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模型初探*

2020-12-08刘嘉秋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劳动学校

◎ 刘嘉秋

一、问题的提出

2020 年3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1]。随之,如何落实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具体要求引发了普遍的关注和研究,其中学校被普遍认为是落实劳动教育的主要阵地[2]。一方面,对学生而言其主要的学习和生活都发生在校园之中,应利用好其在校的时间开展针对性的劳动教育。另一方面,学校中的劳动教育相对家庭更具结构化的优势,能够通过建立机制来落实相关要求。相比社会,学校的劳动教育更系统稳定,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就某个或某几个关键内容对学生施加影响。

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重视[3—4]。但目前的学校劳动教育仍存在不够重视劳动价值观教育、劳动教育未真正进入课堂教学层面、劳动教育缺乏长期规划和整体规范等问题[5—6]。对学校而言,解决这些问题的可控因素则主要反映在课程体系方面。切实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提供学生学习劳动、参加劳动、体悟劳动的机会,这些均需要学校发生系统的改变,即劳动教育应当反映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成为其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课程体系落实劳动教育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应注意一系列挑战。一则,学校单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较难兼顾劳动精神、劳动技能、劳动品质等各方面,需要架构体系来整体满足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特征要求[7]。二则,不少学校以应付的方式开展劳动教育[8],易使之散点化,各类课程、活动之间鲜有明显联系,而缺少系统规划的劳动教育内容易重复和矛盾,影响劳动教育的效果。三则,如何调整已有学校课程体系,兼容学科课程、校本课程、专题活动等学校已有的课程基础,使其既能够符合整体要求,又可以彰显学校特色,尚无一致的意见。因此,怎样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以在已有课程体系基础上落实《意见》中的具体要求,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和探索。

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应然特征

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我们首先需要思考其应然特征,以持续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并逐渐提高学校内劳动教育的效果。

(一)系统、稳定融入已有课程

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需要进入课程体系之中,与已有课程体系进行融合,构建出稳定的、系统的新体系。

这一融入的过程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一方面,构建课程体系需要考虑已有课程体系的基础。新课程体系的建构一定不是对已有课程体系的剧烈颠覆,而是在梳理已有经验和做法基础上的补充和完善,采用渐变调整的方式不仅可以吸纳已有体系的优点,也能使转变更易于被接受和操作。另一方面,构建课程体系是一个融合演进的过程。在初始课程体系中找到可以纳入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的课程要素,通过重构、改造、完善等方式融入劳动教育的新内容,融合生成新的课程要素,并以此为基点,与体系中的其他课程要素形成联系,以点带面地促进整个系统的演进。

(二)纵向、横向联通各类课程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其所接受的劳动教育是贯穿整个学习生涯的,融在各种学习经历之中。学生得到持续、一致的劳动教育机会越多,就越能获得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劳动习惯、劳动精神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构建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就需要在不同学段、不同课程上保有一致性,具有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特点。

在纵向上,不同学段劳动教育的内容应各有侧重,循序渐进。从义务教育阶段来看,小学段的劳动教育课程应针对学生认知、情感等发展有限、学习和生活经历不足的特点,更注重对劳动教育的启蒙,使其体验劳动,悦纳劳动,并可以由己及人地初步形成尊重劳动成果的意识。初中段则更多要强调学生能够掌握必要的劳动技能,完成复杂的劳动任务,并能够促使其在精神层面认同并热爱劳动。同时,在劳动观念、能力、习惯、精神等层面上,不同学段的课程也应相互呼应,一则避免无效重复教育,二则使新的教育发生在旧的教育基础上,递进层次、提高效率。

从横向上,学生同时期经历的课程、活动应形成协同。可以是国家课程与地方、校本课程的协同,也可以是学校课程和学校活动的协同,还可以是校内和校外的协同,进而使劳动教育的不同侧面反映在不同课程中,达到课内外、校内外的“融合实施”[9]。由于不同课程与活动在劳动教育的内容、方式上各有侧重,若规划调配得当,既可互补又可相互彰显,使学校课程体系产生协同劳育的效果。为此,一是可以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组建起不同的课程链和课程群,以模块化的方式来促成协同的效果。二是可以通过建设若干门核心课程,形成融合其他课程的有效抓手。三是联通家、校、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提供与校外劳动教育对接的接口,使校内外的课程和活动形成呼应。

(三)结合校情、生情彰显特色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主要还需在基础内容之上,结合校情、学情开展针对性的课程建设,并最终建设形成校本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10]。一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架构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升级和改造的;二是,劳动教育课程在建设与实施中需因地制宜地梳理和应用各类资源;三是,学生生情的不同,本校学生所具有的劳动教育需求有其独特性,因此也会影响到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中,要凸显学校自身的特色,最合适利用的空间是学校的校本特色课程。在建设此类课程时,一方面可以在梳理学校课程、师资、生情、资源等方面情况后,结合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持续研发学校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在已有的一些特色活动基础上进行逐步的升级、改造,孕育形成有校本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

三、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模型

我们建设反映上述特征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关键在于重构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要素,使其各司其职的同时又能互相连通,由点及面地系统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由此,笔者构建出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三角形模型(见图1)。模型由目标、内容、保障三个层面构成,进一步可以分成理论研究、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学科融入劳动教育、支持保障等部分,几个部分之间的交叉内容构成模型中的衔接部分。这些内容使课程体系具备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等特点,进而确保基于三角形模型所构建起的课程体系能够更好地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相关要求。

图1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三角形模型

(一)加强理论研究,引领课程体系建设

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要求,体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应然特征,本质上就是要重新调整课程体系的目标、内容和结构,而调整的起始在于将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有效转化为课程体系中的新目标。课程体系建设有赖对于各类文件、文献、案例进行收集和分析,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的脉络,进而转化为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和过程中所需关注的要点。对学校而言,主动开展理论研究,加深对劳动教育的理解,能起引领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作用。

新时代劳动教育核心要求的分析应主要来自《意见》。其制定与出台是对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及新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发展与落实,明确了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未来能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合格劳动者。《意见》指出,劳动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精神,具备劳动的基本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1]由此,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就需要在知、行、意三个方面下功夫,由知识讲授引发正确行为进而促发情感体验,在逐步巩固知识结构、塑造行为习惯、涵养情感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此外,关于劳动教育相关概念的研究也值得引起注意,特别是需要借助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中的核心概念的深度研究,加深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从中明确课程发展的终极发展方向[11—12]。最后,还需要结合实际校情,对创造性劳动、知行合一、集体合作劳动等概念,跨领域课程、工程思维、实践类课程等均可以进行深入的探索并研制相应的标准。

(二)从三个方面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

从目标层面向下生发,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点在内容层面。其中的关键是在已有课程体系基础上,针对不同劳动教育的目标重新调配、完善、建设相关课程内容。通过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学科教学融入和校本特色课程三个方面,内容层面可以覆盖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大部分核心目标: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起到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教育的作用;学科课程作为日常开展劳动教育的阵地,起到全面覆盖劳动教育要求的作用;校本特色课程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学生最需要的、学校最有可能突破的内容为抓手形成特色,起到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作用。

基于三个课程板块的不同定位,在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明晰每个板块研究和工作的着力点。

其一,依据政策要求建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意见》指出,要“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1]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下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一是关注课程与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的结合;二是关注项目学习、贴近生活、知行合一等原则,反映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三是关注可选择的内容、学段差异、学生差异等,反映课程的针对性;四是关注学生技术思维、工程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基于这些理念,学校需要研究形成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课程目标、模块内容、课时安排、具体要求、教材、实施建议、评价方式、保障措施体系等。

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建设并非从零开始,一些省市地区之前已设有相关的劳动教育课程。例如,上海于1988 年就在全国率先将劳动技术课程纳入小学、初中及高中三个学段基础型课程,并编制了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课程标准。因此,建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需要做好前期的基础研究,梳理已有的经验和问题,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地区课程的建设情况。此外,对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的研究还可以从实践活动、项目化学习、国家课程等汲取灵感、找寻方向。

其二,基于全员育人理念在学科课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学科课程是学校中最日常、占比也最多的课程内容,且覆盖全体学生,因此在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要求时有其天然优势。解决“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劳动教育”的问题,就是要探索有效实践策略,体现全员育人的理念,逐渐研制具有借鉴价值的课堂教学案例,并提供学科教研和学校管理方面的必要支持。这方面的研究可先从思政学科、劳动技术学科、信息技术学科等与劳动教育可以产生直接关联的学科开始,逐步向其他学科辐射。可先从与劳动教育显性相关的内容或方法着手分析和完善,在研制过程中,关注知行合一、安全适度等原则,注重案例的实效性和示范性。

其三,基于学校情况建设校本劳动教育特色课程。相对于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和学科课程,校本课程是学校最能够体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自身特点的空间。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发或改造的方式,综合考虑学校的各类资源条件,在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体系中构建出若干门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整体规划,在几门特色课程之间形成联系,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链、课程群,产生劳动教育特色课程育人的集群效应。

(三)从衔接部分联通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在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时,各个板块之间应彼此联系、协同联动落实劳动教育的要求。这样的协同最主要体现在各个板块之间的衔接部分上,具体表现在两点,包括目标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衔接以及内容层面内部的衔接。

目标层面与内容层面的衔接主要体现在劳动教育最新理念与课程的结合上。其内容具有先进性,改革力度往往较强,难度较大,需要通过对特定话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来逐渐探索,如家校社协同劳育、工程思维培养、信息技术应用于劳动教育等话题。以家校社协同劳育为例,该项工作具有跨专业跨领域的特点,因此由谁主导、怎样协同、如何分工等问题是横亘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为此,就需要一边厘清劳动教育中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明确学校、家庭、社会劳动的主要内容,梳理和总结家校社系统推进劳动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另一边还要组织文件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学校调研,了解学校与家庭协同推进劳动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家校社协同开展劳动教育的试验,特别是关注学科课堂教学和家庭作业的协同,关注社会实践、学校课程、家庭劳动的协同,甚至可以探索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与家庭、社会协同的系统架构问题。

内容层面内部的衔接主要是校内课程体系之间的联系架构。一般围绕特定的劳动教育主题,可以连通学校中的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校本劳动教育特色课程和学科课程,进行横向跨课程、纵向跨学段的劳动教育一体化实践。在这些实践中,可以是一个学科中各学段对同一个劳动教育主题的落实,也可以是不同学科之间协同联动,试验研制跨学科的教学案例。在这一话题下的劳动教育实践需特别关注教学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要用项目化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情境等为抓手串联起跨学科的教学活动。

(四)搭建保障体系支持课程建设

整个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模型的顺畅运作还要在保障层面上提供有力支持。首先是在硬件支持方面,既包括劳动环境、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的基本保障,又涵盖了在此之上所进行的环境重构。事实上,若从有效提升劳动教育效果的目的出发,基于劳动教育理念内涵理解来创设校内环境并配套相关设施设备可能更为重要。在创设这些环境时,可以迁移社会工作生活中已有的劳动场景,通过设置关键的环境要素来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劳动并从中获得有效的学习体验。例如,学校可以结合社会、校园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形成相应主题,指导学生自主对校园中相关的区域进行打扫和创意布置,并提供相应的物资支持和方法指导。

除去硬件保障外,协调和支持参与劳动教育的各方更为重要。一方面需要创设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机制使校内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与校外劳动教育形成呼应。通过对在地资源的梳理分析,为学生的校外劳动创设机会,并通过社区居委会、家委会、合作企事业单位等平台加强与校外机构的联动,打造特色活动来促进校内外一体地开展劳动教育。还有一方面是需要为教师搭建教研和师训平台以保障其对课程的胜任力。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设置专门的劳动教育教研岗位来推动教师对劳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这说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运转需要有统筹各方人力和资源,在整体规划下逐个攻关难点,让教师理解并有效实践劳动教育,最终使劳动教育能够有效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中并常态地开展。

四、总结与展望

随着劳动教育越来越受重视,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均需尽快重新调整规划,使劳动教育课程化,成为日常育人工作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设劳动教育课程体系要满足《意见》中关于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要求[1],使相关课程各司其职又相互连通,形成一个系统来更好落实劳动教育要求。对此,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三角形模型可以提供相应的参考。从整个模型来看,目标、内容、保障三个层面构建起的课程体系可视作保证劳动教育质量的基础,而模型中的衔接部分则是凸显特色、提升质量的抓手。归结来讲,该模型希望通过进一步强化系统性来使课程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的终极目标。

然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模型仍未解决好内容和方式层面的问题。在内容上,各类课程该如何更好地反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三个方面核心的劳动教育内容要求?在方式上,劳动教育又该怎样从课程走向教学,真正进入课堂之中,其效果又该怎样评价?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后续需进一步关注和突破的,相信随着更多深入的研究,劳动教育的课程化、科学化可以更进一步,劳动教育的总体目标可以得到最终实现。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劳动学校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