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健康、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0-12-09陈昆亭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生供给高质量

陈昆亭 ,周 炎

(1.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2.云南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一、引 言

本文讨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其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二,如何正确认识“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如何正确处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关系? 这是解决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关键。第三,如何实现长期经济“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为什么要讨论这几个问题呢?

首先,高质量发展是2017 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18 年3 月5 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深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9 方面的部署,都围绕着高质量发展。报告指出:“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上述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

上述这些论述具有充分的科学性,但具体的科学性在哪里,群众和各中下层领导未必清楚,学术智囊部门有责任讲清楚。但至今仍存在诸多认识误区,这表明学术智囊部门的工作仍没有做透。2018 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国内经济学界做出的相关分析和提出的政策建议存在较大分歧。围绕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判断和下一步宏观经济政策布局等内容,也存在较多不同的解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这说明大家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大家的认识差异的基础依然存在,就可能形成不同认知和解读。因此,根本问题是如何解决大家认识不清或形成不同认识的根源。因而,从科学规律的角度进行清晰地解读是必要的。

其次,对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的认知存在误区。比如有人认为:“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总量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需求侧。当前经济进入新阶段,经济运行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这样的表述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极容易引起误解。在过去的三四十年,经济高速增长,总体经济发展处于供给不足阶段,因而认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表现为“总量问题”并没有错,但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需求侧”,这是有歧义的。这可以理解为总需求一直不能得到满足,因而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需求侧也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这样理解貌似是合理的。但实际上,这一阶段总供给处于不足的阶段,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施力点,因而,从这个角度应当说供给侧才是矛盾和问题的主要方面才对。同样,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理解“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呢? 中央提出“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要务,其核心意义在于强调人们需求的不断升级变化,以及高质量高要求的趋势,因而,强调供给侧为主要矛盾,实际上是要求供给侧要自我实现面向高质量需求的自新过程。而不应简单理解为以供给侧创新发展引领需求侧发展,即传统的萨伊思想。造成这样的认知矛盾和差异的原因,本质上在于传统主流宏观经济学发展和增长理论的缺陷。因而,从理论深处讨论清楚对于提升认识和进行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都是极有必要的。

第三,近期学界政界存在“以报告解读报告”等现象,使党中央精神流于泛化,缺乏说服力,造成群众难以理解和信服。针对这种情势,一方面要展开坚决严肃地批评,另一方面亟须提供科学的方法或论断来解读党的重大战略的知识。造成这些知识阻隔的原因,一是部分官员主观不勤奋、不认真学习理论,另一方面是这方面知识的供给不足。

现有的相关论述起到了一定引领解读的作用,但基本都是强调从供给侧着力。然而实际上长期经济增长是由供给和需求双方的协调一致的共同增长来实现的。单方面的发展都无法真正实现实质的增长,这正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均衡理论的思想内涵。供给侧能力的发展是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的保障;同时,旺盛的需求也是供给能力增长的动力。需求不足会造成供给侧产能过剩,无论是主动去产能或者被动地由市场行为淘汰过剩产能,都会造成潜在的生产能力的浪费,都将造成严重的社会成本和福利损失。供给能力(即生产能力)低下,不能满足社会的总需求,同样无法将充足的需求“变现”为均衡的生产水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表示,“在微观上,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在生产要素、生产力、全要素效率的提高之上,而非靠要素投入量的扩大;在中观上,要重视国民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区域结构等的升级,把宝贵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在宏观上,则要求经济均衡发展”。因而,正确理解“供给”与“需求”的关系需要从均衡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

二、长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理论是高质量发展的科学理论基础

(一)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发展

在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微观经济结构,不同的经济结构①总结近代发达国家经济的发展历程,在工业化初期,经济结构构成表现为总资本积累水平不高,劳动力知识技术化水平偏低或接近于零,经济发展以农业经济为主。进入工业化阶段,劳动技术化知识化水平提升,资本积累水平提高,生产以工业经济为主。更深入的讨论在本文后面进行。决定不同阶段经济增长动力的不同。但不同阶段经济增长动力的内在转换机制以及不同的性态是增长理论长期研究和仍需探索的内容,这正是宏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目标和任务。

增长理论从最初的新古典增长理论①新古典代表性模型如Solow 模型、Ramsey 模型和代际交叠模型等。框架基础上逐渐发展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一致增长理论等②林毅夫教授直言新结构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在于追求结构变迁的内生机制,这与内生增长理论其实有相同的研究目标。实际上,一致增长理论的核心目标在于解释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系统一致的形成机制,因而本质上也属于大内生增长理论的范畴。。内生增长理论成为过去100 多年中主流的增长理论思想方法。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出现新趋势新特征(新时代大变局),内生增长理论也正朝向新的领域发展。

内生增长理论的思想萌芽产生于新古典增长理论繁荣时期的主要观察和思考。按照新古典理论的预测,均衡的资本边际回报率、均衡人均产出率都将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和总产出水平不断提升而下降,同时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将逐渐缩小。但著名的卡尔多事实表明,要素边际回报率非减,而且工业革命发生后的现实是,国家之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在此基础上,学者们开始考虑改进新古典增长模型,开启了内生增长理论的时代。经典的内生增长理论代表性模型有Romer[1]的知识增长模型③201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内生增长理论研究者以及环境生态相关学者,这既是对内生增长理论的肯定,更是对其进一步发展的期望。、Lucas[2]的人力资本模型、Aghion 和Howitt[3]、Segerstrom 等[4]的创新模型等。

从模型技术方法方面,Romer[1]、Lucas[2]分别引导了内生增长理论突破的两个主要方向,即分别在新古典一般均衡框架的Ramsey 模型中引入技术积累方程和人力资本积累方程。这类模型预测的结论包含两个核心点:一是经济收敛于平衡增长路径(BGP);二是BGP 均衡依赖于人口增长率。

内生增长理论较好解释了工业化初期的现象。其核心观点是:技术进步是现代增长的主要诱因;可以解释纵向增长问题;人力资本差异可以解释横向收入差。但20 世纪后的发达经济体相继出现了人口下降的特征,但仍可以继续保持持续的增长,同其他国家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因而传统内生增长理论难以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的人口增长与生产增长的正相关关系会在20 世纪发生逆转?

这催生了内生人口的思想,最早源于Becker、Murphy 和Tamura[5],此后由Galor 和Weil[6-8]、Lucas[2]等发展了增长理论的新领域——一致增长理论(UGT)。其核心思想是,人口的数量下降换取质量的上升,是进入工业化经济时代后,经济系统适应工业化时代对高技能劳动的更多需求的内生反应,是自然的过程,具有必然性。这基本上回答了“人口降,增长率不降”的问题。这一理论对理解当前中国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即中国经济进入工业化发展的新阶段,进入人口质量换数量的阶段,这是一个自然的内生过程,而且不构成制约可持续增长的必然因素。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有利于对现阶段中国经济持续减速的实际原因的确认,不能将经济减速归结到人口下降头上,也不必要为人口下降担心。同时该理论也增加了对工业化初始阶段到后工业化阶段的动态内生过程的解释,完成了两个内生动态转移过程的联系的系统性解释:一是从农业经济向初始化工业经济转化的过程;二是从初始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转化的过程。

(二)长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理论

长期经济增长的阶段性特征方面的研究文献有很多,代表性的如:早期的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过程中劳动的转移;近期著名的Oded Galor 的三阶段理论,主要划分为:马尔萨斯阶段、后马尔萨斯阶段和现代增长阶段,研究经济现代化过程中技术、知识、人口内生变化的特征。其他的研究还有:Stokey[9]研究1750—1850 百年工业化形成过程中贸易的促进作用;Lucas[2]研究人类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有制形式、制度体系、技术、资本以及人力资本等的变化对于社会福利、人均总收入水平的影响机制理论。Lucas 的研究堪称宏伟,视野博远、技术独特,但无法与传统宏观模型体系接轨,令大多数学者无所“师”从。总体来看,存在的阶段性理论大多以近现代工业革命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索工业化形成过程,研究不同阶段的特征和规律性等,但对后工业革命之后,即未来经济发展阶段的可能性的研究极少。

1.“三阶段理论”的核心思想

陈昆亭和周炎[10-11]提出的“三阶段理论”研究包括了对未来阶段的思考,讨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业经济向初始工业化转化的阶段)、第二阶段(初始工业化向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和第三阶段(后工业化向知识化内生增长转化的阶段)。该理论显著不同于现有的研究,其核心思想可概括如下:

(1)生产活动的动力来源于人们基本的生存需求和在此基础上不断增长的对新产品和服务的递增需求。生产增长的实现归结为两种基本途径:一是要素整合机制,通过先进管理和要素配置的合理化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改进①比如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村经济就在技术、资本、劳动等基本生产要素水平没有变化的条件下,通过体制的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激发要素潜能,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大提升。当农村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形成生产剩余之后,农村劳动开始向城市工业经济转移,为工业经济发展供给了充足劳动,这样又改善了工业经济的要素配置水平。改革开放后的商品经济市场化发展进一步提升各部门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水平。由此形成改革开放40 年高速经济增长。这是“要素整合机制”的典型案例。;二是技术创新机制,通过知识技术提升以获得效率改进,还可以不断创造新产品,直接扩大生产空间以实现生产增长。近现代经济都经历了要素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并在部门之间不断优化配置的发展过程。

(2)要素整合机制提升效率的空间是有限的。当资源和要素配置已经达到最优状态,则资源要素使用效率的潜力就接近最大值,进一步释放效率提升的空间就结束了(这就是所谓的各种“红利”消失)。因而,这种机制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有水平提升效应,可能还会有见效快、效果显著的特点,但没有长期可持续的使用效应。“技术创新机制”对于实现长期经济增长是有可持续效应的。因为,知识技术进步的空间是无止境的,新思想、新概念、新产品可以不断产生,技术手段就可以无限改进,经济增长的空间就可无限扩大。因而,这种机制不但能够实现生产效率的提升,还能通过不断创造新产品直接扩大生产空间,生产空间的扩大是实现生产增长的更有效途径。

(3)不同阶段要素禀赋结构不同。早期发展阶段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很少甚至没有工业,资本和知识技术也谈不上什么结构;初始工业化阶段,劳动知识化技术化水平很低,工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资本积累中基础设施建设占比较高,技术化的资本含量较低,知识技术储备中领先型科技技术含量较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劳动知识化技术化比例不断提升,人力资本储备和知识技术积累总量及其中高端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同时,物质资本积累的结构中蕴含的技术化成分也不断提升,当这些主要的要素结构性指标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经济就自然进入内生增长阶段。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内生的、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

(4)不同阶段家庭主观偏好需求不同。发展初期阶段,物质生活方面生存需求第一,这与农产品需要为主相对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基本生活需求普遍满足,生存不再成为问题,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表现为工业品需求持续上升,人们的需求向高品质多元化发展;进入后工业化、内生增长阶段,人们的文化、艺术、休闲等需求占比不断上升,甚至占优。当然,影响偏好的除了长期阶段性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还有认知水平、思想意识、文化制度等因素。

(5)不同阶段家庭财富结构比例不同。工业化初期,人们生活水平仍总体偏低,处于温饱阶段,几乎没有家庭财富积累;进入后工业化、内生增长阶段之后,纵向家庭财富积累逐渐增加,横向家庭间差距拉大。

2.“三阶段理论”的发生机制

(1)第一阶段的发生机制。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的过程史称“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也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令人激动的重大变革。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变化是物质资本积累,有一个基础结论是:资本积累足够高,超越固定门限水平后,才可能有R&D 行为发生[10]。这一结论建立了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的内在逻辑联系,表明只有在资本积累足够高的基础上,才可能有“建制”的技术进步;没有充分的资本积累,内生可持续的技术进步行为不会发生。在此基础上有一个核心结论[12]:资本积累初期(隐含资本积累水平低于门限水平),农业劳动的边际收益快速上涨到超越一个(几何加成的)动态门限水平①原文中数学公式表达的经济学含义是,该门限水平之所以是动态的,是劳动的边际收益表达的是价格水平,非存量水平,是随社会总体成本价格水平变动而变动。时,重商主义强度[13-14]对于资本积累是正效应;反之,是负效应。该命题结合前面结论指出,农业部门的繁荣是工业部门发展的前提。该命题不但确立了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化的关键“扳机”,同时建立了社会文化意识倾向同社会发展的内在逻辑。

在此阶段,物质生活资料的不足和供给是主要矛盾。物质需求是社会主要偏好行为特征,同时此时的社会总体资本存量水平低下,不足以支撑专业化技术研发部门的形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是这一阶段主要的经济行为特征,生产发展的机制主要表现为第一种机制(要素整合实现效率提升),具体表现为农业部门获得生产剩余后,农业劳动开始向工业经济部门转移,激励工业经济较快发展。总之,在平衡增长路径上,资本、产出、消费等的增长率都可以表达为人口转移率的函数。因而,这一阶段的增长源泉主要表现为劳动的转移②这一点与陈昆亭、周炎(2017)中模型经济的分析结论一致。。

(2)第二阶段的发展机制。进入20 世纪后,发达经济出现了典型的“人口下降、经济增长”现象。这与工业化初期的发展特征形成鲜明对比,史称“后工业化阶段”。其内在的机制为: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农业劳动向工业的转移已经结束,知识化、技术化劳动的需求增加,家庭选择减少生育,以培养高质量的技术化劳动。于是,社会人口增长率下降(发达国家后工业阶段的集体表现),劳动质量上升。与此同时,工业经济开始分化,低端产业逐步淡出,以高端产业为主进行发展,知识技术创新推动核心竞争力。但这一时期,知识创新部门规模效应还不够强,表现为(1-β)/t-1 的符号仍然为负,但由于人口增长n也为负,因而均衡增长率g∗=βn/[(1-β)/t-1] 仍为正[10]。这一结果暗示,在这一阶段,人口下降不但不是限制增长的要素,反而是“促进”增长的要素,如果此时人口仍然是增长的,则恰恰形成经济负增长的结果。

因而,人口结构实现“自然质转”是这一阶段经济内生发展动态的核心机制——人口内生机制[6]。这期间与第一阶段有极大不同,不再以劳动转移为主要特征,而是以人口数量下降、劳动素质提升,即劳动质量替换劳动数量为主要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而这种劳动要素结构的变化本质上仍然是要素结构调整的过程。

劳动总量是有限的,个体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通过减少劳动数量来获得劳动质量(知识技能)的无限提升。“劳动质转”机制不可长期持续。因而,总体来看,“要素整合”机制只在前两个阶段有水平增长效应,无长期可持续增长效应。

(3)第三阶段的增长机制。以“劳动转移”和“人口质转”为主要增长动力的阶段彻底结束,可以理解为第三阶段的开始。此时理想的状态是:经济要素(资本、劳动、技术等各方面)结构趋于稳定,各部门比例趋于均衡,长期经济增长率决定于内生的技术进步增长率。要实现这种状态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第一,知识生产部门的增规模回报效应(强度)足以补偿工业生产部门规模报酬减少的效应(强度);第二,经济系统(部门内、部门间)的“协调”发展③这里的“协调”发展有相对严格的要求。文中仅限于理论,没有深刻讨论,但“怎样的结构比例是最优的?”这本身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表明,这一阶段的内生增长的动力源于知识技术的创新补偿性,即决定于知识技术的创新水平。在模型经济中,长期均衡内生增长率g=[(1-Ч)w-δ-ρ]/σ,表明在内生可持续均衡条件满足时,长期内生增长均衡的技术进步率唯一由政策直接影响的变量是科教部门的劳动边际回报率(w)。这意味着,一方面要大力提升科教人员的边际产出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提升科教人员待遇以促进优秀人才流动到该领域,这是真正影响长期均衡增长率的唯一途径。

(三)“三阶段理论”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正确认识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含义不能脱离现代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即必须遵从“三阶段理论”所预测的一般规律性。要对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阶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对照“三阶段理论”,中国经济发展应当已经初步走完第一个阶段①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独特性,但总体仍符合本文“三阶段理论”描述的特征。如果将改革开放看作工业化进程的开始(实际上有研究指出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能简单理解为从改革开放开始,而是稍微更早一些),从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逐步出现大规模的农业劳动向工业经济转移,因而,这一时期表现为第一阶段的典型特征。,因为目前农村劳动继续转移向工业部门的增量早已结束。同时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18 年底的预报,中国即将出现人口负增长,而实际上,按照蔡昉教授的估计,劳动人口红利2013 年就已经结束,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初步进入第二个阶段。

一般来说,在后工业化阶段,即前文描述的第二个阶段,经济都会出现人口下降的特征,这已被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验证。UGT 类模型已经非常好地解释了这些特征形成的内在机制,即工业化发展更多地需求知识化技术化的劳动,社会家庭部门为满足经济发展的劳动需求,不得不供给培养成本大幅度提升的知识化劳动,同时子女养育的机会成本随着单位劳动时间报酬的提升而不断提升,这就迫使家庭部门生育数量受到质量的强约束。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成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根据这种理论,在进入第二个阶段以后会自然出现人口下降,这是进入工业化经济的必然过程。

有了这些认识,我们就可以正确定义当前发展的主要任务,明白当前的主要矛盾以及需要为下一阶段做好哪些准备。根据上述阶段性发展理论,第二阶段的主要增长动力源在于“质量换数量”机制。这正是中央提出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战略定位的科学思想基础。但这一阶段仍以“要素整合”以提升效率为主要增长机制,并逐步向更高级的“知识增长”机制阶段转化。社会各方面要逐步为第三阶段的到来做好微观基础准备。

三、抓住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正确处理“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增长机制是“质量换数量”,这意味着主要矛盾特征的变化。如何正确认识“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如何正确处理“供给侧”与“需求侧”关系? 这是解决高质量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关键。

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都存在“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但不同阶段有显著不同的“供需”关系。在从落后经济进入工业化发展的初始阶段,生产力水平严重落后于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更不用说更高级的需求。因而,矛盾的主要方面表现为供给不足。因此,大力发展生产、促进供给是该阶段的主要任务。但当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生产力水平获得较大增长并逐步实现基本物质生活需求逐渐达到饱和后,一方面需求侧开始发生变化,即人们的主观需求开始追求高质量、高品质,需求的层次开始提升、范围开始扩大;另一方面,传统的供给能力开始过剩,传统的供给体系变得落后。因而,高质量高品质需求增加与相应的供给不足的矛盾,以及传统产品需求饱和而供给能力过剩的矛盾,成为第二阶段的典型特征。

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关系是高质量发展顺利实现的关键,为此,我们需要讨论以“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关系为基础的长期增长的逻辑。

传统的长期经济增长理论基本上是在供给侧做文章。新古典增长理论建立在单侧部门的基础上(如索罗模型),主要研究资本、劳动、技术等供给侧因素对增长的影响及决定机制。内生增长理论和一致增长理论都建立在均衡框架下,看似兼顾了需求与供给两方面的贡献,但实际上,在传统主流的增长框架中,几乎永远假定需求是持续无限增长的,关于需求侧的结构性特征的讨论几乎没有。内生增长理论基本确认了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增长是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

因而,内生增长以及一致增长理论虽然都是建立在均衡的框架上的,但实际上这些理论都过度强调供给的作用,没有充分考虑需求的影响和作用,假定需求是无限的,消费者总是希望消费的越多越好。

凯恩斯理论强调需求的作用①凯恩斯学派非常重视“市场需求”或“市场”与“需求”,现代的经济学家们也大多认同“需求”具有重要的拉动经济的作用。但“需求”主要被用来讨论其在短期的作用,几乎没有被嵌入到长期经济增长的框架中。,但在主流分析方法中聚焦点落在了“市场不完备”和“价格黏性”等基本假设上,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供给理论方法的不足,但对总需求的形成机制,特别是需求不足的影响机制的研究并不充分。因此,至今增长理论领域仍以供给研究为主,而长期经济增长问题也被自然而然地认为主要是供给的问题。但问题是,当经济发展渡过物质需求满足为主的阶段后,即当生产力水平相对发达,供给超越基本物质需求的阶段的时候,仍以供给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显然失去实际意义。这正是现代经济学发展理论应当直面的问题,是时候需要重视需求理论发展了。

近期,陈昆亭、周炎[11]提出的“有限需求”理论正是沿着经济学家们关于消费需求的研究的一个最新拓展。传统的宏观理论中把消费需求看作是收入的函数。假定收入越高,消费需求越高。不同于传统,他们提出“有限需求”的假设,认为人们对一般具体商品的需求都是有限的,是有饱和期的,到达饱和水平之后,这些产品的需求不会再增加。从所给出的实证数据来看,现实中具体产业发展的特征的确与这一假设所刻画的特征相一致。李建伟在2019 所做报告中指出的中国许多产业进入饱和状态的事实也支持该假设。在此假设下一系列新的理论被给出,简单概述其要点如下:

要点1:长期经济增长归根结底取决于社会需求。需求是推动生产的根本动力,没有需求的创新无法获得支持,无法“实现”;超过需求的供给不能通过市场出清而获得社会的“认同”,同样无法“实现”。创新和生产无法“实现”,经济增长就会停滞。

要点2:现实经济中既有纵向的技术进步,也有横向的创新发展。纵向的技术进步不能促进需求增长,反而倾向于扩大不同消费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导致财富逐步聚集。而社会财富的过度聚集不利于长期经济增长,因为聚集在少数富裕群体的社会财富不能形成有效的需求,从而不能促进增长。横向的技术进步可以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但横向技术进步对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的推动作用会受到“社会财富结构、一般社会家庭偏好结构,以及新旧产品饱和度量对比值”等的影响。

要点3:一个(规模)确定的经济,对某种创新产品的市场总需求到达饱和期之前②实际上达到最优需求水平之后,该产业产能就会出现过剩,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开始下降。,该商品的生产受到市场需求推动,能够拉动经济实现增长。市场越大(经济规模越大),平均商品饱和期到达的时间越久③这取决于产业政策设置,为避免一哄而上的发展格局(类似光伏案例),也为保护产业盈利周期足以培养出产业创新的内生能力(可持续发展需要),需要限制进入新产业的资质和规模,要根据市场容量计算产能投入量。,单项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贡献期越长。但在规模确定的市场中,任何创新商品的总需求是有限确定的,是有饱和期的。到达饱和期后,该商品就会失去继续拉动增长的效应。

结合上述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更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正确处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就要尊重经济发展新阶段矛盾主要方面的转化。只有尊重符合实际的理论指导,才能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增长。结合“有限需求”假设下的新增长理论,“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发展理念应当正确理解为:适应人们对更高质量生活水平的新要求,改进落后的供给体系,在此过程中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增长。正是因为传统需求的饱和,才要不断增加新产品和高质量产品的供给。这不但是党中央提出的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唯一途径。

四、如何实现长期经济“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直面我国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一发展理念可以说是高质量发展的思想基础,而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现阶段目标,是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理性决策,二者本质上是内在一致的。所以当前阶段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就必须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这五个关键词具有高度概括性,但也存在显著的差别。其中,“创新、协调、开放”是方式方法,是发展的路径和手段:首先,必须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才有持续性动力(参考文献[10]中条件1);其次,要协调发展,经济结构才会合理,发展才会平稳,同样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参考文献[10]中条件2);再次,开放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只有开放,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才会有更多的需求和可用资源,因而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参考文献[11]中推论2)。总体看,这几个方面都是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条件。“绿色、共享”并非发展的实现条件,而是发展的目标,是限定最终要实现的发展的性质和特征,是对发展属性的定位。“绿色”限定发展必须是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是要求发展必须是在确保自然条件基本确保可以实现自我修复的条件下内生可持续的。“共享”表达分配属性,规定发展的结果。共享的字面含义很清楚,是说发展的成果要共同分享,但并不具体,没有说明如何共同分享,是均等的分享,还是按劳分享等等。而这一点又恰恰是极端重要的,是会反馈到发展过程,是诱发发展是否可持续的关键。“健康”则可以传达更准确和丰富的含义,即:既要分享,还要“分配合理”。因而,“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也可以综合概括为“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个维度的总目标。

“绿色”仍强调发展的属性是建立在自然环境等基础上的,而不是不顾环境条件制约的透支发展,正如前文介绍到的那样,现代增长理论已经开始将自然资源条件纳入增长理论的框架中。因而,这一目标维度重在刻画与自然协调性发展的指标性要求。“健康”强调经济发展的社会性目标的属性,是以社会福利的最高境界——“全体人民的幸福快乐健康”为宗旨的指标性要求,这与传统单纯追求效率为目标形成极大的不同,也不同于简单追求公平的目标,而是将公平与效率的矛盾统一于“健康”二字所涵盖的要求。这也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帕累托有效”标准所能够达到的境界。因为,这一目标的内在核心在于追求“全体人民的健康幸福”,即最大多数人的幸福①当个体利益与公众利益存在绝对不可调和矛盾时,帕累托有效规则实际上将陷入典型的哲学悖论。。“可持续”的含义是字面含义,强调长期经济增长的可持续,但实际上是最高境界的要求,是同时包含了对“创新、协调、开放”三个方面发展基本条件的要求,也包含了对“绿色、健康”目标实现的要求,也即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最终长期可持续的目标。这也是最前沿的现代增长理论应该建立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除了坚定伟大的理想和信念,还需要怎样脚踏实地的步骤呢?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持之以恒

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长期发展理念在现阶段的具体化战略任务,认识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总目标(以下简称“总目标”)的先进性,就会自觉理解坚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因为只有共产党以全体人民利益为目标,这与代表部分群体利益的政党形成鲜明对比,从本质上决定了“总目标”只有共产党会提出,并努力致力于其实现。中国共产党始终忠实于马克思主义政党组织的最高目标——实现共产主义。先是经过28 年的浴血奋战,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 多年来,不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和总体小康,而且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迎来了从站起来、富强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70 年的发展历程,蕴含了近代中华民族历次曲折磨难的经验积累,实际上是反复检验和比较后的最终的抉择,是证明,是宣誓——只有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忘初心,持之以恒,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重任才能高水平完成,“总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努力拼搏,取得了可歌可泣的成就。在这一过程中虽然也经历了一些曲折,但是,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从而确保了大方向的总体正确,即使走一些弯路,但总的发展成就仍非常显著。这说明理论指导的重要性,说明党的先进理论是指导总体发展方向确保正确的关键明灯。没有先进的理论,总方向不能保证正确,则不是弯路的问题,将是距离总目标越来越远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关于“不忘初心”的重要论述意义深远,是告诫全党和全国人民,总方向总目标总任务要牢记。

进入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相对地位和形势发生重要改变,我们可以参考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少,前进的困难也更大,参照物缺失,甚至连可以摸的石头也逐渐消失,前瞻性基础性理论亟待发展。如何在前行中尽量减少失误呢? 一个基本的逻辑是,只要初心不变,总目标常记于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则方向就不会错。

(二)尊重规律,因地制宜

在坚定大方向的前提下,如何更有效更高质地发展是新时代面临的急迫问题。正确的方法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和遵循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各地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差异很大,这形成了各地区发展成就和基础呈现巨大不同。针对这些差异,实事求是原则要求各地区发展要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结合实际特点发挥优势,则整体经济的发展才能协调,并达到最高效率。比如云南应根据独特气候特征,发展特色农业和与宜居相适应的特色需求,在未来高质量生活不断增加的趋势下必然大有可为;而杭州抓住先发优势走出特色电商之路,极具示范意义;深圳则率先成功进入高科技发展阶段,所以,深圳当前最急迫的问题是高科技类高端人才的供给不足,华为面向全球的人才统合战略是恰当必需的;而中西部发展相对落后,如何结合地区特点快速完成初始阶段的资本积累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正确认识这些需要遵循科学规律,需要认知一般化理论。

长期经济增长的“三阶段理论”是对增长理论系统一致分析研究基础上凝练的各经济发展阶段规律的深刻总结,是研究不同发展阶段特征问题以及不同阶段之间相互转化发展的内在规律的重要理论。党中央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围绕这一战略,不同地区应结合实际做出适合自身的发展定位。深圳等发达地区已经进入第三阶段,增长动力源于知识创新;而大部分地区则刚刚进入第二阶段,增长的动力源正是关键的劳动等基本生产要素“数量换质量”的转换阶段,重点是要素整合、效率提升,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支撑进入第三阶段的微观基础;一些欠发达地区仍然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脱贫攻坚),这些地区的重点应当放在加大基础建设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吸引资本进入,解放农业劳动,实现特色农业产值突围,力争劳动回流,逐步形成特色工业。

(三)绿色发展是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体现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深刻洞悉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其中的“绿色”理念意义深远,近年国际前沿增长理论不约而同地开始注重资源约束、环境、能源等方面的研究[15-21],这些研究逐步展开的是人与自然如何长期和谐相融的重大问题。先发国家已经经历了对资源环境损失式发展的阶段,普遍认识到确保环境可修复条件下发展的重要性,因为本质上这是真正长期可持续的必要条件。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逐步认识到“空气和水”的高质量是整体生活高质量的基础。

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建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和标准体系,建立绿色标准意义下可以相容的内生可持续发展理论,开展绿色标准相容的发展理论的检验试点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改进理论。在实践中进一步提升理论,再实践,直到获得稳定可靠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最终坚持在绿色相容的模式机制下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四)健康发展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是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这里“健康”的含义非常博大,包含“绿色、协调、共享”等多方面意义。绿色的才是健康的,这是字面含义。不协调的发展就会存在扭曲,就发展本身而言不可持续,则如此就不是健康的。因而,“绿色、协调”都是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共享”是“健康”的本质含义,同时“健康”还包含了“可持续”的含义。

要实现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健康发展”的理念和理论。关于健康发展理念的直接研究目前几乎没有。相近的研究主要从公平与社会福利最优的角度展开讨论。这里健康发展的理念应当包含建设“社会主义公平分配原则”以及在此标准下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最优效率存在性理论的建设。其中,社会主义公平分配原则应该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标准,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为基础,但要参考不同发展阶段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做出有利于激励发展的微调,微调的范围应当控制在当前阶段平均通胀水平之下。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发展的区域、城乡、部门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存在信息和制度等多方面流动阻滞,造成劳动价格扭曲依然严重。社会主义公平原则不是要绝对平等,而是要突出以劳动贡献为基础的价值判断准则,这不包括没有劳动能力的合法公民的社会福利定价。对于一般社会消费品的定价遵从市场定价的原则,但要确保市场竞争状态;对于一些稀缺性强和奢侈品等的社会主义定价原则应该引进到社会主义福利综合体系进行配置供给,以增加社会主义公平度。这方面的研究同样欠缺。

除此之外,还需要建立健康标准意义下可以相容的内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健康发展标准以社会主义公平为内核,兼顾阶段主要矛盾和问题,在此标准下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增长水平是一个系统性重大问题。这方面的研究同样应当在开展健康标准相容的发展理论的检验试点实践。新时代社会主义发展中许多问题是前所未有的,需要在实践中去探索和发展,然后总结经验,再改进理论、推广实践,最终坚持在健康相容的模式机制下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

只有贯彻健康发展理念才能增强发展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以共享为根本目的的发展。不健康的发展不可能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健康发展的目标之一。西方的高水平发展,以少数人根本利益为核心,大多数人无法分享发展和创新的收益,这样的发展不是健康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五、结 语

高质量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文重点讨论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三个方面的问题:(1) 理论基础;(2)主要矛盾;(3)如何长期可持续发展? 具体地,结合长期经济发展的“三阶段理论”“有限需求”假设下长期经济可持续增长理论对这一认识进行了解读,认为贴合理论基础,符合中国现阶段发展的实际;同时结合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性目标论证了“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国家更加长远阶段持续发展需要盯住的总目标。当前亟须构建“绿色可持续发展”和“健康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理念、原则和理论。

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总目标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具体落实和实现发展目标的执行体。所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始终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发展理论”所要求的原则,要始终遵照“健康可持续发展理论”所要求的原则①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原则、健康可持续发展理念及原则尚需发展。这里仅仅提出,另文展开。。当前理论发展探索研究的任务比任何时候都重,都急迫。思路、原则、方法研究清楚了,才能走得更快更好更远。磨刀不误砍柴工,该“磨刀”时一定要认真“磨”。

猜你喜欢

内生供给高质量
茶树内生菌的研究进展
内生德育: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路径探索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
趾甲内生—糖尿病患者易患并发症之二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