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县柑橘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20-12-09汤婧
汤 婧
(青田县农业农村局,浙江 青田 323900)
青田县栽培柑橘历史悠久,在20世纪80、90年代,全县最鼎盛时期柑橘种植面积达3933.33hm2,是青田县的主导农业产业,是山区农民致富的重要门路。一直以来,“东梅西橘”是青田县努力打造的农业产业格局,柑橘主要分布在西部腊口、舒桥、祯埠等乡镇,该区域低丘缓坡山地多,气候、土壤酸碱度适合种植柑橘。2002年产自腊口镇山鹤牌柑荣获浙江柑橘博览会金奖,2007年腊口镇获得浙江省柑橘优势产业强镇,青田县柑橘在全省小有名气。但近十多年来,西部柑橘产业发展逐渐失去昔日光彩,效益极低。在此背景下,剖析青田柑橘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对促进柑橘产业发展极具必要性。
1 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
1.1 柑橘种植品种单一
目前青田县柑橘种植面积达1166.67m2,其中椪柑占85%,温州蜜柑占13%,杂柑类占2%。总体柑橘种植品种单一,成熟期搭配不合理,和全国其它区域柑橘相比,在品质、品种、成熟期等方面完全没有竞争优势
1.2 柑橘面积急剧减少
青田县柑橘种植面积由鼎盛时期的3933.33hm2减少至1166.67hm2,由多方面因素综合造成。一是柑橘效益低下,全国柑橘产业接近饱和,市场价格常年低迷,打击橘农种植积极性;二是柑橘黄龙病蔓延,难以防范,每年挖除病株上万棵,管理难度大;三是2016年的低温冻害造成大面积柑橘冻死,对柑橘产业发展可谓是雪上加霜;四是农村劳动力结构改变,当年的劳动力种不动,当下的年轻人不肯种。
1.3 柑橘价格低下销售困难
青田县柑橘还处于初级销售模式阶段,销售渠道单一,主要依赖收购商上门收购。近五年来,柑橘的销售问题尤为突出:一是柑橘滞销严重,出现无收购商上门,柑橘失去销路;二是即使有人收购,柑橘只能贱卖到两三毛钱一斤,还不够成本,索性烂在地里。
1.4 农民种植柑橘意愿低迷
在腊口镇陈山窟村,有农民已自行在柑橘园里套种杨梅,准备等杨梅来年投产时,把柑橘树一一砍掉。在有些山块,可以看到整片都是杨梅树。通过访问,近几年杨梅价格高效益好市场行情稳定,农户对种植杨梅表现出了更大积极性。农户的种植意愿总体归纳为:一是大部分人对柑橘种植丧失信心,在无销路、价格保障下,续种柑橘意愿低下;二是如果有好的柑橘新品种,少部分人愿意尝试更换;三是大部分人对更换种其它杨梅等水果表现出更大的兴趣。
2 产业转型升级政策建议
2.1 尊重市场规律,加快转型升级
区域内水果产业的发展有它的生命周期,从初步发展、规模扩张、稳步发展到衰退阶段,这是一个产业必经的历程。青田县柑橘产业目前处于衰退阶段,究其主要原因,这是一个市场自发性调节的结果:外部环境状况是全国柑橘市场饱和、市场竞争力越发激烈、柑橘品种日益丰富、消费习惯转变等;内部因素是青田县柑橘产业发展还未跟上市场调节的步伐转型升级,终而导致日趋衰落。根据实际情况,要想让青田县柑橘产业恢复昔日鼎盛状态已不切实际,只能努力注入“强心剂”增强青田县柑橘产业的生命力。而这前提是必须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进行市场剖析,精准产业定位,引导转型升级。
2.2 提高生产水平,打造特色品牌
紧紧围绕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三个方面采取相应措施[1]。品种方面,一是进行柑橘品种改良,适当引导农户丰富种植适栽柑橘品种,如甜桔柚、特早熟蜜柑、宫川等[2];二是进行其它水果换种,如改种杨梅、桃、李等适栽品种。品质方面,良好的管理水平是保障品质的前提条件。一是坚持标准化生产。在主产区形成科学、统一、高效、生态的标准化种植体系,组织开展以防治木虱、黑点病等病虫害为主的统防统治工作,提升果品品质,有效遏制柑橘黄龙病蔓延;二是在关键农时前在每个主产区开展柑橘标准化生产技术为主题的培训,发放宣传资料,并派驻科技特派员常年指导;三是规划创建若干个柑橘产业提升示范基地,集中资金、技术等支持示范基地发展,从而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品牌方面,以品质为基础,建设溯源体系,挖掘当地柑橘特色,统一柑橘包装和商标,举办柑橘采摘活动,注重新媒体宣传,努力打造属于青田本地柑橘的品牌。
2.3 拓宽销售渠道,加快三产融合
解决柑橘销售难的问题,关键是要实现销售渠道多元化,摆脱收购商主宰一切的局面。一是进行网上销售,借助互联网平台去扩大柑橘产品交易范围,扩大市场;二是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华侨、乡贤、企业老板等资源帮助销售柑橘,如2016年腊口镇有三千吨柑桔远销东北和俄罗斯;三是结合农旅融合发展柑橘产业。柑橘是不可多得的南方特色景观果树,是适合农家乐采摘游的水果品种。鼓励发展果园型农家乐,利用柑橘产业促进乡村旅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