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与意义探究
2020-12-08石全喜
石全喜
摘 要:当前,环境问题的重要性不断突显,在很大程度上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生态环境的情况直接决定了发展的潜力,因此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林业工程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林业工程建设的水平对整体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林业工程建设中,需要不断加强林业造林的水平,提升植被的覆盖率,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有效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需要加强林业造林管理的水平,保证管理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为林业造林做出正确的指导,促进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管理方法;意义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0-0125-02 中图分类号: S725 文献标志码: A
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形势上来看,经济发展的水平以及发展的活力不断提升,各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前景,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各项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以及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很多林业资源都遭到了破坏。因此,对于当前的经济发展来说,首先需要解决环境问题,不断改善环境,提升环境的承载力,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1]。在此过程中,需要重视林业建设,发挥林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加强林业工程管理,促进林业造林事业的发展,保证森林覆盖率的稳步恢复,提升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 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意义
生态环境建设是当前发展阶段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环保事业的发展中,工程造林是提升环境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从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条件上来看,林业的发展不仅能够起到建设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的作用,同时对于经济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发展林业能够实现生态环境与产业经济的共同发展,工程造林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内容,而工程造林的管理水平对于工程造林的成效性具有重要的影响[2]。
1.1 工程造林前期管理
对于工程造林的开展,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工程造林的各个环节,不仅需要根据当前林业的发展水平以及环境建设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工程造林发展目标,还需要做好工程造林各个实施细节的优化,重视资金预算管理以及工程相关的规划,才能保证工程造林的有效性以及科学性,保证工程造林能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真正地发挥作用,确保各项建设资源的有效应用[3]。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工程造林相关的规划方案进行反复的研究论证,保证相关的计划方案具有可实施性,只有保证计划的科学性、有效性,才能让工程造林有方向、有目标。
1.2 工程造林的实施
在进行工程造林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管理细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以及工程造林的计划来实施造林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工程造林的效率以及科学性[4]。在管理中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促进相关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确保管理指令的有效下达。科学有效的管理工作能够促进工程造林的顺利实施,对相关企业的长远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进而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产业经济的双向发展。
2 加强林业造林管理的措施
2.1 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
经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对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从目前的生态系统来看,大量的物种正在消失,种群数量在不断减少,该问题对生态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在林业造林工程管理中,不仅要提升森林覆盖面积,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重视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从而提升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森林多样性高,物种丰富,林地形成大量的枯枝落叶层,增加土壤腐殖质,进而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提高土壤肥力。只有拥有了丰富的生物物种资源,才能发挥森林的整体生态效能,并生产出人类所需要的多种产品。在管理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注重树种的选择,基于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从整体生态的角度进行树种的选择,一般来说,需要尽量以本地的树种为主,因地制宜;从美观的角度來看,还可以适量引进外地树种,明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保证林业区域内生物多样性,保证林业区域内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强化林业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促进林木的生长,充分发挥森林资源净化空间环境的作用[5]。
其次,加强宣传,增强全社会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宣传册、标语张贴等多种手段,加强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活动,倡导广大群众自觉抵制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行为。
最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力度。开展古树名木调查,对古树名木建立台帐,造好“资料库”,进行存档登记,分类管理。同时制作永久标牌钉挂在醒目处,标明树种、树龄、级别、编号等内容。同时,加大对保护古树名的宣传力度,增强群众自觉保护古树名木的意识。
2.2 坚持整体生态原则
林业造林管理不仅需要从林业发展的角度进行相关的工作,还需要从整体生态的角度来对相关的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因为林业工程造林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因此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林业工程造林的环境效益进行综合的考虑,从整体生态的角度来分析影响林业造林的因素,从而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保证林木的成活率,因此在造林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的考虑到林木树种的生产习性,按照林木的生长习性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同时还需要保证林业区域内的树种具有多样性,防止病虫害快速的传播,立足于整体生态进行管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6]。
2.3 提升造林水平,加大管理力度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为林业工程造林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需要将先进的林业技术积极应用在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中,促进林业工程造林的实施。相关的管理者需要明确林业技术在林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科学、合理的技术促进林业的发展[7]。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管理思维的限制,推动林业工程环境效益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发挥。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保证良好稳定的生态环境,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进步。
创新是林业造林工程管理的过程中提升管理效能的关键,不仅需要对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还需要对技术的应用进行创新,以科学、合理的创新为林业发展提供动力。相关的林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强对林业造林的管理,在林业造林的实践中对林业种植模式进行研究摸索,充分发挥林业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同时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管理,提升管理的有效性。
2.4 加强林业造林人力资源管理
在林业工程造林中,相关的工作人员是影响林业工程造林效果的基础性影响因素,对工程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保证人力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
首先,需要加强工程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相关的工程管理标准,确保工程在建设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能够严格履行相关的责任以及义务,保证相关的管理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其次,对于参与工程造林管理的人员,需要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这部分人员能够有效利用林业生长的技术,通过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技术水平,来保证林木的成活率以及工程的实施效率[8]。最后是对林业工程造林的人员结构进行优化,加大林业造林工程中技术性人才的比例,有效控制管理辅助人员的比例,促进工程的顺利实施。在林业造林管理中,保证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是提升管理有效性的基础和前提。
3 总结
环境问题是当前社会发展阶段最为突出的问题,环境问题不仅仅是生存空间的问题,同时也是发展问题,更好的环境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潜力,以及更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来看,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水平的有效措施,因此需要重视林业的发展建设,促进林业工程发展,加快林业造林,提升森林覆盖率,对生态环境进行重建,在改善环境、提升环境承载力的同时促进经济的发展。需要加强林业工程造林管理,从林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对林业造林进行合理规划,保证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探索出适宜当前林业发展水平的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策略。通过管理效能的提升,促进林业造林的发展,提升林业的发展活力,在此基础上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 1 ] 陈思维,张英.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相关方法和意义初探[J].农民致富之友,2018(9):211.
[ 2 ] 朱守彬,程立峰.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与意义研究[J].江西农业,2018(6):109.
[ 3 ] 萨仁格日勒.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相关方法和意义探讨[J].农家参谋,2017(20):87.
[ 4 ] 宋佳庚,司玉娟.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相关方法和意义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4):251.
[ 5 ] 潘寒艳.浅析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现代园艺,2011(11):151.
[ 6 ] 万俊.淺谈林业工程造林管理的方法及意义[J].农民致富之友,2013(16):79.
[ 7 ] 隋莹.造林管理在林业工程中的相关方法和意义探讨[J].农业与技术,2014(8):60,79.
[ 8 ] 田亚东.林业工程技术造林与科学管理[J].农民致富之友,2019(8):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