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市绿色制造发展相关建议

2020-12-09荣燕燕

上海节能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本市绿色发展

荣燕燕

上海市经济信息中心

0 绿色制造发展背景及本市现状

绿色制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效率的现代制造模式。其要求是从设计、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到处理的全生命周期中,均要融入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技术和理念,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有效缓解当前资源环境瓶颈的约束,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为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国家发布了多项文件并提出了具体建设目标。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5 项重点工程和九大任务,其中“绿色制造工程”作为重点实施的五大工程之一,包含实施绿色制造重点工程和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的重点任务。此后,工信部相继印发的《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等文件,提出了创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及绿色供应链的具体任务。

上海市积极贯彻国家相关工作要求,落实“上海制造品牌”专项行动,推进绿色制造发展,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具体包括:①基础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本市积极加强绿色制造相关工作的推进,出台了《上海市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沪府办发〔2017〕9号)、《绿色工厂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指南》等扶持政策及指导性文件,并颁布了《上海市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年)》,明确本市绿色制造创建的目标及安排,以保障绿色制造工作的有序推进。同时,本市成立了上海绿色制造联盟,以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②“四绿”(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及绿色系统集成项目有效落地:根据工信部《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 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组织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工作的通知》(财建〔2016〕797号)等文件要求,本市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创建工作。从国家公示的前四批绿色制造体系情况看,本市共计有28 家绿色工厂、12 项绿色产品、2 个绿色园区及2 个绿色供应链入选,分别占全国总数的2.0%、1.1%、1.7%及2.2%,超过20 个项目获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立项,有效拉动了节能减排投资。同时,本市开展了绿色制造专项培育工作,建立了绿色制造创建培育库,将培育库内的单位作为重点培育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辅导,提高了管理能力和效率。

1 国外绿色制造推进情况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未来全球竞争的重要内容。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纷纷出台国家战略和计划,在政策制度保障、鼓励创新研发等方面做了较多工作,以推动绿色制造的发展。

美国

美国提出了“重振制造业”计划,聚焦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包括:①着重加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联邦和州政府采取各种税收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可再生能源;②不断加大对新兴技术和产业的投资,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明确要发展有利于新技术产业化的资本市场,加大对绿色经济的投资力度,向绿色经济投入高达1 000 亿美元;③积极布局新兴技术领域,实施《美国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④鼓励各州、地方政府、公用事业及非营利性组织将能源之星产品列入各类项目采购清单中,促进绿色消费。

欧盟

欧盟采用两种方式共同推进绿色产业和低碳化发展:一是技术创新,不断加大对绿色技术研发的投入,提出投资1 050 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并发布了推动发展绿色产业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路线图;二是发挥市场作用,不断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利用市场机制的运作创造出更多的节能减排需求。同时,通过发布废弃电子电气设备(WEEE)、限制在电子电器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RoHs)、能源相关产品(ERP)等指令,明确了市场准入制度,形成了全球范围内的绿色贸易壁垒。

德国

德国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责任。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及环保问题,德国企业主动由抵触环境税等节能减排措施转为自主管控,由产业界的5 个全国性组织和14个行业协会自发成立了产业联盟,实施减排计划,落实节能减排具体工作。同时,作为能源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德国积极开发可再生资源,通过立法和税收优惠减免等方式,使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异常迅猛,成为德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汽车作为德国最大的工业产业,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全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日本

日本政府从2008 年开始实施“环境与能源革新技术开发计划”,投资300亿美元推进五大绿色技术研发,根据不同领域的特点,制定“技术战略图”,调动各方积极性,产学研结合全方位开展技术创新攻关。对于绿色产品的认证,日本政府推出了“绿色行业计划”,对产品实施环境标志。同时,在推动居民绿色消费、提升公众消费理念方面,日本建立环保生态积分制度,积分点可用于家电及住宅消费等领域。居民自身的节能采购行为可获得不同的生态积分,积分可用来进一步交换各种节能环保商品和服务。

2 对本市绿色制造的借鉴启示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及资源环境约束的进一步加剧,要推动本市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应积极推进绿色制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此,建议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政策支持

结合发展现状及形势,研究并制定绿色制造专项推进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结合本市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和产业特点,建立绿色制造评价指南及标准,推动形成本市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好本市现有的固定资产投资、节能减排、绿色制造等专项扶持资金及税收优惠政策;研究并制定绿色制造专项扶持办法,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节能环保、绿色制造试点示范等项目,并对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的绿色标杆给予奖励,鼓励各区根据自身实际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发挥绿色制造品牌的溢出效应,推进绿色供应链建设,加强绿色制造产品的推广和应用,研究编制绿色产品推荐目录,将绿色制造相关产品及服务纳入政府采购。

(2)提升服务能级

探索建立绿色制造信息及服务平台,与现有推进机构相结合,推动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补的绿色制造服务体系;强化投融资服务能力,探索多类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加强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上海产业绿贷”等银行及社会资本合作,积极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绿色制造相关项目的投入力度;充分落实“放管服”的要求,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厘清政企界限,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强化服务能力,为企业贸易和投资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加强人才培养,依托节能环保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要素资源,联合相关研究和教学力量,建立绿色转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和紧缺人才引进战略机制,对急需的紧缺型人才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3)强化科技创新

鼓励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孵化器和创新创业基地,聚焦本市重点行业的发展需求,研究攻克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的关键“卡脖子”技术,鼓励企业申报能效领跑者、能效之星;完善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鼓励企业将已有先进技术产业化,落实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措施,支持首台(套)绿色技术创新装备示范应用;支持企业、科研院校、协会等创新要素成立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绿色技术创新联盟,共同探索联合创新和研究攻关。

猜你喜欢

本市绿色发展
绿色低碳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数据一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本市主要钢材品种平均价格走势图
曲奇饼盒中的挑衅书
本市二手房成交量及价格走势图
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