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2-09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安徽 六安 237000)
我国不断提升能源资源消耗量,也随之提高矿产资源的要求,因此我国需要加强发展探矿工程作业,并且需要保障探矿工作的质量。本文分析了探矿工程中的问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充分发挥出探矿企业的人才和技术优势,顺利开展探矿工程。
1 概述探矿工程中的问题
1.1 缺乏技术保障
我国探矿工程发展水平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在探矿工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因为探矿工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同时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当前我国探矿工程缺乏技术保障,不利于顺利开展探矿工程,减少了我国矿产资源的产量,高校也不够重视探矿专业学科,降低了探矿技术发展速度,导致我国探矿工程缺乏实质性的进展。因为探矿工程缺乏技术保障,在探矿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各种问题,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1]。
1.2 安全体系不完善
在探矿工程需要利用各种技术,同时需要设置安全保障体系,探矿工程具有特殊性,需要在地下探寻矿产资源,这项工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但是我国探矿工程安全制度不够完善,缺乏专业的安全防范措施,探矿工程的前提是安全,如果探矿工程缺乏安全性,将会影响到探矿工程发展。此外我国探矿工程发展过程中,没有细化安全措施,一些探矿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没有规范的佩戴安全护具,管理人员也没有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不利于顺利开展探矿工程作业流程。一些一线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再加上企业忽视了安全教育工作,即使组织了安排培训工作,很多工人并不是主动参与,无法保障安全培训效果。在生产工作中工作人员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过于重视工作经验,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缺乏安全意识,这样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3 缺乏组织协调
探矿工程具有专业性特征,在探矿工程作业中需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利用合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可以顺利开展探矿工程作业工序,保障安全预防效果,促进探矿工程实质性发展。但是我国探矿工程缺乏组织协调能力,各个流程环节缺乏连续性,无法保障探矿工程作业效果。例如在探矿工程作业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缺乏统一的行动标准,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相关单位之间缺乏配合,很容易引发工作矛盾[3]。
1.4 金属废弃物较多
我国地质情况非常复杂,此外探矿工程属于地下工作,在实际工作不断深入地下,工作深度不断增加,同时也会不断提高工作危险性。因为受到矿山废渣和废石的影响,在矿山周围堆积大量的废弃物,占压周围的土地资源,还会破坏植被,严重影响到地埋环境和水文环境,在阳光和雨水的影响下,会导致重金属废弃物不断析出,影响到矿山周边的环境。
1.5 硬件、技术投入不足
矿产企业不断改革调整自身发展模式,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资金短缺问题,矿产企业如果缺乏充足的资金,不利于提高自身技术、管理水平,无法创设良好的作业环境。单纯利用人力很难维修开采设备,企业需要配置专业的设备人员,在调试和试用设备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专业的知识,即使企业非常重视安全问题,但是因为资金压力,仍旧很难提高设备技术水平。
2 探矿工程的问题解决对策
2.1 完善技术保障
矿产企业需要根据探矿工程的需求完善技术保障。当前我国探矿工程技术不够完善,不利于探矿工程可持续发展。因此矿产企业需要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探矿技术,顺利开展探矿工程作业,我国也要积极研发探矿技术,创新探矿工程相关技术,工作人员需要灵活掌握新技术特征。我国地质环境比较复杂,增加了探矿工程作业的难度。矿产企业需要全面分析矿产区域的地质条件和自然环境,合理选用探矿工程技术,有效结合地质和技术,顺利开展探矿工程作业[3]。
2.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矿产企业需要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奖罚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企业安全管理部门需要明确探矿工程开采流程,明确作业管理中不足之处,合理调整和解决问题。矿产企业需要制定安全生产制度,促使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遵守制度规范,积极承担自身工作职责,提升工作操作的规范性,避免发生人为事故。矿产企业需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安全隐患。如果在探矿工程中发生突发情况,需要及时采取应急保护措施,维护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在探矿工程工作中落实轻易而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向个人身上落实责任,如果发生了事故,可以及时追责第一负责人。
矿产企业需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教育工作,使全体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紧密联系生产和安全,在探矿工程作业中倡导安全生产,提高矿产企业的生产力,突出探矿工程中安全作业的重要性。
2.3 加强组织协调能力
在开展探矿工程的过程中,矿产企业需要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加强配合各个部门,保障探矿工程开采质量,在组织协调探矿工程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地质勘探质量,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的分析矿产环境,做好工作预案,及时沟通和协调各种意外情况。
在探矿工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深入分析矿山地质环境特征,加强改造矿产地质环境,判断当地的地理环境,注重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根据矿产矿层条件,确定矿脉的规模和质量,为探矿工程开展提供参考作用,在探矿工程开展阶段,加强分析周边环境,避免影响到当地的大环境[4]。
2.4 利用三废回收利用技术
矿产企业要合理回填废弃矿物,避免浪费资金和物质,同时可以优化处理废弃矿物,利用回填方式,可以复原地质原有的情况。在探矿工程过程,有效保护矿的含地质,这也是三废回收工作的意义。
2.5 研发钻探新方法
我国需要加强研究钻探新方法,加大力度研究热机碎岩和声发射碎岩以及高频碎岩等方法,利用试验模拟工作,使探矿工程作业水平不断提高,实现探矿工程智能化发展。建立探矿工作的同态模型,并且对模型实施动态运行试验,根据运行结果进行评价和优选。利用专家系统计算机软甲,表示探矿领域专家知识为计算机能够利用的形式,汇集许多专业的知识经验,可以准确解决生产问题,预测和规划探矿状况,优化设计探矿过程,自动控制和监测探矿过程。
矿产企业需要根据地区性质,调整整体的结构,完善工作机制,引进先进的钻探技术,招聘专业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出人力优势和技术优势,保障钻探方法的科学性,进一步扩大探矿工程的领域,尤其是要研究固体矿产钻探技术。在探矿工程中需要利用各种设备,工作人员需要提前预测井底的情况,利用开采设备检查境地环境。工作人员在检查工作中可以利用电子设备,提高作业效率。企业要增加设备投资,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发挥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作用,避免利用落后仪器引发安全问题,及时排除探矿工程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在原来探矿工程中主要是利用传统的技术,工作人员需要详细的研究地矿取样工作,分析相关数据,为探矿工程钻探工作提供依据。重点研究岩心钻探设备,在实际工作中利用新型地质岩心钻机和新型泥浆泵等设备,提升钻探工艺的现代化水平,利用全液压钻机,为探矿工程提供设备保障[5]。
2.6 优化电气系统
如果供电系统发生故障,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提出解决方法,向维修部门上报问题,安排专业人员检查和维修和设备故障。如果电气设备全天工作,设备工作负担比较大,如果超过了自身负荷,可能会引发火灾故障。如果矿井内部具有较大的湿度,电气设备发生水分之后,影响到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设备维修人员需要积极承担自身工作职责,定期检查和维护电气设备和供电系统,严格控制电气设备的使用时间,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率。
如果矿井内部过于潮湿,将会提高漏电事故发生率。因为矿井湿度较高,因此在矿井中通常是选用低压电缆,在探矿工程作业工作中,如果发生意外,可能会损坏电缆表皮,引发漏电事故。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管理人员需要将漏电保住装置设置在供电设备和电气设备上,如果发生故障之后,可以实现自动断电。在探矿工程作业当中经常会发生漏电问题,因此管理人员要注重电气设备接地保护工作,合理安装漏电保护装置,保护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3 结语
本文分析了探矿工程中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顺利开展探矿工程作业,提高探矿工程工作效率,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开采量,促进矿产行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