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测绘中GPS技术的应用分析
2020-12-09
(吉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所,吉林 长春 130000)
所谓的GPS技术,其实指的是利用人造卫星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和导航的系统。这种定位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测量待追踪对象与本人之间分别和卫星产生的空间距离,然后再经过一系列的测算,确定待追踪对象的具体方位。需要注意的是想要使用GPS技术来进行定位,那么就需要多个卫星共同组成卫生信号发射系统,如果没有卫星信号的接收,就无法对有关追踪对象进行确切的定位。总而言之,比较其他的追踪定位方式而言,GPS技术所呈现出来的定位效果以及定位效率均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 GPS技术的特点分析
倘若在地质测绘中使用GPS技术来进行日常的地质测绘工作,那么就首先要对GPS技术的特点进行一个较为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下文将对GPS的技术进行分析。
1.1 耗时较短
要使用GPS技术对某一个物体进行定位,那么其所需要消耗的时间并不需要太长。相比较其他的定位系统技术而言,使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动态定位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了。但倘若使用其他的定位技术可能需要1到5分钟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有关的定位任务。
因此使用GPS技术能够使得相关的工作效率取得较大的提升。并且使用GPS技术来进行相关的定位工作,并没有太过苛刻的定位条件。只需要有15°以上的开阔空间,GPS技术就能够发挥作用,总的来说相比较其他的定位技术而言,GPS技术较为经济实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减少花费。
1.2 定位精度较高
就现阶段的GPS定位技术而言,其误差已经处于厘米的误差级别。因此相比较其他定位系统技术而言,GPS技术有较高的定位精度,基本能够满足一切定位工作需要,并且使用GPS定位技术并不需要对测绘对象的地质形态以及天气形态进行考虑。
换句话说,相比较其他定位系统技术而言,GPS定位系统能够在任何地质条件下发挥作用。这也是GPS定位系统最主要的特征以及优势之一。倘若在使用GPS系统进行定位数据检测,并将数据记录后进行专业的处理,那么数据精度甚至可以达到亚毫米级,这是目前而言能够达到的较为精准的数据处理程度。
1.3 较高的自动化水准
相比较其他的定位技术而言,GPS定位技术有较高的自动化水准。这意味着如果需要不间断的使用GPS技术进行目标物体的定位以及数据记录,那么相关工作人员只需要把相应的测绘点以及数据输入后便可以直接获得观测点的三维坐标。
这种测绘方式大量的节省了人力与物力,并且能够使得工作效率有较大的提升。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GPS定位技术甚至可以使用完全机械化的操作模式来进行自动化的观测以及记录。这也为未来地质测绘工作带来了新的尝试和可能。
2 GPS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
GPS技术在目前的地质测绘工作中能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有了GPS技术的加持,目前的地质测绘工作能够在拥有更高精度的情况下,拥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并且由于GPS技术的自动化发展趋向,使得目前地质测绘工作所需要使用的人力呈下降趋势,这也就使得原本承担较为繁重测绘任务的工作人员,工作负担得以减轻。
2.1 在控制测绘中的应用
地质控制测绘是地质测绘工作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而GPS技术能够在地质控制测绘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在使用传统的定位系统技术进行地质控制测绘之前,都首先需要进行测绘点的选择。而进行测绘点的选择本身需要花费较为漫长的时间,并且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倘若在进行测绘点选择之前,相关技术人员并没有对目标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有一个全盘的掌握,那么测绘点的选择可能还会由于不够科学合理而影响到整体的测绘工作质量。但由于使用GPS技术并不需要做出先行通视,就意味着使用GPS技术来进行地址控制测绘是不需要进行测绘点的选择的。这就意味着,原本应当存在的,在对目标区域进行定位测量之前,进行测绘点选择等一系列工作都不需要再度进行。这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还能够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以及资金成本。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在地质控制测绘中使用GPS技术进行测绘是十分有意义的,也是贴合时代发展趋向的。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GPS技术应当在地质测绘中获得更加广泛的应用。
2.2 在网点控制中的应用
在进行地质测绘工作的过程中,进行地址控制网点的精度与密度控制是地质测绘中较为主要的任务之一。然后无法对网点的精度与密度进行控制,那么相关目标区域的控制测绘就无法进行。这样一来,相关的测绘地质图也就无法制作完成。关于网点的密度,大多情况下可以分为两大类,第1类是首级控制网,第2类是加密控制网。使用GPS技术能够针对城镇地区的界址点密度加大进行网点控制,这是其他定位系统技术所无法达成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倘若想要将有关地区控制点密度一直增大到测定界址点的地步,在整个过程之中是需要考虑网点进度是否能得到保证的。为此相关工作人员可能会尝试在GPS网点下面增加一根导线,有了导向的加持,那么并可以直接在图根点上进行界址点的测绘。这样一来,GPS的地址网点控制力度就会获得进一步的增加。
2.3 在细部测绘中进行应用
在日常的地质测绘工作过程中,地质的细部测绘作为其中较为主要的一部分内容也需要得到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所谓的地质系部测绘,指的是测绘精度,务必要精确到每一块土地的权属界址点,以及每一块土地的形状以及位置。由于地质系部测绘对精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对于城镇外围界址点的精度误差,村庄内部界址点或者隐蔽界址点等地点的精度误差均有明确的规定。城镇外围界址点的精度误差不得超过10cm,而村庄内部界址点或者隐匿界址点的,精度误差不准超过15cm。倘若使用GPS技术外的其他定位测量技术来进行地质系部测绘,在精度方面是无法达到如此之高的要求的。但如果使用GPS技术来进行日常的地质系部测绘,GPS技术的高精度是完全能够达到相关测绘标准的。
3 未来展望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未来的GPS技术很可能会与信息技术进行融合,进而发展出完全自动化的GPS测绘技术。
相关技术倘若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得以使用,那便能够使得现阶段所,负责有关测绘工序的劳动力得以解放,这样一来,GPS技术便能够通过预先程序设定来进行独立自主的工序完成,不仅能够使得工作效率获得极大的提升,还能够使得工作失误降到最低。
当然,相关智能化技术的使用,并不意味着未来的GPS技术便可以在完全脱离人力控制的情况下,来独立的完成地质测绘工作。
这需要未来的地质测绘领域的工作人员具备较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素养,只有如此才能够在相关的地质测绘工作中,顺利的进行GPS技术的使用,进行有关测绘工具的展开。
从这个方面来看,在未来的地质测绘领域发展中,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也是切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向,这是现阶段相关研究者以及工作人员应当要注意的内容。
4 结语
总而言之,GPS技术在地质测绘工作中能够起到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正因如此,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应当在不断发展GPS技术的过程中带动整个地质测绘工作,向更加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迈进。使得整个地质测绘工作能够在保证精度的情况下加快测绘速度,提升测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