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2020-12-08李国琛
李国琛
【摘 要】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融入各个行业的发展中。现阶段,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性,相关部门需要引进现代化技术,有效地把控食品的安全指标。论文主要针对液质联用技術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优化进行了分析,以期对食品安全检测水平的提高有所助益。
【Abstract】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is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import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people's daily life is increasingly apparent. More and mor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industries. At this stage, food safety problem has gradually become a key problem of concern to the people. In order to ensure food safety, relevant departments need to introduce modern technology to effectively control food safety indicator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echnology in food safety inspection, so as to help improve the level of food safety inspection.
【关键词】液质联用技术;食品安全检测;应用;优化
【Keywords】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technology; food safety inspection; application;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TS20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1-0152-02
1 引言
在科学技术水平快速提升的大背景下,很多先进技术逐渐融入各个行业的发展中,随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大家对衣食住行的要求越来越高,更加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液质联用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还需要注重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液质联用技术的相关内容,分析了食品安全检测的现状,分析了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优化。
2 液质联用技术概述
液质联用技术又称为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利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被分析物进行初次分离,利用荷质比对被分析物进行二次分离,用保留时间和离子丰度比双重定性,利用被测组分的含量与其在质量分析器中的响应特定关系进行定量的一种分析技术。被测混合物质经液相色谱仪初步分离后,经离子源离子化后,通过调节质量分析器的电场电压,可允许特定荷质比的组分通过,随后由检测器获取质谱图[1]。液质联用技术将分离系统、检测系统的优势进行了融合,液相色谱可以高效分离被分析混合物中的各组分,质量分析器的灵敏性、选择性比较优异,能够提供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结构等信息,液质联用技术恰好将这些优点进行了有效整合,既具有液相色谱高分离性能,又突显了质谱强大的鉴别能力,已在化工、医药、食品、生物等领域的检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
3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仍会出现很多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现代技术发展的同时,出现农药化肥滥用、养殖业用药不规范、生态环境污染等问题。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国际食品贸易规模日益扩大,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化问题,各个国家政府部门更加注重食品安全,但也会涉及很多食品安全问题恶意破坏、贸易摩擦等现象。
近年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很多先进检测新技术以快速发展的速度逐渐应用到食品安全领域,各种各样的现代化检测手段得到了快速发展[2]。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基础上,实行选择性质谱技术进行检测的联用技术,前处理可以去除样品中的大部分杂质,液相色谱可将前处理无法去除的杂质根据其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比例进行分离,质谱仪能依据荷质比,选择性地允许目标组分通过,同时,能够提供更多的化合物结构信息,将其作为化合物分析的关键依据。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质谱技术的发展中日益成熟,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4 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优化
4.1 农药残留的检测
在新时期的发展中,很多农民群众为了有效地防治病虫害问题,获取更高产量的农产品,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如杀虫剂、除草剂等,但由于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农产品被污染,人民群众食用这些农产品后,会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目前,社会各界越来越关注农药残留问题,各个国家都针对农药残留检测及其限值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要求。通常情况下,技术人员普遍利用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检测,但这些方法不适用于热不稳定、无法挥发的农药检测过程。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现状,技术人员需要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这项技术所用设备比较先进,可以将农药进行有效分离,针对复杂的农药进行有效检测,实现农药残留检测的预期目标。
4.2 兽药残留的检测
在食品国际化发展中,动物源性食品交易数量日益增加,食品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多,人民群众更加关注动物食品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消费者的信心。兽药残留问题是动物食品安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很多养殖人员为了疾病治疗、提高产量、快速出栏,往往会给动物投喂特定兽药或在动物饲料中加入生长调节剂或添加剂,而这些物质如不按使用要求使用,人民群众食用这些未按要求进行饲养的动物组织后会引发健康隐患。在兽药残留中,人们普遍重视激素、抗生素、兴奋剂等问题,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合理地应用检测技术,如液质联用技术的应用,可高效、准确地检测动物组织中的残留药物,避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4.3 毒素的檢测
在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很多常用的检测技术无法提供分子结构,很难同时检测多种食品,还不能有效排除假阳性,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些缺陷,技术人员可以引进液质联用技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这项技术可以针对水产品和农作物等食品中的毒素进行定性、定量检测,例如,液质联用可以针对多种贝类毒素进行检测,为贝类及其产品中贝毒的检测分析提供了具体方法和技术规范。
4.4 食品中违禁物质的检测
食品中的违禁物质会严重威胁人体的健康,甚至会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由于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相对其他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大得多,所以需要更加灵敏、可靠的设备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纵观当前违禁物质的检测标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普遍采用的检测手段,如芽菜中的生长促进剂检测、火锅汤料及其他汤料中罂粟碱检测、乳制品中三聚氰胺检测、畜禽肉及水产品中硝基呋喃代谢物检测等。
4.5 保健品中功效成分的检测
保健品中功效成分检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比色法,需要已知其功效成分并获得相应的参考物质方可对其进行检测,对于功效成分未知及无法获得功效成分参考物质的保健品检测,无法用上述几种方法进行检测。此外,上述几种方法的灵敏度都相对较低,无法检测含量很低的功效成分,故无法满足分析检测的实际需求[3]。因此,为了获得保健品未知功效成分的分子量、化合物结构等信息,或检测微量功效成分,需要采用能够提供更多信息的质谱仪,但保健食品成分相对复杂,尤其是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食品,为了有效分离及去除部分非必要杂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采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项技术的高效、准确、灵敏度高等优势,在保健品功效成分检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 结语
综上所述,液质联用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具有更加独特的优势,如灵敏度高、定位准确等,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食品安全检测过程中,液质联用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很多检测部门仍实行传统的检测方式,传统方式能够确保食品安全性,但很难满足现代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针对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优化、改革,不断提高食品检测的整体水平,实现预期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雨桐,王明微,韩冰雪,等.食品安全检测中液质联用技术的运用[J].农家参谋,2020(11):16.
【2】黄思瑜.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食品,2019(07):173-175.
【3】任云晖.液质联用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16(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