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丘陵山区果园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策略①

2020-12-09黄雁飞陈桂芬熊柳梅黄玉溢

热带农业工程 2020年3期
关键词:丘陵山区果树

黄雁飞 刘 斌 陈桂芬 熊柳梅 黄玉溢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广西南宁530007)

广西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水果产业发展极具优越性,当前广西已然成为我国的水果大省,是我国5个总产量突破千万吨的省区之一,也是发展果品生产特别是南亚热带水果的优势区域[1-2]。同时,广西地处我国西南边陲,全区土地总面积约为23.76 万km2,平原只占14.4%[3]。据统计,广西耕地面积为421.72万hm2,其中属于丘陵山区的旱坡地就有314.8 万hm2[4],因此,充分利用丘陵山地发展生产已经成为广西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广西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工作,进一步促进广西水果产业结构调整,区政府更是提出了开辟了大石山区水果产业扶贫的新路子[5]。由于受到地形地貌和大气环流的影响,丘陵地区果园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要比平地的难度大,如:果园灌溉就是山地果园的难点问题。因此,利用好丘陵山地发展广西特色水果产业已经成为山区农户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

1 广西丘陵山区果园发展现状

1.1 广西丘陵山区果园发展规模

广西丘陵山地可以因地制宜发展桐油、茶叶、玉桂、八角、木耳、香菇、桂元、荔枝、沙田抽、香蕉、菠萝、田七、罗汉果、金桔、紫胶等种植产业[3]。近年来,随着水果需求量的不断上涨,丘陵地区已经成为广西特色水果生产的主要基地[4-5]。如广西的芒果生产,主要集中在百色丘陵山地[6],2018 年种植面积已达9.73 万hm2,产量68 万t,位列全国第一;火龙果具有耐瘠耐旱的特点成为广西丘陵山区的重要水果产业,火龙果规模果场主要集中在南宁的武鸣、隆安、邕宁及钦州丘陵山地,预计到2020 年全区种植面积将突破2.13 万hm2[7];2018 年广西的柑桔种植面积突破46.67 万hm2,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1,而广西90%的柑橘基地都分布在丘陵地区。丘陵山区是猕猴桃生产的适宜地域,目前预计全区猕猴桃种植总面积为0.43 万hm2,其中桂北、桂西和高海拔地区,如乐业、南丹等贫困丘陵山区种植面积达0.28 万hm2,占总面积的65.65%[8]。

1.2 广西丘陵山区果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规模化程度低

广西丘陵山区水果生产仍是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据统计广西丘陵地区果园面积0.15 hm2以下的种植户占总家庭数的71%,而3 hm2以上的种植户仅占1.2%[5]。这种分散式小规模化的经营模式加大了生产过程园区规划、果园病虫害管理、水肥设施铺设、果实质量控制等生产行为的难度,同时也导致产销脱节,不利于商品化生产。

1.2.2 园区建设规划不规范

广西丘陵区果园多为家庭式果园,在园区建设上缺乏科学的规划,园区的道路系统混乱,多数果园栽种时甚至都没留有机耕道路,以致生产后果园管理操作难、用工多,生产成本增高。首先,丘陵地区果园排水系统不科学。丘陵地区地势坡度大、土层薄,大雨浇灌很容易造成肥料淋溶及水土流失,根据地形要求开好排水沟有助于缓解果园养分及水土流失问题。其次,果园水肥系统不完善。部分果园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果园建园初期对果树品种选择不当,如选择抗旱能力差、抗病性能低的品种造成果树生长差后期管理难度大、生产效益低等问题。

1.2.3 果园土壤培肥工作难度大

广西丘陵区通常土层浅薄,保水保肥能力差,部分紫色土区域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导致土壤pH值偏高,土壤有机质、微量元素(铁、锰、锌、硼等)含量低、果树缺素问题严重,引起果树产量、品质下降,如丘陵山区柑橘园就因为缺素问题而普遍出现花叶、黄化等现象,从而柑橘品质下降。丘陵地区土壤相对贫瘠,而果树生产需要肥量大。果园土壤培肥工作难度大,如果不做好管理,土壤将随着种植年限的增长而越来越贫瘠,从而影响果园的可持续生产。

1.2.4 果园水肥管理技术落后

由于丘陵山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果园灌溉常常要花去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在干旱季节,部分果园找不到水灌溉,而此时部分果树正处于秋梢抽发和果实膨大期,在这期间科学的水分灌溉对增产增收十分重要。当前广西丘陵区多数果园还没有完善的灌溉措施,针对该区域果树的水肥管理技术研究也比较少,这严重制约了丘陵区果园经济的发展。

1.2.5 病虫害管理不到位

丘陵山区资源紧缺,贫困人口多,外出务工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来源。山区农村年轻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留守务农人员的多数是老年人,普遍文化程度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较差和慢,劳力也较弱,打药、施肥、修剪困难,种植技术水平较低。

2 广西丘陵山区果园发展策略

2.1 整合土地资源,规模化生产

破除小农户家庭试生产模式,根据地形情况适当整合土地规模化生产,减少因土地分散而额外增加的产生物资和人工成本的投入。可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也可以通过农户土地入股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合作规模化生产的模式,解决土地分散、利用率低、生产成本过高的问题。同时规模化种植后可以根据市场形势,形成产销对接链条,解决产品滞销问题。

2.2 科学规划园区

根据园区坡度做好果园地块修整、开沟排水、确定果园灌溉池位置、果园道路系统等基础设施,让地块可灌可排、便于及时跟进施肥、喷药、采收、装卸等工作[9]。选择抗旱能力强、抗病性能好、来源正宗优质的种苗建园,应采高效栽培模式,根据品种种植条件要求起垄挖坑、合理密植矮化、保留合理的行距、整齐规划便于后期管理。

2.3 加强果园灌溉管理

广西丘陵山区多干旱,水分灌溉是保证果园产量及品质的关键。丘陵山区蓄水工程建设难度大,地下水埋藏较深,开采困难。因此,可以通过收集雨水,根据地形建设雨水收集池,在干旱季节时可利用雨水进行灌溉。雨水集蓄利用是解决缺水山区作物灌溉需水的较好途径[10]。做好土壤保水措施,如采用土壤表面覆盖的方式(覆盖稻秆、树皮、保水膜等)减少土壤水分蒸发[11]。同时要进一步的研究适合丘陵山区果园生产的节水灌溉技术[12]。

2.4 提高果园科学施肥水平,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能力

丘陵区土壤土层浅薄,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胶质差,保水保肥力差。因此,丘陵山区果树种植,要了解果树营养吸收规律,精准施肥,确保肥料的充分利用,减少面源污染。同时以施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注重配施微量元素肥(铁、锰、锌、硼等),确保土壤营养均衡,改善土壤质量[13]。此外,根据果树品种特性选择合适的绿肥品种,播种果园绿肥或采用生草栽培模式。通过植物覆盖,减少果园行间土壤因裸露而造成的水分撒失及水土流失情况[14-15],才能够有效的保持土壤结构,实现土壤的可持续生产。

2.5 引进现代化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减少劳动成本

果园病虫害防治是保证增产增收的重要环节,丘陵山地耕地在病虫害防治上通常要投入更多的人工。因此,在劳动力紧缺的丘陵山区,在规模化种植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智能的植保技术及装备,如管道顺序自动喷药技术、无人机喷药技术等,实现果园病虫害防治的高工效、高防效、高精准度的要求[16]。同时,加强培育果农的绿色有机种植意识,提高种植户的种植水平,降低农药的使用率,让水果产品质量更加绿色健康,提高产品的品质竞争力。

3 结语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区,广西芒果、柑橘、火龙果、龙眼、荔枝、罗汉果、金桔、沙田柚等水果都具有明显的广西地域特色,同时广西又是一个山区省份,丘陵山地占全区耕地面积的74%左右利用率低。因此,建设和发展丘陵山地果园,充分利用山区土地资源,对振兴广西丘陵地区农村经济,帮助山区农民实现快速脱贫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山地果园从园区构建到后期管理均不能完全的按平地的建园模式,丘陵山地果园对种植规划、果园养分管理、水分灌溉、病虫害管理都有独特的要求,而做好上述相关工作是保证果园增产增收、实现丘陵山区农民快速脱贫的关键。因此,开展广西丘陵山区果园科学种植研究对促进农村山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丘陵山区果树
种果树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加快推进丘陵山区农业生产托管服务
《山区修梯田》
山区
胡丘陵《栽树》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怎么解决施肥引起的果树烂根
关于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