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小学语文兴趣的激发

2020-12-08

魅力中国 2020年31期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土桥镇中心小学,吉林 长春 130400)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语文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带有较为明显的生活性以及人文性特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教育教学资源,将生活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但是结合相关实践调查发现,有一部分小学语文老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无视学生的中心地位,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引导,直接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以及主观判断调整教学思路及教学方向,最终导致学生非常被动性消极。另外,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有所区别,要想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老师需要遵从学生的学习意愿,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但是有一部分语文老师的教学经验比较有限,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教学进度的把控是,没有坚持学生的中心地位,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以及学习兴趣,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和挫伤,实质的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也不容乐观。

二、小学语文兴趣激发策略

为了避免上文中所出现的各类不足,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老师需要以学生的兴趣激发为原则,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采取科学可行的教育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保障学生能够产生各种自主学习的意愿,进而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及发展。

(一)加强师生共同参与

小学生对老师比较依赖,非常希望获得老师的认可,与老师一同参与、一同实践,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老师需要意识到个人对学生的重要影响,加强与学生在情感上的交流以及互动,通过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保障学生能够产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动力。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时,老师需要分析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来实现因材施教,保障学生、教材与教师三者关系的协调性以及稳定性,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自主参与的意愿和动力,从而在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沟通的过程之中意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和精髓。老师需要注重细节要素的分析及解读,关注学生的求知欲,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安排不同的教学环节,在引导和鼓励学生的同时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个性化的成长及发展。其中创造性教学策略和手段的应用对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意义重大,老师可以将提问教学、角色扮演教学和情境教学相融合,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真实情况,给予学生方向上的肯定和鼓励,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明灯和引路人,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成长保驾护航,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二)精心准备课前导入

要想构建高效课堂,老师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抓住课前导入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精心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能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其中设置悬念的课前导入方式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明显,老师可以采取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主动思考,比如在学习《爬山虎的脚》时,老师可以问学生大家知道吗?除了人和动物有脚之外,植物也可以有脚,大家知道什么植物有脚吗?这种简单提问的形式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产生疑惑,进而自主思考问题,主动与老师进行互动和沟通。老师就可以抓住这一重要的契机,通过创设情境的形式来让学生获得更多直观生动的感受,积极与老师探讨和沟通,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以及分析,进而产生更多的收获以及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三)积极启迪学生思维

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需要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良好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意识到个人的重要价值及作用,进而主动与老师进行交流以及沟通。为了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老师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启迪以及引导,分析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精心设计和安排不同的语文教学环节,将更多实用性、趣味性和思考性的教学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自主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以及成长,对所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深刻的认知,结合个人的社会生活实际来实现举一反三和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化成长以及发展要求,释放学生的天性。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尤为关键,老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给予学生方向上的指导以及肯定,积极加强师生的共同参与和互动,精心准备好前期的课程导入环节,在启迪学生思维的同时构建高效课堂,保证学生能够产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在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说出个人的真实意见和想法,掌握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策略和技巧。