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激素处理对绣球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
2020-12-08朱玮
朱玮
摘 要:试验以绣球为试材,通过IBA、NAA、IAA的5种不同浓度(1 000 mg/L、500 mg/L、300 mg/L、200 mg/L、100 mg/L)溶液分别处理绣球的一年生插条,插后95 d观察得出结论:IBA溶液相对NAA、IAA溶液对绣球一年生枝条扦插生根更具有促进作用;300 mg/L的IBA溶液处理,绣球扦插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生根数指标均为最佳。
关键词:激素;绣球;扦插生根;影响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0-0018-02 中图分类号: S685.99 文献标志码: B
扦插育苗是一种相对便捷、成本较低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的一种;主要是利用植物体细胞的再生能力,给予适宜的外界条件,将植物营养器官插入基质中使之发育成为完整的新植株个体;既能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又能达到提前开花结果、缩短育苗周期、快速繁殖、成苗整齐一致的效果[1]。在工厂化扦插育苗生产实践中,通常使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植物扦插生根,以提高生根率及成活率。绣球为虎耳草科绣球花属落叶灌木,枝条为圆柱形,光滑且具少数长形皮孔。叶纸质对生,倒卵形或阔椭圆形,叶面积大,边缘有粗锯齿,叶面碧绿,叶背面稍带黄色,叶柄粗壮,花大多数不育,花色丰富,颜色粉红、浅蓝、紫色、白色等,花期5—8月、较长[2]。因花大而圆润,色彩丰富且雍容华贵而受到人们的喜爱,适合配植在墙边、庭院等处作花境、花篱[3]。近年来,绣球栽培发展迅速,在生产上主要依靠扦插进行繁殖,为有效提高繁殖效率,需想方设法提高绣球的生根率及成活率[4-5]。本试验的目的就是解决这一问题,试验采用一定浓度的激素处理绣球插条,以提高其生根率、平均根长和平均生根数,从而提高绣球的成活率。试验中所采用的绣球母本位于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是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绣球品种。本试验采用IBA、NAA、IAA 3种激素对绣球插条进行处理,并得出了各种激素对促进绣球插条生根较为满意的效果,为工厂化生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为江西省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园林苗圃基地,该处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为1 487 mm左右,平均气温18.3 ℃。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本试验材料绣球枝条全部采集于原植株外围长势强健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粗度为0.5~0.7 cm,长度大于10 cm,每枝条4~6个节,于2019年12月26日采自吉安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内,并随采随用。
2.2 试验方法
2.2.1 扦插枝条的剪切
把采集好的绣球枝条,用枝剪剪成长10 cm左右的枝段,上剪口平剪,离剪口芽0.5 cm左右;下剪口需斜剪,距离剪口芽0.6~0.9 cm,切口为45°左右。为减少叶片水分蒸发,提高成活率,留顶端1片叶,因绣球叶片较大,留下的那片叶需剪去2/3,只留一小部分,其余叶片全部不留。处理枝条进行粗细搭配,每54根扎成一捆,以消除药剂处理及由于枝条粗细不均所带来的误差。
2.2.2 药液配制及处理
药剂选用NAA(萘乙酸)、IBA(吲哚丁酸)、IAA(吲哚乙酸)3种。将NAA、IBA、IAA分别配制成1 000 mg/L、500 mg/L、300 mg/L、200 mg/L、100 mg/L 5种浓度,药剂提前1 d配好并放4 ℃冰箱储存,使用时摇晃均匀。将捆绑好的绣球枝条基部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浸泡消毒10 min,再分别放于各组配好的激素浸泡液中浸泡10 s。对照组(CK)为清水。
2.2.3 插床准备
本试验采用户外扦插方式,扦插基质为红壤,做成宽1.5 m、长3 m南北向的插床,床面高于地面,并对土壤提前进行暴晒消毒。为了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可在土壤中加入细沙。在扦插前,将插床土壤疏松并与细沙拌匀,浇1遍透水,按一定株行距开好浅沟,利于后期排水。
2.2.4 扦插枝条
把以上浸泡处理好的枝条横放晾干后扦插于准备好的插床内,每一处理均用立式标签注明处理浓度及激素种类。行间距为6 cm×6 cm,插入深度为5~6 cm,扦插后再浇一遍水,使插穗与基质充分接触。为充分保证小环境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插后用白色透明塑料膜覆盖成拱形,塑料膜边缘用土壤覆盖封闭,上面再盖一层遮阳网,遮光率70%左右。本试验由于扦插基质及其他环境条件一致而没有设置重复。于春季回暖后掀开遮阳网和塑料薄膜,此时插条已完成生根并已成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管理,待4月初也就是插后95 d后对插条进行各项指标的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激素种类处理对各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图1~图3),各激素处理情况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用IBA处理绣球插条,生根率明显高于NAA、IAA处理液,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指标略高于NAA、IAA处理液。
3.2 不同浓度IBA处理对各指标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图4~图6),综合生根率及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各项指标发现,300 mg/L的IBA浓度处理绣球插条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2%,平均根长5.3 cm,平均生根数31条。
另统计出生根枝条的平均粗度为0.7 cm,未生根枝条的平均粗度为0.5 cm。
4 结论与讨论
扦插繁殖操作简单,可进行各季节大量育苗,现已成为园林植物重要繁殖手段之一。绣球插条被剪取后,剪口促进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并进一步分化为形成层,逐渐分化出生长点并形成根系。本试验结果表明:①使用激素处理的绣球枝条跟空白对照相比,生根率明显提高。因插条脱离母体生长需给予适宜的温、湿度等环境条件,激素在这些外部条件作用基础上能对愈伤组织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②綜合生根率及平均生根数等各项指标表明,300 mg/L浓度的IBA处理绣球插条效果最好,生根率达92%。合适浓度的IBA溶液处理能有效提高扦插植株的成活率,促进植株根系生长,从而促进植株地上部分生长。③从统计结果来看,在0.5~0.7 cm范围内,插条的生根率与所剪取的枝条粗度呈正相关,建议选择粗0.7 cm以上的枝条作插条用于繁殖生产,以利于促进生根。
由于枝条数目及试验场地的限制,试验具有一定局限性。本试验时间选择在冬季,绣球冬季扦插和其他季节相比成活率是否有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1 ] 孔令营,徐清琴.园林植物扦插育苗技术[J].现代园艺,2014(19):53-55.
[ 2 ] 李协和.花色多变的绣球[J].花卉,2011(9):16-17.
[ 3 ] 沈圣齐,汪鑫.绣球花的栽培技术及园林用途、寓意[J].乡村科技,2016(12):65.
[ 4 ] 黄华明,陈杰.福建绣球的扦插育苗研究[J].热带林业,2019,47(4):26-29.
[ 5 ] 李惠群.绣球属3个园艺品种的扦插繁殖试验[J].江苏林业科技,2018(5):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