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抑郁症患者应用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2020-12-09刘玫
刘 玫
(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抑郁症在实际临床中是较为常见的一类精神疾病,在临床中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相关资料显示其发病与外界环境、遗传基因、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较快和情感受伤害有较大的关系,患者在主要表现为思维迟缓、心境低落、主动性降低、精神呆滞、思维迟缓、兴趣爱好降低有关系,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有较大的损害,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的治疗方式为抗抑郁药物服用和抑郁情绪干预[1]。现就我院2018年9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研究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运用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月,共100例抑郁症患者进行此次研究,选用双盲随机1:1抽取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2组,探究组50例,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5岁,中位数为(40.2±4.9)岁,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4.8年,标准差为2.1年;对照组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7岁,中位数为(41.3±5.1)岁,病程在1~13年,平均病程5.2年,标准差为2.4年,两组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院方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开展此次研究,研究有意义。
选取标准:选取临床检查确诊为抑郁症的患者;选取未合并其它精神类疾病的患者;选取监护人对此次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患者;排除标准:排除合并重大生理疾病的患者;排除认知障碍或者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遵照医嘱进行抗抑郁药物运用,并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探究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内容有:(1)音乐康复护理准备:对患者抑郁病症的详细状况进行了解,完善临床资料,同时筛选临床经验丰富且有较高能力的护师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音乐治疗室装饰与具体音乐种类选择;(2)个性化音乐治疗:依据患者的情绪状况选择音乐,患者情绪低落时选择优美、欢快、流畅的曲目;患者失眠时选择优美和谐、旋律温和、节奏平稳,可安神镇静的曲目,如古筝曲目;患者情绪忧郁时选择速度稳定、节奏稍快、喜悦优美、旋律鲜明的曲目;(3)音乐干预后:每周进行5~6次的音乐干预,每次持续35 min,在进行个性化音乐干预后,由患者对音乐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感受与理解,使其能够在音乐中进行联想,逐渐释放抑郁情绪,避免患者长时间沉浸在抑郁情绪中[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社会支持状况和抑郁改善状况,社会支持状况采用SSRS量表进行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的社会支持能力越强;抑郁改善状况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分数越高患者的抑郁病症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用软件SPSS 20.0对两组的临床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检测标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探究组与对照组社会支持状况的比较
探究组的社会支持评分为(33.8±6.9)分,对照组为(26.9±7.0)分,t值为4.963,P值为0.000,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探究组与对照组抑郁改善状况的比较
探究组抑郁评分为(1 0.3±3.9)分,对照组为(15.7±4.2)分,t值为6.662,P值为0.000,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抑郁症在实际临床中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威胁较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显著下降,患者在病症确诊后应尽早进行临床治疗,良好运用抗抑郁药物,同时进行康复护理,即对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干预,传统的干预方式在临床中患者的接受状况比较有限,不能较好的进行情绪干预。音乐康复护理方式在临床中能够较好的现实意识与无意识连接、现实与非现实连接,能够较好的兴奋大脑皮层神经,促使机体保持活跃状态,可以有效的缓解外界因素对患者心理的影响[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抑郁症患者中进行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能力,有较好的护理运用效果,原因分析为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能够有效的将音乐、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可以良好发挥音乐的审美与欣赏作用,逐渐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且具体的音乐种类较多,能够良好的适应不同病症的患者,提升临床中的整体护理应用效果[4]。
综上所述,个性化音乐康复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社会支持能力,还可以良好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在实际临床中的护理运用价值较高,值得在实际临床中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