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保温措施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保护作用分析
2020-12-09胡伟娇瞿亚峰羊海琴
刘 娟,胡伟娇,瞿亚峰,羊海琴*
(1.上海长征医院上海,上海 200003;2.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 200092)
乳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发病率[1]。手术治疗中由于手术时间较长,很容易出现手术中低温的情况,严重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2]。使用多模式保温模式,有利于避免手术中低温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8月~2019年9月120例实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实验组:女60例,年龄22~60岁,平均(42.12±1.62)岁。对照组:女60例,年龄23~59岁,平均(43.38±1.71)岁。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手术室温度调节在22~25摄氏度,湿度调节在40%~60%,对于外露的皮肤保温保护。实验组使用多模式保温模式。(1)体腔外保温,在患者进入病房前1个小时,将手术室温度设置到23摄氏度左右,湿度维持在40%~60%。在手术中保持室内温度恒定,避免患者在温度较低的过道中停留。移动过程中注意保暖。尽可能减少患者的身体暴露,使用高温气流鼓风加热的纤维棉的手术毯让患者盖上,保证外露部分的体温,使用手术毛巾对患者的头部,肩部以及四肢进行保暖。消毒过程中,需要将手术室的温度调节到26摄氏度,并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身体散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保证鼻咽的体温在36摄氏度以上。(2)体腔内保温,将液体加温到37摄氏度左右,使液体接近患者的正常的体温。将患者的输液管缠绕在加温仪上,加温仪的温度保持在40摄氏度,保证输液管中的液体的问题,避免在输入液体的过程中出现温度太低的情况。冲洗液需要在恒温箱中加温到37摄氏度。在手术后使用的液体需要在输入前进行预热。
1.3 观察标准
观察两组的围手术期的不同时间的体温,舒适度,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x2检测。P<0.05,那么差别较大。
2 结 果
2.1 两组的围手术期的不同时间的体温的情况
实验组的在手术前,插管后30分钟,插管后60分钟,插管后90分钟,手术结束后的体温分别为(36.42±1.25)摄氏度,(36.19±1.27)摄氏度,(36.13±1.28)摄氏度,(36.11±1.25)摄氏度,(36.33±1.28)摄氏度;对照组的在手术前,插管后30分钟,插管后60分钟,插管后90分钟,手术结束后的体温分别为(36.38±1.26)摄氏度,(35.82±1.33)摄氏度,(35.25±1.25)摄氏度,(35.02±1.35)摄氏度,(36.12±1.25)摄氏度;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体温在不同时间段变化较小,对照组的患者的体温在围手术期不同时间变化较大。
2.2 两组的舒适度的情况
对照组中表示舒适度为Ⅰ级的占20.00%,表示舒适度为Ⅱ级达到36.67%,表示舒适度为Ⅲ级达到33.33%,表示舒适度为Ⅳ级为10.00%;实验组中表示舒适度为Ⅰ级的占63.33%,表示舒适度为Ⅱ级达到26.67%,表示舒适度为Ⅲ级达到6.67%,表示舒适度为Ⅳ级为3.33%;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的手术部位感染的情况
实验组中出现感染的患者有3例,对照组中出现感染的患者有12例,差异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乳腺癌手术中需要进行大面积的消毒,由于消毒液的挥发,大面积皮肤的暴露,麻醉对体温调节的影响,很容易导致出现手术中低温,增加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本文中使用多模式保温措施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使用常规护理的患者,并且患者围手术期的不同时间段的体温变化较小,表示患者不容易出现应激性反应,患者出现感染的概率较小。
在实行乳腺癌的患者中使用多模式保温措施,有利于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体温变化,减少应激性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感染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