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存在问题及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实践
2020-12-09徐思忠
徐思忠
(福建省安溪县魁斗镇农业服务中心,福建 安溪 362401)
三大粮食产物分别是水稻、小麦、玉米,在这其中,水稻是单产量最高的经济作物。水稻作为人民群众主要的经济口粮,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随着人口不断增多,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近年来,水稻种植面积和水稻产量明显呈增加的趋势。这说明在经济发展的今天,许多农民开始学会利用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提高水稻产量,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供需平衡问题。
1 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
1.1 机械化水平不足
在大部分水稻种植地区,人民群众依然选择最为原始的传统方式进行水稻栽培,缺乏相对完善的机械化工具。虽然在水稻种植过程中,部分工具也会借助农业机械化技术,但整体运用技术不够娴熟,机械实践和人工实践结合不够严密,导致水稻种植粮食产量相对降低,水稻种植效果也相对较差的问题。
尤其是在种水稻旺盛季节,机械化水平不足,也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资源浪费现象。
1.2 防灾害能力较弱
由于水稻种植跨区域密度大,种植的制度也多种多样,所以比较容易遭受自然天气因素的影响,比如连续降雨天气、高温天气等等,对水稻的育苗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
如果在水稻开花时期,碰上连续高温天气,容易造成水稻提前成熟,同时水稻的产量也会大幅度的降低;如果受到低温天气的影响,就会推迟水稻的生育期,结实率也会下降;如果碰到连续的梅雨时节,对水稻容易造成洪涝灾害,不仅影响开花结实,甚至直接摧毁水稻的育苗,对水稻的经济产量极其不利。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水稻种植防灾害能力相对较弱,防御措施也偏少,进而影响水稻种植的产量。
除了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水稻也会遭受病虫害的侵扰。病虫害问题一直是困扰农户们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一般农户对病虫害的防治也只是简单的喷洒农药,这样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产质量,反而让人们对水稻的食用产生一种顾虑。如果不喷洒农药,稻曲虫、黏虫就会破坏水稻的生长,降低水稻的品质。进一步损失农户的水稻田,减少农户的经济收益。
1.3 缺乏完善的核心技术支持
对于水稻整个种植过程来说,要想提高水稻的经济效益,完善的核心技术手段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充分学会正确使用水稻种植的核心技术手段,还要因地制宜的对水稻种植方案进行修改和调整。但是根据目前的水稻种植实际情况,许多地区仍然缺少先进的技术理念支撑,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逐渐跟不上市场经发展的步伐,必须要立足现代先进的核心种植技术和栽培技术,不断创新和改进,才能获得水稻的高产。
2 提高水稻种植效益的实践举措
2.1 提高水稻机械化水平
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农业机械化设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节约人力、物力资源,提高水稻粮食产量。使用机械化设备可以将人工劳动力从水稻栽培种植中解救出来,机械设备的使用可以提高工作的劳动效率。
要想确保水稻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提高产量、扩大经济效益,首先就要在水稻栽培种植过程中使用农机机械化设备,为水稻的建设打好基础,改良水稻的种田环境,建设规模较大的、节省成本的水稻田,采用机械化作业耕种,育苗插秧,实现种植的一体化。同时也可以将国外先进的机械技术引过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改造利用,提高水稻种植的效益。
2.2 加强灾害防控能力
由于水稻种植在不同区域容易受到不同的自然天气因素的影响,因此培育新类型的水稻品种,推广一些防护方法,进而保证农户的水稻收益。建立水稻防护的监管体系,搭建水稻灾害防控的平台,让更多的农户可以在平台上面进行交流心得方法,相互促进,相互学习。
相关技术人员也可根据高低温天气、大风降雨等天气因素,研究水稻预警技术和抗灾害技术,培育抗灾的水稻品种,增加水稻种植的效益。
由于水稻病虫害严重影响水稻的健康生长,若是没有有效的治理方法,就会危害到水稻的产量。对于水稻的病虫害问题应当以预防为主,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其进行防治,同时也要向有关部门进行学习如何喷洒农药,既有效防治病虫害而又不会伤害水稻的产量。
2.3 优化水稻栽培核心技术指导
要想提高水稻种植效益,必须加速提高水稻栽培的核心技术指导,不断将国外一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引进,加强学习相关的水稻栽培技术。相关部门科负责开展水稻栽培技术的调研会,仅供广大水稻栽培农户共同探讨水稻栽培的核心技术,促进水稻种植朝着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利用现代化技术水平对水稻进行科学化管理,借助互联网平台为水稻高产发展提供支持,利用传感器技术对水稻进行有效监测,确保水稻能够健康生长发育。
3 结语
综上所述,水稻栽培技术最重要的就是选苗和育种,这两种决定了水稻经济产量的关键。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在水稻栽培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优化水稻栽培技术,利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工具栽培水稻,进一步提高水稻种植的经济效益,保障农民群众的经济来源增加,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