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光荣与梦想
2020-12-09李艳
李艳|文
2020年6月28日上午11 时08 分,河南豫光金铅股份有限公司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氧化底吹炉点火烘炉,豫光董事长杨安国亲手点燃了底吹氧化炉的炉火。
7月10日上午10点48分,随着济源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李哲宣布“豫光再生铅资源循环利用及高效清洁生产技改项目熔炼系统竣工试产”,中国铅冶炼行业工艺技术装备第五次革命性升级正式拉开了帷幕。
从烧结锅、烧结机,到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再到今天绿色环保最新技术的集群应用,豫光用创新的实际行动书写了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
让我们把记忆拉回到十八年前。
2002年5月5日,中国第一套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炼铅系统在豫光竣工试产!富氧底吹新工艺,承载着豫光绿色冶炼的光荣和梦想,开启了一段铅冶炼的传奇岁月!
时间追溯到1995年10月。彼时,豫光金银铅三期建设刚刚试产。穿着豫光蓝、戴着安全帽的杨安国站在烧结机前,和周围人群的欣喜不同,他神色凝重陷入了思考:烧结机虽然在国内仍属前沿,但国外却有更先进、更环保的工艺。与其被动等待,不如主动出击,永远走在前头。
这种未雨绸缪,就是一个企业家的高瞻远瞩,而豫光技术和决断的前瞻性,正源于此。
1997年4月,怀着对有色冶炼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带着对铅冶炼绿色技术实践的深深思考,杨安国北上拜访北京有色冶金设计总院(以下简称“设计总院”)相关领导,承诺全额提供科研经费,诚邀该院主持研发富氧底吹冶炼技术。
来自基层铅冶炼企业对创新创造的思考和实践,总是弥足珍贵,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企业对自然的珍爱、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体现了一个国企矢志报国的情怀和担当,更体现了一种科学精神,成为直接推动铅冶炼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
同年6月,设计总院开始邀请豫光在内的四家冶炼厂进行富氧底吹新工艺的试验。1998年,工艺试验宣告成功。1999年初,豫光开始上马富氧底吹氧化-鼓风炉还原熔炼综合治理工程。2002年5月,工程竣工试产……
实践对理论的推动、理论对实践的指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豫光和设计总院联手演绎了实践和理论的完美结合,推动了一项新工艺的诞生,共同见证了铅冶炼史上的奇迹。
2004年,因为这项技术,豫光和设计总院一起荣获了当时铅冶炼行业的最高殊荣——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铅冶炼的光荣和梦想,由此启程!豫光,就这样在坚守中,一步一步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成为中国铅冶炼核心技术的发明者、实践者、推广者、引领者,直至跻身世界铅冶炼舞台的前列,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世界铅冶炼行业的教科书上。
岁月如梭,十八年弹指一挥间!豫光走过了一条别人从没走过的路,把富氧底吹技术应用到极致,将创新进行到极致。底吹技术,就像怒放的生命,绽放在有色冶炼的各个领域,开出顶吹、侧吹等令人欣喜、形色各异的花朵。
一个企业,要如何发展,才是最好的发展?
莫如就像豫光一样,从开始就认定绿色发展,从开始就选择正确方向。然后,就是坚定着一路前行,就是热爱着一路奋斗,翻越前途的一座座高山,看到途中最美的风景,去实现世界的无限可能,成就并接续自己的光荣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