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重建“斯文中国”植基培土
2020-12-08刘金祥
刘金祥
中办与国办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这一古雅与新异交相辉映、科技与人文相互交融的文化工程的全面实施,将为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固本培元,砥砺包括当代中国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国民赓续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
在全国中小学校和高等院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旨在通过创新和完善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形式和手段,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不断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这项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公益文化工程,通过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组织和引导,重点鼓励青少年熟背熟记古典诗词文赋中的经典作品,使青少年以最便捷的路径获得传统文化的滋养与熏染,让新一代国人站在传统文化基石上纵观世界洞察未来、顺应大势明确方位,这是一件值得期许和赞赏的宏大意愿。特别是置身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对青少年进行以诗词歌赋为重要内容的传统文化教育,无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固本强基的功效。
从整体来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前行,不可能游离自身的文化传统;而就个人而言,缺乏历史纵深感的生活也必然显得轻薄和肤浅。我们的先人创造了雄视世界的璀璨文明,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古代文学作为中华璀璨文明长廊里的奇葩珍品,历来为国人所钟情和喜爱。诚然,像“精神胜利法”那样,以“先前阔”来搪塞和敷衍当下文化的艰涩寒窘固然可笑,但从传统文化中感受中华民族的卓异创造力,以激发当代青少年的文化自信,进而以热情姿态和激情风貌抒写崭新生活,却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也许有人以为,古典和当代相去太远,几乎了无相干。但实际上无论社会生活发生怎样的变化,就关乎人类生存本质的情感而言,古今却不乏相通共同之处:“慈母手中线”永远会牵系起远方游子的桑梓情结;“明月几时有”的天问即使被现代天文学所解答,但“把酒问青天”的浩渺情思依旧回荡在人们心中。文学展示着人类审视、确认、表现自身情感生活的过程,更彰显着人们摆脱平庸琐杂生活而趋向美与高尚的精神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古典文学深厚绵长的文化底蕴,既能够唤起蕴藏在人们生活中的诗意情怀,更能够点绘和培植当代青少年的道德人格。
近年来,诗意情怀似乎被喧嚣躁动的物质欲念和浅近浮华的世俗优越感冲刷殆尽,“成功男士”“白领丽人”成为各种传媒经常向青少年推销兜售的人生范例。装扮或充塞青少年生活的,似乎仅仅是豪宅名车、锦衣玉食,这种浮幻式的影像,是对社会中原本粗俗心理的迎合和推崇。诚然,青少年的生活需要物质条件来安顿,需要金钱来装点,但绝不应将物欲作为人生的最后停驻,“诗意的栖息”同样值得崇尚和拥有,因为在对“诗意栖息”的追求中,人间才会升腾出更多的温情与友善,而这又恰恰是诗意生活的根本来源。让青少年站在中华历史文化的巅峰,倾听先哲圣贤们激荡云天的诵唱与歌吟,接受唐诗宋词元曲的沐浴和洗礼,这是在为重建斯文优雅的文明中国植基培土。
毋庸置疑,中国历史在古典时代终结后又向前发展许多。我们也并非希望通过一次简单的重温传统文化,来补救和化解现实社会中青少年的教养缺失和道德危殆,而是要从现代社会的特点出发审视传统文化的优长,发掘传统文化对当代青少年的引领价值和规范意义。▲
(作者是黑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国际论坛版文章除社评外,均不代表本报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