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期患者护理研究

2020-12-08柳芙蓉马鸿翔陈亚荣杨彩霞时慧胡慧芳赵贵玲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评量量表肺炎

柳芙蓉,马鸿翔,陈亚荣,杨彩霞,时慧,胡慧芳,赵贵玲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甘肃 兰州)

0 引言

自从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出现多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随后在全国各地及海外陆续出现有武汉地区居住或旅游史的患者[1-2]。通过患者的肺泡灌洗液进行全基因测序,发现了一种新型β属冠状病毒[2]。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3]。卫生防疫专家强调,可以确定的新冠肺炎传播途径主要为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4]。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5]。作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在COVID-19流行期间,对隔离观察患者不仅需要药物治疗,更需要心理干预,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下面结合我们病区收治60例隔离观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心理量表评估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患者均为本病区2020年1月31日至2020年2月20日期间收治的COVID-19隔离观察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18~77岁,平均(49.0±8.0)岁。来院时病程2~10d,平均7.3d。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①发病前14d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②发病前14d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③发病前14d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④聚集性发病。临床表现:①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②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6]。

纳入标准: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或无流行病学史,且同时符合临床表现中2条。

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病史患者。

解除隔离或出院标准: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肺部影像学显示炎症明显吸收;连续两次呼吸道疾病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可解除隔离出院或根据病情转至相应科室治疗其他疾病。

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对象共60例。其中明确新冠接触史者28例,与武汉返乡人员接触使者12例,2019年12月外出武汉、泰国等旅游和开会者11例,近期在人群密集处活动者9例。

2 方法

2.1 量表评估方法

2.1.1 评定工具

使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

2.1.2 方法

在入院时和出院前一天使用上述评定工具对隔离观察患者进行无记名、无监督式评估,经过科学、规范消毒后由专人收回,进行各因子整合并分析,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正常:<50%;轻度抑郁:50%-59%;中度抑郁:60%-69%;重度抑郁:>70%;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正常:<50分;轻度焦虑:50分-59分;中度焦虑:60分-69分;重度焦虑:>70分。

2.2 心理干预治疗方法

2.2.1 治疗前的心理沟通

2.2.1.1 进行入院时量表调查

对于研究组患者实施量表调查,通过填写的量表使护士了解了更多患者心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情况对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沟通技巧进行调整,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

2.2.1.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在进入病区前,严格自行隔离防护制度,进入病房后通过做自我介绍及简单的日常交流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对患者实施健康宣教,提供各种生活用品及通讯工具,减少孤独及封闭感,让患者了解治疗的相关情况,增强患者的知晓性,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始终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例如为了让患者心理压力降低,和患者们一起听励志音乐,一起唱歌;自学一些简单舞蹈动作,组织患者一起锻炼帮助鼓励他们释放心理压力,增强体质;在空余时间举行护患交流会,当大家静下心来学会倾听和分享别人的不幸和自己的无助,增进大家的熟悉感,让大家感受到温暖,不再孤单,为他们朗读一些励志类的美文,使患者心情愉悦、放松,此类型护理方法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

2.2.2 治疗过程中心理护理要点

护士要与医生及家属进行默契配合,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及作用,时刻注意患者的感受。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烦躁、焦虑、失眠患者给予适当的助睡眠药,另一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治疗期间面带微笑,让患者能感觉到护士亲切的眼神和关心的问候,可以很好地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让患者从恐惧及焦虑中走出来,对疾病的治疗充满信心。

2.2.3 治疗后的心理护理

2.2.3.1 及时反馈治疗信息

在治疗之后,护士要及时告诉患者治疗效果,要积极肯定患者在治疗过程配合良好,同时第一时间为患者告知检查结果,进行心理疏导及告知国内最新对此病的治疗现状。

2.2.3.2 积极鼓励患者,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

有很多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会出现抑郁情绪,抑郁情况的出现会导致患者发生失眠、厌食、易怒等不良情况,而这些对患者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均是不利的。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当前的心理状态等方面深入了解,及时给患者以支持与鼓励,使患者摆正心态,积极面对自己的病情。也可鼓励其与家属朋友交流,鼓励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2.3.3 进行出院前一天量表调查

对于入院时研究患者再次实施出院前一天量表调查,通过填写的量表使护士了解了更多患者心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给予患者实施的干预进行效果评估。

3 结果

运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描述,采取t检验比较COVID-19隔离观察患者,干预前后抑郁及焦虑程度,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对象共60例,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对COVID-19隔离观察患者进行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的入院时和出院前一天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得出结论:心理干预对COVID-19隔离观察患者有治疗效果,具体见表1。

表1 COVID-19隔离观察患者心理干预前后量表比较(±s,n=60)

表1 COVID-19隔离观察患者心理干预前后量表比较(±s,n=60)

?

4 讨论

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普通肺炎患者极为相似,且有相对较长时间的潜伏期和高传染性及死亡率,治疗暂无特效药。该疾病传播能力较强,在世界各国均有病例发现,部分患者被怀疑可能是医院内传播所致。国家对此次疫情极为重视,加强各方面的排查及宣教,且如今快速的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对此次疫情格外关注。上述原因均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期患者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这会很大程度的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通过心理干预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焦虑、恐惧的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心理社会刺激可使神经系统功能、内分泌系统功能和免疫系统功能产生变化,健康的心理可以促进人体免疫力调度机体功能,促进机体康复。

综上所述,对COVID-19隔离观察患者采取心理干预是促使疾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由于考虑到本文的病例研究样本数量有限,所以并未做出年龄,文化水平等因素对于干预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在日后如若积累到更多的样本数量,可以考虑深入研究病患的年龄、文化水平等其他因素对于干预治疗效果的关系或焦虑抑郁程度。

猜你喜欢

评量量表肺炎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台湾地区素养导向的语文评量研究及其启示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心理量表,你应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大数据时代基于OBE的线上会计基础培训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