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9—2020年度邯郸开发区第一原种场冬小麦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2020-12-08侯鲜强郝进良祁耀正

种子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邯郸冬小麦总结

侯鲜强 郝进良 祁耀正

摘    要:在邯郸开发区第一原种场设置冀中南水地组品种比较试验,对冬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特征特性进行鉴定,研究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及其农艺性状,对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为冀中南水地区小麦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邯郸;冬小麦;品种试验;总结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20-0012-02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志码: B

1   试验目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的规定,对冬小麦新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特征特性进行鉴定,为冀中南水地区小麦品种审定提供科学依据。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1)试验材料:设置冀中南水地组品种比较试验一组,参试品种为7个(不含对照),对照品种为衡4399(冀中南水地组生产试验参试品种见表1)。

(2)试验方法: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品种种植12行,面积≥13.33 m2,全区收获计产,实验周边设置4行以上的保护行,品种比较试验承试单位信息见表2。

3   试验执行情况

冀中南水地组品种比较设置12个试验点,其中永年试验点因杂草严重报废,汇总11个试验点的结果,各试验点的误差变异系数(CV)见表3。

4   气候条件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2019年冬季气温较正常、降水较少。进入2020年以后,气温继续偏低,而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小麦返青推迟。后期气候干燥少雨,没有病害发生,产量高于上年,但与往年持平。

5   农艺性状分析

参试品种的平均生育期为235~238 d,对照品种衡4399的平均生育期为236 d。其中,小麦品种邯363的生育期比衡4399晚1 d左右;其他小麦参试品种生育期与衡4399相當。①抗寒性:所有试验点冻害发生程度轻。②抗倒性:所有试点试验均未发生倒伏。③抗病虫害性:所有品种病虫害发生程度整体较轻,深州试验点有轻度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内丘试验点白粉发生较重。

6   品种比较试验产量结果分析

参试品种8个(含对照),产量幅度为494.18~581.13 kg。对照品种衡4399的平均产量为545.04 kg/667 m2,居第5位。其中,比衡4399增产的4个品种,增产幅度为0.75%~6.62%;比衡4399减产的3个品种,减产幅度为-9.33%~-0.68%(参试品种产量汇总见表4)。

7   方差分析结果

对各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误差变异系数(CV%=3.722)判断试验的整体种植水平。由表3、5可知,各试验点的误差变异系数均在6%以下,且总的误差变异系数为3.31%,说明本试验数据科学合理(单年多点(随机区组)方差分析见表5)。

8   品种间的多重对比结果(显著性)

多重比较结果(表6)表明:邯9518、邯612比对照增产极显著,邯363比对照增产显著,邯7134比对照增产不显著,邯613比对照减产不显著,邯2168比对照减产显著,邯313比对照减产极显著。

9   品种综述

(1)邯612:本年度试验平均产量573.08 kg/667 m2,10点增产,比对照增产5.14%,增产极显著。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36 d,与对照成熟相当。

(2)邯613:本年度试验平均产量541.32 kg/667 m2,5点增产,比对照减产0.68%。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36 d,与对照成熟相当。

(3)邯9518:本年度试验平均产量581.13 kg/667 m2,10点增产,比对照增产6.62%,增产极显著。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36 d,与对照成熟相当。

(4)邯313:本年度试验平均产量494.18 kg/667 m2,2点增产,比对照减产9.33%,减产显著。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36 d,与对照成熟相当。

(5)邯363:本年度试验平均产量564.30 kg/667 m2,10点增产,比对照增产3.53%,增产显著。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37 d,比对照晚1 d左右。

(6)邯2168:本年度试验平均产量534.70 kg/667 m2,4点增产,比对照减产1.90%,减产显著。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36 d,与对照成熟相当。

(7)邯7134:本年度试验平均产量549.11 kg/667 m2,7点增产,比对照增产0.75%,增产不明显。属于半冬性中熟品种,平均生育期236 d,与对照成熟相当。

10   冀中南水地组试验结果建议

根据《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中的小麦品种审定主要指标:参试品种具有一致性、丰产性、稳产性,平均产量比对照增产≥3.0%,增产试验点比例≥70%,倒伏程度≤3级,或倒伏面积≤40.0%的试验点比例≥70.0%,生育期超对照值<2 d,抗寒性鉴定越冬死茎率≤20.0%。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田间人工接种或自然发病非全部高感。建议推荐邯9518、邯612、邯363、邯7134参加下年度区域试验。

猜你喜欢

邯郸冬小麦总结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邯郸在哪里?
吕金光
如冬小麦般耐心
孕足月低位水囊引产联合静滴缩宫素的临床观察及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之我见
关于中考作文的一点建议(一)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