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及综合治理研究
2020-12-08田一彤金存鑫
田一彤,金存鑫,王 健
(吉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队,吉林 长春 13003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发展下,对矿产资源需求度不断增加,但是我国多数的矿山地质环境由于不合理开采变得越来越差,地表植被、土壤资源和含水层受到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质灾害发生了几率。一旦出现矿山地质灾害,将会对矿山生产和周边人们生活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引起一系列联锁反应,额如果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将会导致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恶化。故此,应进一步加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在此基础上加强综合治理,选择合理措施落实到实处。
1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重要性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重点内容是有效管理矿山环境,强化外部环境的保护力度。以项目建设规划对外部环境的影响综合评估和预测,确定最佳的环境保护方法,最大程度上规避外部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无论是环境协调保护,还是经济发展,都应在对于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全面评估基础上,综合治理解决环境问题[1]。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了解矿山地质环境实际情况,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危害,制定有效的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方法,避免环境恶化,实现边开采、边治理的目的。
2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的评估
2.1 土地资源
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中,土地资源作为影响评估的重要内容。在矿山开采中,不可避免破坏地表植被,以露天开采方式为主,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资源进行挖掘,同时还有部分土地资源需要用于员工生活、企业办公、道路开辟、设备占用和矿产堆积等。由于露天开采环境特性,可能对土地资源带来严重破坏,出现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活办公区域由于占用土地面积较小,所以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是最小的[2]。
2.2 植物资源
矿产资源开采期间,为了获取矿产资源通常需要破坏矿山山体结构,致使有机土壤流失,并产生大量的粉尘污染周边环境,尤其是矿区内和附近的植物生长环境被破坏,导致植物死亡。而开采矿产资源的企业,主要目的是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很少去关注自然植被是否被破坏,自然很少去改善植被环境,伴随矿山开采进程逐步加快,矿山植物资源也将遭受更加严重的破坏。
2.3 地质景观
一般情况下,矿山的地质环境较好,但是开采活动的不断深化,将会破坏矿山原本地质地貌,尤其是资源加工区域会产生很多粉尘颗粒,受到风向流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污染,破坏植被景观,岩土裸露,不利于生态系统平衡[3]。
2.4 水资源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很多环节均需要用到水资源,如,喷洒道路、湿式凿岩等环节。在水资源加工利用中,多数资源会自然蒸发,所以很少会产生工业废水。对于员工生活区域和办公区域,可能产生一定生活污水,但是污水产量较少。但是,如果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可能污染地表径流。
3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的要点
3.1 评估原则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因素评估中,需要遵循相应评估原则和分级标准,具体包括矿山生态环境、评估预测、危害对象和地质环境受危害程度等,持续完善评估原则和分级标准,保证后续的影响评估精准可靠。
3.2 评估区域划分
评估区域划分中,充分考量矿山具体情况和影响因素治理方案,对影响区域合理划分。对于影响大的区域,会破坏土地资源,诱发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导致采矿区结构稳定性变差[4]。这就需要在矿山开采中,做好环境保护。
4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措施
4.1 明确治理目标
在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中,要确定具体的治理目标,充分契合开采区域实际情况,边开采、边治理,对施工区域闲置的场地绿化处理,增加植被覆盖面积,加强矿山开采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控制处理,为矿山开采环境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在完成矿产开采活动后,保障矿山植被覆盖率在90%以上,恢复治理矿山环境后,保证自然景观美观,外部形象整洁,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5]。
4.2 编制综合治理方案
(1)加强土地资源保护。在矿山开采期间,由于土地资源占用量较大,需要加强保护和管理,开采区域土地面积不允许随意扩大,规避由于管理人员忽视土地资源管理重要性造成大面积破坏。矿产开采区域,需要明确机械设备放置区域、废物对其场地、办公区域、生活区域和矿产资源堆放场地,通过合理安排生产工序,控制坡脚不超过40°[6]。矿山开采中要综合分析矿山表层砂土石料的用途,在开采活动结束后,重复在矿山山体表面铺设,改善生态环境。
(2)加强矿山植被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解决,应考量矿山植被保护重要性,矿山开采同时,不应破坏山体植被,规避植被破坏面积扩大化。如果植被影响矿山开采活动开展,可以将植物移栽到其他区域,在开采活动结束后将植物移栽回被破坏区域,对于破坏严重的植被,可以在市场上购置新的植被来播种,拓宽植被覆盖面积,避免区域水土流失问题持续恶化,保护矿山生态环境[7]。
(3)加强水资源保护。由于矿山开采多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受到雨水冲刷会增加废水量,废水中有大量的悬浮物,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污染。对于此类问题,可以通过矿山周边区域修建截水沟,更加及时、高效的将雨水排出该区域,确保矿山水流畅通[8]。
4.3 矿山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措施
矿产资源开采要遵循开采计划进行,确定最佳的山坡角度,实现矿产资源的高效开采。针对矿山开采中可能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和山体坍塌等地质灾害,加强全过程监控,避免作业期间诱发严重的自然灾害。
(1)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后续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的首要前提,获取准确监测数据后,指导或许工作规范展开。基于GPS和全站仪对矿山地质环境全面监测,设置基准来监测,包含斜坡变形内容,每周一次,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监测矿山开采导致的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问题,通过企业自行监测,或是聘请第三方监测机构负责此项工作,监测方法有全站仪极地坐标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量与人工现场测量等方法,加深破坏速率、面积认知,评估生态恢复治理面积,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加强矿山废弃物治理。矿山废弃物治理,重点内容包括开发荒地、矿山、废石、废渣,对矿山地质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较大。由于矿产资源浪费,可能与周围土壤、水资源混合,改变原始地形地貌,破坏水文环境。重金属废物受到雨水冲刷,可能存在重金属沉淀情况,对周围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水资源受到重金属污染,造成资源浪费。加强矿山废弃物管理,合理配置沙子、矸石材料回填。通过此种方式,满足矿井回填需要同时,避免不必要资源浪费情况出现,逐步恢复矿山地质环境,提升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有效性。
(3)加强矿山地质灾害治理。以往的矿山开采中,矿坑回填不及时,一定程度上增加地质灾害发生几率。矿山地质灾害有突变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由于矿山开采会破坏岩层结构受力平衡,加之后期开采产生的矿渣随意堆放,导致边坡稳定性下降,如果受到外力作用影响可能诱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污染水资源,破坏地表植被。对此,预测分析可能产生的矿山地质灾害,制定切实可行治理措施,加强污水治理力度,经过充分处理后排出。矿山增加植被覆盖面积,规避地表水渗漏和采空区上部塌陷,减少地质灾害事故发生几率,规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5 结论
综上所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是后续综合治理方案编制的主要依据,需要全面考量多种因素,在获取可靠的评估结果基础上,充分掌握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危害,选择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法,规避地质灾害发生,创建良性循环的矿山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