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肽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12-09姜长兴
姜长兴,王 丽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1.神经内科;2.护理部,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中国是世界上脑血管病负担最大的国家,不仅因为其人口基数庞大,且中国人群更易罹患脑血管疾病,其中约有60%~80%为缺血性脑卒中。近年来,脑卒中已经取代心脏病及肿瘤类疾病成为我国成年人群死亡和残疾的第一位原因[1]。更令人担忧的是,自20世纪末以来,西方国家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降低,而在中国却逐年增长,已成为国民健康的第一杀手[2]。我院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纳入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 0 1 8年06月~2019年06月患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3~76岁,平均(60.42±10.2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56~79岁,平均(61.05±9.35)岁,2组患者年龄、性别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压、降压以及降脂等常规治疗。
2.2 观察组治疗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41),25 mg,2次/d,治疗疗程为14 d。
2.3 疗程
2组患者均进行14 d治疗,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
3 疗效判定标准
3.1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该量从意识状态、双眼水平凝视功能、面瘫、语言、手肌力、上肢肩关节肌力、下肢肌力、步行能力八个方面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功能评价。每个方面赋值0-6分。
3.2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采用Barthel ADL指数,评定内容共10项,满分为100分,此项可客观地反映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水平。
4 统计方法
研究结束,采用SPSS 16.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5 研究结果
5.1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治疗前,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96±6.53)分,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7.86±7.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86±2.35)分,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76±6.34)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其下降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5.2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7.15±10.56)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48.07±9.6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73.17±10.21)分,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61.27±11.25)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比较,观察组疗效明显,其上升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6 讨 论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急性阻塞后出现的一系列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我国每年脑卒中死亡人数近160万,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50万例,脑卒中幸存患者为750万例,每年因脑卒中治疗产生的医疗费用约400亿元人民币,是心血管疾病医疗费用的10倍,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城市化的进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比例还将会继续逐渐升高,这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压力,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将可能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3]。
丁苯酞是现今临床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常用药物,大量研究表明,丁苯肽可以重构脑组织缺血区的微循环,阻止已经形成的血栓进一步扩大,有效地缩小脑梗死的梗死面积,其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减轻脑组织损害,最终达到神经功能恢复的目的[4]。
综上所述,两药合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