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护理

2020-12-08刘丽茹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性肝炎抗结核肝炎

刘丽茹

(山西省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肝病四区,山西 大同)

0 引言

肺结核是感染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1],主要以呼吸道传染、消化道传染为主,是由于患者吸入或食入带结核细菌的飞沫、尘埃或食物所引起的慢性感染,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等。与普通感冒症状极其相似,因此常被患者或其家属所忽略,从而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呼吸困难、咯血甚至休克等严重症状。可根据患者病变部位以及病情进展等情况分为原发性型肺结核、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等。在临床治疗肺结核患者中,由于治疗周期长,肺结核杆菌易产生较强的抗药性,且治疗肺结核疾病经常联合多种药物进行治疗,而大部分药物存在毒性,导致肝细胞坏死对肝功能造成损害[2]。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措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因此,我院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使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的护理临床效果,具体论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60例使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药物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综合治疗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6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为(27-43),平均年龄(35±2.4)岁,临床表现为厌食38例、腹胀25例、恶心16例、呕吐14例、腹泻20例,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的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方法:患者发生药物性肝炎,进行常规治疗,停止使用抗结核药,适当休息,注意补充营养。严重者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使用肝细胞生长素、前列腺素,减少患者肝细胞死亡,促进肝细胞再生等药物治疗;当出现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可进行人工血浆置换术。

护理方法:(1)心理护理:患者换肝炎疾病以后会难以接受,担心自己不能治好,心情低落,焦虑且恐惧,护理人员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进行一定的心理疏导,多与患者进行沟通,讲解药物性肝炎的诱因和可治愈性,讲述以往治愈的案例,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2)饮食护理:患者出现药物性肝炎后会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其中食欲不振、厌油腻患者普遍存在。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建议多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高营养的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油腻、刺激、辛辣、生冷、坚硬等食物,监督患者戒烟戒酒,亦可以配合吃一些梨、木耳、枇杷等润肺润喉等食物,多食用大豆、鱼虾、新鲜的水果蔬菜,每日的蛋白质的摄入量保持在100g左右,对于有高血糖的患者要注意糖分的摄入量,在患者症状有所缓解或痊愈时,也要循序渐进进食,切记暴饮暴食。(3)健康宣传:为患者讲述疾病发展史、疾病治疗过程以及治疗中需要注意事项,定期为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相关知识普及,促使患者树立正确治疗的医学观念,增加患者自信心,从而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提前向患者讲述治疗过程以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反应,让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告知患者家属必要的护理方式,如患者出现腹泻、腹胀、呕吐、恶心、厌食、黄疸等症状需及时报告给医护人员,并对患者立即制定相对应的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措施,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肝功能护理:在患者用药期间,如出现药物性肝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会显著增高,总胆红素会轻度增高[3],所以,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定期为患者检测肝功能指标,在症状初期,指导患者适量运动,如肝功能损害严重应卧床休息,减少肝脏负担。(5)用药指导:在患者用药期间详细讲述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腹胀腹泻、恶心呕吐、黄疸等药物毒副反应,包括患者皮肤、尿色等体征的改变,加强对患者药物毒副反应的监督力度[4]。(6)康复指导:如患者出院期间服药,叮嘱患者及患者家属,出现毒副反应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定期到医院进行肝功能检查,平时保持情绪的稳定,做到禁烟禁酒,提高自我监管力度。

1.3 判定标准

根据患者ALT、AST、TBLL、NH3实验指标变化情况,有效率=(基本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炎患者治疗前后主要实验指标变化情况

治疗前,肝炎患者ALT平均为(280.3±223.7)U/L,AST平 均 为(239.6±73.5)U/L,TBLL平 均 为(57.6±3.8)μmol/L,NH3平均为(123.6±5.3)μmol/L,治疗后,肝炎患者ALT平均为(43.67±8.3)U/L,AST平 均 为(44.7±6.8)U/L,TBLL平 均为(25.8±3.5)μmol/L,NH3平均为(89.7±2.5)μmol/L,治疗后,患者的ALT、AST、TBLL、NH3实验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患者的ALT、AST、TBLL、NH3实验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肝炎患者治疗前后主要实验指标变化情况(±s)

表1 肝炎患者治疗前后主要实验指标变化情况(±s)

?

2.2 肝炎患者治疗后有效情况

治疗后,患者基本痊愈例数为42例,好转例数为15例,一般例数为2例。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率为95.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肝炎患者治疗后有效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坏境的改变以及人们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越来越多的人患有肺结核疾病,治疗结核病药物较多,通常多种药物联合治疗,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例如异烟肼药物会在体内分解成异烟酸和乙酰肼,与肝细胞DNA和RNA共价结合使干细胞坏死[5-7],抗结合药物造成药物性肝病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在患者抗结核治疗用药过程中应加强护理措施,护理人员要掌握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表现和相对应的护理对策,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监督,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肝功能护理、健康宣传等工作,对降低药物性肝炎发生率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显示,治疗前,肝炎患者ALT平均为(280.3±223.7)U/L,AST平均为(239.6±73.5)U/L,TBLL平均为(57.6±3.8)μmol/L,NH3平均为(123.6±5.3)μmol/L,治疗后,肝炎患者ALT平均为(43.67±8.3)U/L,AST平均为(44.7±6.8)U/L,TBLL平均为(25.8±3.5)μmol/L,NH3平均为(89.7±2.5)μmol/L,治疗后,患者的ALT、AST、TBLL、NH3实验指标显著低于治疗前患者的ALT、AST、TBLL、NH3实验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基本痊愈例数为42例,好转例数为15例,一般例数为2例。无效例数为1例,有效率为95.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应用于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炎患者中,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主要实验指标,还降低了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普及。

猜你喜欢

性肝炎抗结核肝炎
《世界肝炎日》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鸡弧菌性肝炎流行趋势与防控要点
世界肝炎日
世界肝炎日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莫西沙星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的影响
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老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糖尿病1例
药物与肝脏的不良邂逅
抗结核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