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播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2020-12-08付斌孙飞冯瑞芬王少杰
付斌 孙飞 冯瑞芬 王少杰
摘 要:近年来,随着高产、抗病、抗倒伏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保障谷子的高产、稳产,重点分析了播前准备、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夏播;谷子;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0-0032-02 中图分类号: S515 文献标志码: B
谷子是陕西省韩城市夏播种植的主要杂粮作物,具有适应性广、生长期短、管理简单、附加值高、种植效益好等特点,且具备耐干旱、耐瘠薄、耐贮存、耐盐碱等生物学特性,其营养价值较高、消费市场巨大,是优良的夏播轮作倒茬替代作物。
1 播前准备
1.1 适宜种植地域
韩城市龙亭镇是多年夏播谷子种植的优势区域和主要生产区,该地区土地面积广、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光照充足、清洁环保无污染,且土层深厚、结构良好、保水保肥、排水性好、土壤团粒结构好,有机质含量较高。多年形成的种植规律为:夏玉米、夏谷、夏播豆类秋收后种植冬小麦,冬小麦夏收后种植夏播谷子,一年两熟制,是区域内优质小米的优势生产基地。
1.2 施肥整地
随着夏播谷子的良种化、机械化、规范化程度提升,科学调控水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施足基肥可以有效创造松软、肥沃的土壤耕层,保证根系吸收养分并不断向植株输送,利于谷种的发育出苗、幼穗分化,增加穗粒重、缓和后期脱肥现象,为谷子全生育期提供良好的养分基础。基肥一般在前茬小麦机械收获后用专用机械对小麦秸秆、麦茬进行粉碎和灭茬,机械底施微生物有机肥40 kg/667 m2、硫酸脲基控释三元复合肥(15-15-15)40 kg/667 m2,再用机械旋耕耙平整细,达到地平、土碎、表净,满足谷子播种、发芽、出苗的基本条件,确保一播全苗。
1.3 选用良种
在夏播谷子良种推广方面,首先要选择适宜本地區生态环境条件,熟性好、耐肥、抗病、抗倒伏、高产稳产、品质优良、能够安全成熟的品种,在稳产的基础上夺高产,实现安全生产、增产增收的目的。其次要选择抗旱性好、生育期适中、适于机械化种收,抗除草剂、抗倒伏,小穗紧凑、穗层整齐、绿叶成熟、生产品质好、抗逆性强的品种。依据近两年夏播谷子品种试验和展示筛选,适宜韩城区夏播种植的谷子品种有晋杂12、晋谷21号、牛毛黄等。这些品种有较强的抗旱性、抗倒性、抗逆性,且稳产、品质好、适口性好、市场销量好。
2 播种
2.1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是谷子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夏播谷子一般生育期为90~100 d,早熟品种的生育期也在85 d左右,因此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后应力争早播,适宜播期一般为6月20日前后。如6月上旬播种,抽穗开花期是8月中旬高温季节,不利于夏播谷子的开花授粉,影响小麦穗数增多。但是,最迟6月底必须播种,否则夏播谷子成熟期推迟,甚至推迟到霜降期,势必影响到冬小麦的适期播种。
2.2 播种方法
夏谷机械条播可以同时完成开沟、下籽、覆土、镇压等田间作业,机播具有播行端直、下籽均匀,覆土深浅一致、露籽少、跑墒慢等特点,夏谷机械条播一般平均行距35 cm、株距5~6 cm,播种深度为3~5 cm,播种量0.6~1.0 kg/667 m2,留苗密度35 000株/667 m2。播后机械镇压能够提升播种层含水量,促使种子与土壤接触后吸水膨胀,早发芽、下扎根,易于形成苗全、苗匀、苗齐、苗壮。
3 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
(1)适当蹲苗:谷种发芽出苗后,围绕培育壮苗的管理核心科学调控水肥,不浇灌促苗水、不追施促苗肥,要适当蹲苗、控制地上部生长,促进根系下扎延伸,形成粗壮、庞大的根系,提升根系吸收深层次水肥的能力,以培育壮苗、增强植株抗倒能力。
(2)间苗和定苗:谷苗出土后易形成草与苗、苗与苗之间争水、争肥、争光的矛盾,因此要早间苗、定苗,减少苗荒现象。一般在谷苗生长至4~5片叶时开始间苗,当谷苗生长至6~8片叶时进行定苗,早间苗可有效节省养分和水分,防止苗荒、培育壮苗,实现谷苗均匀、健壮生长。
(3)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是培育谷子壮苗的重要措施。谷子苗期生长较慢,易受杂草为害,应及早进行除草。苗期中耕可以起到疏松土壤、铲除田间杂草的双重作用,第1次中耕在谷苗生长到4~5片叶时进行,中耕要与谷子间苗相结合,掌握浅锄、细锄,破碎土块,做到除草干净、深浅一致、培土稳苗,防止伤苗、压苗,保证植株的健壮生长。
3.2 拔节期至抽穗期的管理
夏播谷子拔节期至抽穗期是肥水管理的关键期,要满足谷子拔节、抽穗、开花的水肥需求,一般在抽穗前10 d进行1次中耕追肥,方法为人工开沟或施肥器追肥,中耕追肥深度6 cm,追施速效氮肥10 kg/667 m2,追肥后进行小水漫灌,田间分墒后中耕培土保墒。谷子生长至抽穗前要进行第2次中耕,要求深锄、细锄,中耕深度达到6~8 cm,通过中耕实现松土、通气、培土、除草、保墒、断老根的作用,促进部分新根生长,控制地上部茎节伸长、茎节间变粗壮,增强植株抗倒伏的能力。
3.3 灌浆期管理
谷子进入灌浆期,谷穗下垂遇风易倒伏,在抽穗开花期喷施2%过磷酸钙溶液30 kg/667 m2,可有效增加千粒重、降低秕谷率,有壮秆、防倒伏的作用。若在后期发生倒伏,要人工及时扶起,从倒伏方向相反一侧开始,捆起小把,顶部要露出2~3片功能叶,可减轻损失。灌浆期遇旱时采取轻浇或隔行浇水的办法降低田间温度、提高湿度,利于谷穗灌浆、增加粒重。降水过多时疏通田间排水沟及时排水,促进根系生长,可起到防倒伏、增产量的作用。
4 病虫害防治
4.1 清洁田园
谷子生长全过程主要病虫害的虫卵、病毒源寄主的过冬场所为谷茬、谷草和杂草。因此,在冬小麦种植田块要用人工和除草剂的方式,彻底清除田间及周边杂草,减少病源和虫卵寄主,降低病虫为害的发生。
4.2 轮作倒茬
种植谷子的田块不宜重茬,在小麦收获后可种植夏播黄豆、夏播玉米,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倒茬,通过轮作不同作物可以有效清除土壤中残留的菌源,清洁土壤,降低病虫的浸染和为害。
4.3 播前晒种
播前对准备播种的谷种进行日光暴晒,可以杀死谷种表皮的细菌,促进种子内部的新陈代谢、增强种胚的活力、提高种子发芽力。如采用自留种,应用清水漂去庇籽,挑选籽粒饱满、色泽亮、大小一致的种子,再进行晾晒并用药剂拌种后播种,以实现一播全苗。
4.4 种子处理
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既可以防治地下害虫,又可预防谷子病害。夏播谷子可用50%苯来特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3%拌种或用35%的阿普隆,按种子重量的0.3%~0.4%拌种,也可用专用种衣剂进行包衣。
4.5 药物防治
①夏播谷子田间如发现黏虫、粟叶甲、蚜虫时,可用4.5%氯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喷雾进行防治。②谷子粒黑穗病是夏谷穗部常发病害之一,一个谷穗上只有少数籽粒受害,且抽穗前不易发现,病穗短、直立,大部分或全部子房被冬孢子取代,当孢子堆成熟后全部变黑才显症。防治谷子粒黑穗病,可用40%拌种双粉剂,按种子量0.2%~0.3%拌种,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劑、15%三唑醇拌种剂、75%萎福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2%拌种,效果较好。③谷子白发病是谷子常见病,病菌的侵染主要在谷子幼苗期。种子、土壤、肥料沾染的病菌卵孢子发芽后,用芽管侵入谷子幼芽芽鞘,随着生长点的分化和发育,菌丝达到叶部和穗部。防治谷子白发病,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或35%甲霜灵拌种剂,以种子重量0.2%~0.3%的药量拌种,或用甲霜灵与50%克菌丹,按1∶1的配比混用,以种子重量0.5%的药量拌种,可兼治黑穗病。如土壤带菌量大时可沟施药土,用40%敌克松0.25 kg/667 m2,掺细土15~20 kg/667 m2,撒种后沟施盖种。
5 后期驱鸟
应用国内外先进科技精制而成的、高纯度、强缓释,高效、环保、无公害新型生物驱鸟剂,可缓慢持久释放出一种影响禽鸟中枢神经系统的清香气体,是无公害驱鸟产品,鸟雀闻后立即飞走,在其记忆期内不会再来,有效驱赶且不伤害鸟类,对人、鸟、谷产品无任何危害,使用简单方便、绿色环保,持效期高达20~30 d。
6 适时收获
人工收获谷子一般在其完熟期,谷粒变硬、颖壳变黄时谷子全穗已基本成熟,有些品种的茎叶为青黄色时就可人工开镰收获,收获后的谷子不要立即脱粒,可先垛成谷垛,使谷子有7~10 d后熟期,待谷子粒胚乳发育完全、成熟完好,达到产量高、品质好时,再机械脱粒、扬净、凉晒、贮存。专业化机械收获则在蜡熟末期,95%的籽粒坚硬时收获最佳,机收过早易造成机械脱粒不净、损伤籽粒、品质差、收获产量低。如机收过晚,田间易落粒、严重减产,影响小米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