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在区域供能系统中的新应用
2020-12-09陈玮,潘旭,徐亮
陈 玮,潘 旭,徐 亮
(1.中节能建筑节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2.中节能城市节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 常州 213000)
中国既有建筑存量大,城市基础建设工程不断增加,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巨大。国家通过政策扶持,鼓励发展绿色建筑、低能耗公共建筑项目,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效益[1]。近年来,随着生活标准的提高,冬季采暖、夏季供冷在营造舒适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2-7]。2011 年中国对合同能源管理(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做出了具体规定,能源服务公司以节能环保为发展目标,与用能单位通过合同方式约定节能目标。同时,能源公司提供相应服务,为用能单位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合同能源管理突出的特点是能源使用单位风险降低、成本可控性更高[8],也为该模式的应用提供了优势。
本文以常州市某新建公共建筑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为例,通过投资、运行及节能分析,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应用优势提供参考。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简介
常州市某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主体为一栋地上5 层、地下1 层的独栋公共建筑,建筑用途为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18 901 m2,其中供能面积为12 303 m2,用能需求为夏季供冷、冬季供热,末端形式为风机盘管。项目冷热源由规划区内能源站提供。
经计算,本项目的冷、热负荷为:夏季冷负荷1 476 kW,冬季热负荷738 kW。全年夏季总空调能耗约为137.01万kW·h,冬季空调总能耗约为47.94 万kW·h。
1.2 业务模式
项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节能服务单位负责能源站、市政一次管网、用户换热站的建设、运行和检修,向用户收取能源配套费及使用费,并提供夏季供冷、冬季供热及日常运维服务;用能单位负责地块二次管网及楼宇用能末端设备的建设、使用、检修和维护,并支付相关能源使用费及服务费。
2 供能形式对比
2.1 传统供能形式
对于有夏季供冷、冬季采暖需求的公共建筑而言,传统的技术形式为“冷水机组+燃气锅炉系统”,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能源系统配置较为简单,设备初投资小,只需要配置一定装机容量冷水机组和燃气锅炉。从能源系统的输入类别上分析,该方案夏季需要输入电力能源,在满足末端供暖负荷需求条件下会消耗大量的燃气作为代价。
传统供能模式中,能源系统通常是由用能单位自建,具体包括能源机房土建、机电设备及安装、机房至各楼栋二次管网、楼内末端设备等。
2.2 区域供能+EMC
相较于传统供能模式,本项目采用“区域供能+EMC”新模式,项目所在地统一规划,实行区域集中供能,即规划片区内有用能需求的各建筑业态均由能源站集中提供冷热能量,本项目利用中水资源,采用“水源热泵+动态冰蓄冷”技术供冷供热,以回收废热,充分调节峰谷用电,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能源站产生的空调冷冻(采暖)水通过一次管网将冷/热输送至换热站,通过换热站换热后将能量送至用户户内。
“区域供能+EMC”供能形式投资界面的划分为能源站、一次管网及换热站由能源服务单位投资建设,建筑内部管路、楼内使用末端由用能单位投资建设。因此,该形式可以大幅减少用能单位能源系统初投资。
3 经济效益分析
“传统供能”模式与“区域供能+EMC”模式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的对比结果如表1 和表2 所示。
由表1 可知,在同规模的用能需求的前提下,采用“区域供能+EMC”模式,用能单位可以节省初投资约152.27 万元,投资节省约25.35%。
由表2 可知,对于用能单位而言,本项目采用传统模式供能时,全年运行费约84.85 万元;采用“区域供能+EMC”模式,全年运行费约为74.76 万元,系统每年减少运行用费10.09 元,节约率为11.89%。
表1 用能单位能源系统建设初投资对比
表2 用能单位年运行费用对比
4 节能效益分析
两种模式下不同能源系统节能量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对比分析分别如表3 和表4 所示。
由表3 和表4 可知,项目实施后,每年可节约标煤70.58 t,减排二氧化碳175.95 t,减排二氧化硫1.16 t,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10 t,减少烟尘排放0.68 t,节能效果显著。
表3 节能量对比表
表4 污染物排放量对比表
5 总结
本文介绍了常州某公建项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新应用,运用“区域能源+EMC”新模式,用能单位可节省初投资152.27 万元,节约率为25.35%;年运行费用节约10.09万元,节约率为11.89%,一次能源节约总量70.58 t 标煤,节能率为27.42%。
项目的实施既为用能单位节约了能源系统建设的初投资及运行成本,又为能源服务公司达到节能创收的目的,实现双赢。在目前国家能源紧张、能耗居高不下的大环境中,如何打造绿色宜居型城市是城市化进程中最值得探索的问题,本项目的成功实施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