐步进入社会主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进化论的观点,社会主义应该生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经济程度上,但是在1949年时,中国经济仍然处于前资本主义阶段。因此,在建国初期的恢复生产阶段,主要任务是没收官僚资本,创办国营公司,保护私营工商业恢复生产。新中国成立前制定的施政纲领中也指明:“凡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私营经济事业,人民政府应鼓励其经营的积极性,并给以优待”。当时,刘少奇也明确提出,不能把资本家当成斗争对象,而是要当成争取对象,所以当时对资本家的团结是很积极的。因此,在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户数、职工人数以及总产值,增长幅度都很大。
1953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阶段。要完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实现公私合营以及“一大二公”的公有制经济,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到1956年底,“占私营工业总产值 99.6%的企业和私营商业资本额93.3%的商店完成了所有制改造”不过,在“一大二公”所有制之下,私营经济“仍然保留了城乡极微量的个体经济和广义民营经济‘形态’——面广量大的城乡集体经济,这和改革开放后的乡镇企业及改制民营企业、次生型民营企业发展有着直接血缘关系。”
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这一阶段经历了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91年底党的十四大确立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个体经济率先获得快速发展,私营经济经历了从无到有的曲折发展过程。
新中国伊始的计划经济时代,经济模式偏重发展重工业,导致工业高积累而生活资料的生产被忽视。后来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各项生产的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思想观念层面也长期奉行极“左”思路,虽然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人民生活水平依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党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个体私营经济得到了政策上的支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等政策的实施与贯彻,虽然遭遇了一些阻碍与曲折,但随着私营经济在1988年写入宪法,在法律上得到正式承认之后,开始加速发展。
从1979年到1992年,邓小平多次论述了计划与市场问题。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明确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党的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此,国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民营经济开始逐渐进入国际化发展阶段,开启了由少到多、由弱变强的新阶段。
我国民营企业的问题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是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
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一段时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风险积聚,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给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又给民营企业带来巨大的外部冲击,占我国出口总额的45%的民营企业,势必会受到巨大影响,一些为出口企业配套或处在产业链上的民营企业也会受到影响。
我国经济阶段性发展的结果。我国经济经历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过程。当前,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扩张速度放缓,消费结构全面升级,需求结构快速调整,对供给质量和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给企业带来转型升级压力。
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一部分民营企业经营比较粗放,热衷于铺摊子、上规模,负债过高,在环保、社保、质量、安全、信用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稳健甚至不合规合法的问题,在加强监管执法的背景下必然会面临很大压力;一些民营企业不具备健全的企业治理结构,尤其是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还有一些企业依然实行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传统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结构也相对落后;还有一些企业,没有建立能应对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制度和措施;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的缺乏社会责任,担当意识薄弱。
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出台的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很多,但存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有些部门和地方对党和国家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工作中存在不应该有的政策偏差,在平等保护产权、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
融资困难。当前许多民营企业都存在融资困难问题,直接导致企业发展缺乏资金支持。大部分民营企业通过银行信贷方式进行融资,由于社会经济出现下行,银行信贷又属于周期行为,加之很多银行信贷更倾向于政府及国有企,这就导致民营企业的融资出现问题,从而产生资金断裂、导致资金危机。另外,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也较高。虽然银行的信贷利率有所调整,但由于企业需要负担各项费用,诸如保险费、中介费等,导致融资成本相对较高,造成企业的信贷压力。
我国民营企业的对策
坚持党对民营企业的领导
我国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市场活力离不开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的中坚力量也是民营企业。中国共产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观点一直没有动摇,并且不断深化,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改革开放以来,从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来看,关键在于党的领导。虽然在党对民营企业的领导的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诸如过度监管、调控僵化等,但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成果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有能力在面对世界范围的困难时,能领导民营企业应对各种挑战,强力抗击金融风暴,大大增强了民营企业的生存能力,使得民营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获得更稳定的发展。新时代下,强调坚持和完善党对民营企业的领导,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体现。特别是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导致世界经济出现逆流化,甚至逆全球化,由于党的领导,我国的民营企业与世界其他国家对比起来,抗风险能力更强。首先,要保证中国共产党引领民营企业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前进;其次,要通过改革,继续完善党对民营企业的领导方式,优化领导结构,切实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增强抗风险能力,增加企业效益,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实现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减轻民营企业税费负担
税费是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税费成本较高是不少民营企业的痛点。要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行动的各项工作,将降低企业负担落到实处。中央已明确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主要强调落实已有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优化征管服务。
1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用26条举措支持民企发展,其中之一就是“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意见》称,“切实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实施好降低增值税税率、扩大享受税收优惠小微企业范围、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降低社保费率等政策,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建立完善监督检查清单制度,落实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清理违规涉企收费、摊派事项和各类评比达标活动,加大力度清理整治第三方截留减税降费红利等行为,进一步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切实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费用。既要以最严格的标准防范逃避税,又要避免因为不当征税影响企业正常运行。”
未来,一些减税降费的新政策也将相继出台。此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研究对制造业重点行业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这样,未来先进制造业等重点行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可能有望从现有的75%提升至100%左右。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企业自身要注重积累控制负债,不能靠高负债筑金字塔,而要靠不断的自我积累使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还要根据需求选择融资方式,不同的融资形式有着不同的融资成本,有的表现在利率上,有的表现在费用上,企业需量体裁衣,在满足融资的同时,尽量选择低成本融资。
政府部门也要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消除对民营企业的歧视,对民营企业提供相对公平的金融服务,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比例。“健全和完善融资体系,大力发展中小型金融机构,消除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体系的壁垒,建立地方性的、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制定科学的监管办法和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合理贷款,节约成本。把贷款时间适当拉开,分成短期、中期、长期几个不同的时间段,把存款压缩在基本保证生产经营资金的额度内,有钱及时归还银行贷款,可以大大减少成本,如果企业生产经营波动性大,可以通过临时调整贷款增减额的方式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市场空间。
注释
[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第798页 。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7-8。
[3]邹东涛.欧阳日辉.新中国经济发展60年(1949-2009)[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第116页。
[4]陈东,刘志标.新中国 70 年民营经济发展: 演变历程、启示及展望[J].统计学报,2020(2):第85页。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6:798。
[6]王华华.新时代党的领导与民营企业“两个健康”发展共振性研究[J].行政与法,2020(10):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